浅析钢琴演奏中连奏的弹奏方法

时间:2022-10-02 07:38:22

浅析钢琴演奏中连奏的弹奏方法

摘 要:钢琴作为打击琴弦发音的乐器,具有发音不能延续,其歌唱性的表现也不如其他乐器一样好表现的缺憾。因此,如何运用手腕技巧来掌握钢琴的歌唱性奏法是有相当难度的,同时手腕是连接手臂与手指的纽带,只有通过合理的手腕运用才能充分的展示钢琴技巧。

关键词:钢琴演奏;连奏;手腕运用;音乐表现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129-02

钢琴作为打击琴弦发音的乐器,具有发音不能延续,其歌唱性的表现也不如其他乐器一样好表现的缺憾。只有通过娴熟运用手指技巧来掌握钢琴的歌唱性奏法。手腕在连奏中的重要功能是使声音变得柔和,要求得优美的声音,在弹奏歌唱性的旋律时,手指可以贴进键盘,手腕要放松保持平稳有弹性,手腕顺着音的方向,向下绕一个弧线,靠手腕把手的自然重量传递完整个乐句,使音乐变得柔美,深邃。

例1: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K545(图1)

右手的旋律部分要求声音优美、柔和,对于这种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弹奏中要注意手指对键盘的感觉,下键要深,不能下得过猛过快,用手指较柔软的部位慢速下键,用力要匀,声音应实实在在,不可出现那种飘浮、发虚的声音,在控制好手指的同时确定高点音的方向,加入手腕的配合,有力从容的运用力量,由其在弹奏三、五指的时候,把手腕调节到最佳位置,把力量送到最高音,使动作连续而连惯,使声音变得突出而流畅。音乐是一种语言,有句子,有段落、有结构,在弹奏时,要注意乐句的呼吸,为了充分体现这种如歌的旋律,右手的呼吸配需要手腕的配合,小的呼吸动作要圆滑,手腕要慎重、准确地做好落下和带起的动作,左手的伴奏应切实当好“配角”,以平稳的背景烘托主旋律,让整首曲子变得优美动听。

音阶和琶音的弹奏属于钢琴连奏中的两个重要部分,好的音阶、琶音处理,犹如河水的流动,连绵不绝,会使乐曲变得生动形象,更富有魅力,成为乐曲中的精华亮点。反之,如果在一个持续的音阶、琶音弹奏中出现了停顿、重音和错音,会造成弹奏的不均匀、不平衡、不流畅,不但在听觉上给人造成的不均衡的感觉,还破坏了整个曲子的流畅性和完整性。约。霍夫曼说:“音阶与琶音的延长经过句很容易引起手腕僵化,手腕偶尔的上下动作将有助于减少疲劳。”因此,在钢琴演奏中,要想获得流畅、均匀的效果,除了注意手指准确均匀的弹奏外,手腕的合理调控有意的配合也是一个重点。

音阶的弹奏要求声音清晰连贯、快速均匀,在弹奏音阶中,如果拇指转换不和理,三四五指力度控制的不均匀,会造成音阶弹奏的不流畅,要想克服上述这些问题,除了注意拇指灵活的穿越,三四五指均匀的控制外,更要注意手腕的运用.手腕需没有任何僵硬障碍的感觉,自如、灵活地为手指提供最佳触键位置。一般来说,弹奏一指时,手腕总是处于比较低的位置,音阶从食指过渡到小指时,手腕逐渐升高,整只手的重心向四五指转移,把手臂的重量很自然的从手指输送到琴键上,击发出饱满、圆润而迷人的声音。由于任何人的四五指都天生的较一、二、三指薄弱,所以在弹奏四五指时适当地抬高手腕有助于把手臂的重量更好地传送到指尖,使每个手指弹出的声音一样均匀、饱满、统一。

例2:克拉莫《练习曲》第四条(图2)

左右手都是持续的十六分音符,需要弹奏得清晰、明亮,除了手指的积极跑动外,还需要手腕配合好音型的起伏,在每个小节的第一拍和第三拍松弛的往下放,按旋律的走向慢慢向上提,结合音乐做渐强渐弱的处理,使音乐有起伏有呼吸。一般来说音阶下行为渐弱,手腕要逐渐的提起来一些,减少手臂的力量,使声音变得轻快。若音阶上行为渐强时,要求手腕根据音阶的走向,自上而下逐渐把手臂的力量运送到手指上,需要注意的是,手腕的运用只是一个方面,不能完全的依靠手腕来获得持续流畅的音阶跑动效果,手腕输送手臂的力量要合适,若用过大的力量会把声音弹僵弹死,使音阶变得生硬,失去了流动轻松的感觉,若一味的只运用手指弹奏,除了难以表现渐强渐弱外,会使音阶发声变得虚无缥缈,甚至变得含混不清。因此,为了获得在音阶跑动中轻盈的效果,手腕不需要把手臂上过多的力量传送到手指上,要轻轻提起,使整个手得到放松,从而获得音的阶梯性的声音形象。

这段旋律的进行与上条相反,要求把手臂的重量落到小手指上,以小手指为重心,由外向内转动手腕。(图3)

这段旋律需要手腕成圆型转动,根据音型的走向,自上而下成反时针方向转动。(图4)

琶音的弹奏也属于钢琴弹奏中的一个基本部分,在琶音弹奏中,需要手指对琴键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准确性,并且,为了在琶音弹奏中获得流畅的效果,需要运用上手腕转动的功能。一般,按照手腕转动的方向,大致分为手腕由内向外转、由外向内转、和手腕的圆型转动.

例3:车尔尼《299练习曲》中第三条(图5)

四个音一组的旋律中,把手臂的重量落在大拇指上,以大拇指为重心,由内向外转动手腕。

因此,在连奏中,要想在听觉上求得柔和、抒情的歌唱效果,弹奏出圆润连贯的声音,手指,乃至整个手腕手臂必须克服榔头击弦造成的打击造成的声音僵硬,需要找个一种合理的触键方式来获得良好的歌唱性,除了手指对琴键的控制,手臂的放松外,更需要注意手腕充当手指与手臂间的协调作用。

参考文献:

[1][波]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上一篇:中国古典舞的“形、神、劲、律” 下一篇:论宋代文人的“尚意”思想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