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语文学科“姥姥不爱奶奶不疼”的一点思考

时间:2022-10-02 06:53:29

面对语文学科“姥姥不爱奶奶不疼”的一点思考

摘 要: 语文学科是一门大学科,基础学科,理应是最该重视的学科之一,如今却陷入了“姥姥不爱奶奶不疼”的尴尬境地。怎样改变语文的尴尬境地?教师要坚决贯彻“以人为本”,追求“文以载性”;坚决重视积累,追求“举三反一”;坚决执行“重在感悟”,追求“点石成金”。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文以载性” “举三反一” “点石成金”

在高中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语文学习的时间越长,学习的热情反倒越来越低,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甚至有学生直呼“讨厌”。

语文学科是一门大学科,是基础学科,理应是最该重视的学科之一,如今却陷入了“姥姥不爱奶奶不疼”的尴尬境地。怎么办?有人说把语文课“请上神坛”。语文一上神坛,学生自然重视了,一重视,自然也就爱学了。可行吗?不行。江苏高考语文分值为160分,文科语文高达200分,应该说主管部门已经给语文足够高的地位了,可是依然有很多学生觉得语文学与不学没什么两样。我觉得,改变目前语文的尴尬处境,语文老师责无旁贷。语文老师应该多琢磨,多实践,多反思。更新语文教学的理念,切实落实成为关键,要让语文教学活动真正帮助学生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从而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

一、坚决贯彻“以人为本”,追求“文以载性”

韩愈提出“文以载道”,千百年来,语文老师首先担起了给学生“传道”的重任。语文教学首先向学生“传道”,即读文、析文以“传道”。何为此“道”?几乎所有教师、教参都按照一个“模板”来阐释――“兴无,灭资,息封”。学生很少能跳出这个“框框”,早就学会了读析文章的“套路”。比如《项链》题旨是否只能唯一地解释为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的思想?能否像北大钱理群教授所解读的:“作者正是为人的命运的‘变化莫测’,人太容易为生命中的‘偶然’所左右,而感到不可理喻。”《项链》作者自己也说:“人生是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对统编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为什么只能有全国绝对一致的或大体一致的解读?对有些文章,可否允许教师和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生命体验,进行稍许独到的自我阐释、自我解读?

学生不能说真实的内心感受,不能说有独立精神体验的个性的话。如此这般,日久天长地面命耳提,一节一节课地熏染,学生就学会了根据不同的场合,揣摩不同的人的需要,说顺耳的话,甚至假话、套话,而不是说自我真实体验的话。孩子们有着千万张不同的脸孔,却有着大体一样的精神套路、言语方式,大体一样的大脑。学生个性就是如此泯灭的,学生的“精神底子”就是如此坍塌的。这就是“文以载道”的理念在语文老师脑子里,在语文教学过程膨胀开来,甚至变成唯一的恶果。

不错,文确实以“载道”,但文更是“载性”。文章首先是为表现作者个人的“性灵”而作,“性灵”即作者个人的“人性”,进而引起读者的齐唱、社会的共鸣。所以语文老师不必首先“传道”,而又归结于“明道”,更不可纠缠于“文道”,而应重“性”,读文悟“性”,析文明“性”,写文与此“性”同构。其实也只有文章的“人性”才是丰富多彩的,活灵活现的。只有把握了这种“人性”,才能形成自己的魅力的“人性”。“五四”时期鲁迅、蔡元培等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主旋律就是:“立人――立现代化,立人――从国民精神立人,立人――立个性自由的主体之人。”很显然,立人必须先立“人性”。正如新语文教育理论中所说:“新语文的‘新质’就是承续‘五四’新文化,以主体的人为核心,通过语言,立精神,扬个性,做真我。”

二、坚决重视积累,追求“举三反一”

孔子曾说:“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则不复教也。”即“举一反三”,这里“三”是虚指,意为“多”。语文教学中,教师都竭力“举一”,然而学生却是难以“反三”。何故?事实上,学生是不能也不可能“反三”的。

现在的语文教学,每学期一册语文书,以二三十篇文章为“例子”,进行细致的“拆解”,深入的“剖析”,精心的“琢磨”,反复的“历练”,以此达到让学生“循例”自能“繁衍”大量言语语汇。前面是师生课堂对“例子”“拆解、剖析、历练”,即“举一”,后面是学生“循例”而“繁衍”,即“反三”。

试问:几本教材就能涵盖中国数千年的浩如烟海的文章?四五十平方米的教室就能够包容整个社会?四五十个学生就能代表芸芸众生?“举一反三”的语文教学范围是以教材的课堂教学为圆心,以考试的命题范围和教学参考所涉内容为半径所画的圆。此路只会越来越窄,最后钻进“死胡同”。

大量的研究、实践及常识告诉我们,语言的学习规律,恰恰是“举三反一”。“举一反三”实际上是一种完全科学化、理科化的思路,语文教育不能东施效颦。“幼儿1天至少听100句话,每句10字,一年至少听了36.5万字,两年至少73万字。幼儿在举三之上,自然反一,‘听话数十万,说话自然成’,是奇迹也是自然。千百年传统语文教育,一直不自觉地走举三反一之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学习主要是习得语言,这需要在大量言语的例子的反复撞击中才能点点滴滴地说出,成年累月,数量无限增大以后,才会奔涌地流出。数量的巨大,例子的丰富多彩,交际范围的扩展,复归生活,融入社会,才是学好语言的“金光大道”,一言以蔽之,不能“举一反三”,而要“举三反一”。

“学语文(言语),本是举三反一。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大量积累、积淀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无举三,则无反一;只举一,则永难反三,此铁律!”

三、坚决执行“重在感悟”,追求“点石成金”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多年来由于过分强调“课文”具有的典范性、规律性、指导性,强调语言学习在根本上可以“以点带面”、“以一当十”,因此就不惜气力把这“例子”讲得“深、细、透”。于是语文老师使出了“看家本领”,搬出“解剖工具”。字、词、句、章、语、修、逻、文,先是“大卸八块”,然后“肢解开来”,研读细究,去伪存真,去粗成精,总算是提取了其中的精髓,喂到学生嘴里,然而学生不解其味,化之不开,生吞活剥。这种“讲深讲透”的“讲授”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法的流行手段,这种课堂,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机会和实践,教师用自己所谓的“既深又透”的结论代替了学生的实际操作;用自己所谓“既固又密”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探究。这种跨越学生学习思维过程直接讲授结果的教学,这种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教师的思维轨道的教学,危害极大,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势必失去主动,缺乏创新。

事实表明语文的例子只是一家之言,一人之性,一种风格,这里面并不如“例题”一样带有很大的“普遍性”,花了这么多年的力气解析这一个“例子”,确实没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陶渊明自己说“读书不求甚解”,丝毫没影响自己成为一代文豪。其实现在也要提倡“读书不求甚解”,重在感悟。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去阅读去感悟去整体把握,让学生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各解“文性”,因为要学骑马,必须自己骑到马上;要学游泳,必须自己下到水中。那教师该如何做,还要不要讲?一句话,要适时适度,巧点拨,精讲解,“点石成金”。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故障,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它是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学生经你一“点”则通,高明的教师当如优秀的教练,不能因为队员比赛水平不佳,就要上场取而代之,必能场外静观其变,随时点化技术。

语文很美丽,但是备受挑战,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思考,认真琢磨。期待语文教学早日步出泥淖,绽放独有的灿烂,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上一篇:话语标记语“这个”和“那个”的语用功能分析 下一篇:成长如蜕,温暖如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