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

时间:2022-06-15 09:54:43

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对目前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运用调查以及归纳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现在公共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化,没有新颖的内容。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对构建互补效应、四模块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等内容,从而体现体育的健身性和休闲性。

关键词:公众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一、研究具有互补效应的优化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学校体育多数是一种以体育课程运动项目分类教学的模式,这种选项教学的方式体现了按项目进行选项和选修的组织结构特点。该分类不利于挖掘体育内容体系所蕴涵内在价值,对体育单一项目的多元性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运用,未能深入地思考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多元化价值功能能否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全面体现。我们在加强学生体质锻炼的前提下,应该兼顾到体育对于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功能,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尝试依据运动类别来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分类,挖掘不同类别运动内容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将其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发挥各个项目优势互补的作用,从而实现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并将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建立四个模块,即休闲运动、竞技运动、健身运动和户外拓展运动四个模块组成,已达到构建优势互补内容体系的目标。

二、四模块教学内容体系构成分析

所谓的休闲运动是指在闲暇时间内,个人根据自己的体育意识和兴趣,增强身心的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的情趣,以自我完善为目的的一种身体锻炼活动。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快,所以他们对体育的多元化需求促使人们寻找休闲运动。休闲运动是青年人放松自己,锻炼身体的很好运动方式。竞技运动即“竞争性的身体活动”。竞技运动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主体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自尊和自强;竞技运动符合学生的天性,能够增进情感交流,促进心理健康,既可培养其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又可培养其败而不馁的承受力;竞技运动能够寓教于乐,让学生懂得公平竞争、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团结互助等这些走入社会所必须的基本素养,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课程中应该以学生对健身运动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为主来制定健身运动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健身内容,达到科学健身、安全健身的目的。现代意义的户外拓展运动是集惊险、娱乐、教育于一体的一项身心综合性活动。学生在户外拓展运动中体验到了趣味性,能长时间的坚持耐力锻炼,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身体,同时也锻炼了意志力。

三、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内容体系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教育理念是“健康第一,育人为本”,教学内容体系是将体育课、课余运动、比赛以及阳光体育结合起来。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体育需求,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1~2项学生掌握长期从事锻炼身体的技能与方法。我们更应该注重发挥课外学习功能,弥补课堂内单一内容教学的不足,让学生从事自己想练的运动项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拥有广泛的施展空间,此时应发挥体育社团和群体的作用,教师参与其中的指导和帮助,将四个模块的内容体系贯穿于体育课内课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教学内容与形式灵活多样,发掘出更多体育内容的内在价值。

四、为实现高等院校体育多元目标,注重教学内体系的纵深发展

要实现高等院校体育多元目标,就应该注重教学内体系的纵深发展,即在四模块内容体系基础上,将教学内容的功能划分为基础性内容、拓展性内容以及提高性内容。学习基础性内容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率对体育学习感兴趣,为学习拓展性内容以及提高性内容奠定基础。让学生做一些基础的、易学的体育运动,这更有利于学生对运动产生兴趣。休闲运动具有宽泛、简单、易激发兴趣的运动特点,广受学生们的青睐。因此,休闲运动是基础性内容的重要组成。还应当考虑安排一定的户外拓展运动内容,户外拓展运动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激励学生们团结互助,协同解决问题。由此,以休闲运动和户外拓展运动为主体而选择设置的具体项目是基础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性内容的设置旨在进一步强化高等院校的体育学习意识和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加强,学习内容也需要进一步拓展。在将基础性内容向着纵深发展的同时将健身运动与竞技运动引入其中。健身运动内容更注重知识与技能、原理与方法的学习,通过对健身运动内容的充分学习和掌握,要学会科学的健身,只有如此才能对自身运动状况的方法进行诊断和评价,健身运动内容的选择需要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出的学习计划或运动处方才能够合理、科学,在健身学习活动实践中对进展过程进行不断的合理调节。提高性内容是对于基础性内容与拓展性内容的进一步提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使得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价值观以及创新能力。通过对提高性内容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出对现实体育生活的热爱以及未来体育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五、结语

将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建立在休闲运动、竞技运动、健身运动和户外拓展运动基础上,挖掘四个模块运动的内在价值,实现优势互补,使得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向纵深发展,从基础性内容到拓展性内容再到提高性内容,使内容更丰富、更具有层次,另外将内容体系实现课内外一体化,这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以模块化形式的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有利于体育课实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这一目标的。

参考文献:

[1] 董颖. 山西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 侯建鹏.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怎样激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石油高校理工类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关键因素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