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02 05:52:20

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我国教育部在2010年的9月13号正式颁布了《中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2011年至2015年),文章提出:“要切实将学校教育、学生未来就业、企业生产这三者实现对接,进而能够让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合作之下拥有更广阔的就业条件。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

1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

虽然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经历较长时间,但是发展迅速,将教育、工作、未来就业三者相结合,让企业与学校合作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一大特点。进而出现“2+(1+0.5)或者2+(1)”的人才培训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外语学习1年120课时或者一年半150课时,对于英语教育而言,只有少部分学校是由1年基础英语课后又开设专业课。高职院校一般都是将“写”、“读”、“说”、“听”一体化的进行英语教育,教材也是以文史为主,不注重学生的兴趣,使得英语教育与学生学习不符,词汇方面大部分都是通用词语。即从专业角度来看,教材基本没有达到实用性的目的。

2 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2.1 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模式陈旧

我国的高职院校中,英语教育仍旧是将“翻译+词汇”或者“翻译+段落解释”作为其教学主要形式,再加上学生的听写和教师的讲读,传统教育在这显露无疑。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对课堂内容的学习毫无兴趣,不能作为课堂的主人,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都大大下降。

2.2 教学内容陈旧

我国高职院校中,使用的英语教材仍旧将主体放在基础英语方面,而实用性则大大缩水,学生所学的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需求大多没有联系,使得学生无法形成长久学习英语的动力,在学生认为,英语知识一种理想层次的需求,而没有实际用处。

2.3 缺乏教育实践

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大都是英语专业出身,没有行业实践背景,他们对学生未来的目标岗位知之甚少,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也不知道什么对学生有用。

3 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研究

3.1 课程内容职业化

传统的英语教育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对英语职业化的需求。所以,应将学生未来职业所需英语知识与英语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其教学内容能够主要以学生未来职业所需而定制。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英语教学必须要与学生未来就职职业的实用性联系一起,进而让学生有更高的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所谓职业英语教育,首先要能够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融合,有较好的专业逻辑,体现出融合性;再者就是要有一定的职业性,对学生而言不管是所学的专业知识还是英语都是为未来就业服务的,另外还应该让英语教育与学生未来职业道德培养或者岗位合作等职业意识相联系。第三,前沿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紧跟相关专业或职业标准的最新发展,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3.2 构建校内外教学实践

将校内的实训室作为其校内实践教学的主要开展场所,充分发挥学校的技术和硬件优势,将其模拟教学与学生未来岗位工作相结合。比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就应该使用专业的教学软件在实训室内模仿出其贸易场景,让学生能够确切体验到国际贸易的流程。利用虚拟贸易平台和教师指导、文献资料等,在模拟的语言环境中来扮演角色,既能够培训其英语学习,还能够结合到自身专业。每个角色都应该按照规定和任务要求使用英语来自主进行交易或者业务等。对于“合同签订”、“结汇”也要使用英语方式进行,进而达到教学目的。使用语言环境营造和模拟来让整个教学活动得以实现,并让学生能够对于“供应商”、“进口商”、“银行”等日常工作熟悉,还能够了解到在该场合下所要使用的语气,真正体会到客户或者供应商之间的互动等,还能够了解其国际贸易的流程,加强自身专业的学习,达到了实践加学习的双重目的。

3.3构建以体现综合能力为本位的评价模式

做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应付考试是传统的英语考试形式,不过对于公共英语课程的考核方法而言最好将参与英语课外活动的情况、学生上课活跃情况以及学生所做的作品和自身的听力、翻译以及演讲水平等也加入其中,然后对学生的各项活动的情况进行综合,最后得出成绩,以“不及格、及格、良好和优秀”四个从下而上的等级进行评估,学生如有不及格的项目,需要重新考试。创新的考核模式会给学生以新鲜感和刺激感,让学生能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并对英语产生自主学习的爱好和习惯,进而激发他们的潜能,让学生能够放飞自身在英语方面的理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同时也能够达到教学目的,使得学校的英语教育得到发展。

4 小结

高职院校中的职业化英语实践教育不仅让学生能够有效学习英语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互动能力,让他们能够对未来工作环境进行适应,进而为学校和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俊波.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J]. 职业教育研究. 2011(03) :12-13.

[2] 田灵兴.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高职视听说与行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实践与分析[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7-9.

[3] 陈明洁.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 2010(04) :10-12.

[4] 马俊波.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14) :13-14.

上一篇:石油高校理工类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关键因素探索 下一篇:如何在新课改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