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定位让课堂生成精彩

时间:2022-10-02 04:26:47

多元定位让课堂生成精彩

摘 要: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课堂效率甚微,只有结合农村小学实际,对其课程进行多元、准确的定位,才能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走出当前困境,让课堂生成精彩。

关键词:定位;学科教学价值;学生现状;教师角色

定位,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确定事物的名位。《韩非子・扬权》中说:“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辩类。”二是指一定的规矩或范围。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说:“《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定位,在当今社会中有着广泛应用,如文化定位、市场定位、卫星定位、手机定位等,定位的准确将有助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助于事业的发展,其作用还逐渐凸现重要。在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也需要多元定位,这多元的准确定位,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助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品德水平,有助于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走出困境,走出一片艳阳高照的新天地。

农村小学具有其独特性,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只有进行多元化的正确定位,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焕发熠熠光彩。其多元定位主要包括:

一、学科教学价值定位

学科教学的价值本属于一个明确概念,但在教学中是模糊不确定的。其主要表现有:(1)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据调查,在农村小学中,品德与社会教师几乎都是由语数教师或其他学科教师“分割”后担任,几乎不存在学科专业教师或专任教师担任教学的情况,造成每个教师都能上,任何一个其他专业都可以教的严重误区。(2)学科地位不断下降。在农村小学,把品德与社会课挪用其他学科教学现象极其普遍,品德与社会课地位随着教育功利化的加剧不断弱化,下降到可有可无的可悲地位。(3)学科教学艺术的缺失。品德课中,教师“满堂灌”照本宣科,或一读了之,或一练了之,甚至是放羊式教学,随意性很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导致学生道德知识缺乏,无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升。

基于以上残酷而真实的学科教学现状和学科教学价值的丧失,应该给品德课重新正确定位。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明确提出:“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目标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务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之所以引用以上这么长的一段话,无非意在说明,品德与社会的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价值,意在说明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价值准确定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要通过这一学科教学,致力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因为“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致力于学科价值体现和真正实效,才能让品德与社会课价值落到实处。

二、学生现实的定位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不仅要“知己”,更重要的是“知彼”(知学生),这样才能让教学“不殆”。要“知彼”,就必须要对学生的现实生活真实情况给予准确定位。

众所周知,小学生天真活泼,情感丰富,易于外露内心的感受,较少有延时和内隐部分,小学生情感带有较强的情境性,随着情境变化而或喜或悲,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也逐步发展,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渐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但带有片面性和表象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是具体形象性,他们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和感情经验相关联。到了中高年级,自我尊重和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日益强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着他们对生活中的真实而复杂的环境,有着极大的探求欲,也有着诸多的困惑和不解。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大多来自于“外地”,是“寄宿”在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中,是“身在异乡做异客”,有着许多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格格不入”的现实反差:

1.成长道路的“苦恼”

在学生成长道路上有着许多苦恼,如,在学习上缺少自信,厌学情绪严重,对学习和生活的困难退缩回避,说谎不守信,缺少感恩之心。迷恋网络和电子游戏的现象频频发生。

2.家庭生活的“困惑”

在农村小学中外地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5%以上,其父母大都是企业中的“低层员工”,靠上班时间延长和拼命干活来赚取经济收入,维持家庭开支。他们无法也无力给孩子太多的关爱和温暖,大都是放任自流。儿女在学校或在校外“犯事”时,常常出现训斥打骂、恐吓威胁、漠视、庇护的现象,难得有循循善诱的教育方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也对家庭缺少责任感,对家庭生活和父母冷漠甚至敌视,更无从谈起与父母沟通和化解对方矛盾的可能,反而形成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困惑”。

3.学校生活的“迷惑”

在学校里,学生生活在大集体中,在素质教育理念未能得到真正落实的情境下,小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学习任务较重,良好的学习风气相对薄弱,学生违反学校和班级的规则,不遵守学校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中不平等或歧视现象时有出现,小学生缺少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出现了“迷惑”。

4.社区生活的“空白”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一大部分是“我们的社区生活”,因为农村社区生活相对薄弱,导致农村小学的学生对社区生活的“空白”。

5.“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世界”的“未知”

小学生由于自身身心特点的局限,加上农村中文化生活的相对单调,农村小学的学生对这两块内容知之甚少。

基于以上结合课程内容对农村小学学生现实生活分析,意在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现实进行准确定位,这样才能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价值,才能让我们的“三维目标”得到落实。

三、教师角色的定位

教师的角色是指教师在特定的条件下相应的身份地位,它规定了教师与身份地位相适应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以及对处于特定地位身份的行为期待。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着不同角色,同时也承载着担任这一角色的责任和使命。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实现品德课教学价值的前提。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准确把握角色内涵,准确定位于各种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1.学生的咨询者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其课程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品德与社会课的性质和设计思路及课程目标决定着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扮演好学生咨询者的角色,面对着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的冲突,势必会让小学生疑惑不解,甚至会产生反感,学生身心特点也决定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和理想与现实冲突的问题,而任课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密切的老师,向任课教师咨询,是学生运用最频繁也是最常见的行为。教师必须以咨询者的身份给予解疑释惑,以达到教学目标。

2.学生的示范者

“身正才能正人”,作为品德课教师要做到“身正”,才能使学生“身正”。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为目的,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发展。换言之,品德与社会课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一学科所特别突出的特征更彰显出教师在品德行为上要做学生的示范者。在做人做事,人品修养,志向胸怀,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应以自身的良好品德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太上,不知有之,其须亲亲誉誉,其次畏之,其次悔之。”如果引申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那就是:上等教师,学生已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因为教师的品德理念用自身行为已化为学生的品德理念。稍差的教师,学生会亲近赞美他;再稍差些的教师,学生只是害怕他;再差的教师,学生就侮辱他,看不起他。所以说,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教师的示范者角色是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所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一。

3.学生的引导者

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不是品德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动的学习者,教师不是品德知识的灌输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英国著名教育家彼得斯提出“教育即引导”的思想,认为“一方面要传授有价值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以一种符合道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社会学研究证明:课堂教学是教学中各种角色之间相互作用并发挥其特有功能的过程。课堂教学交往就是交往活动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教学媒介进行多向、多边、多层次、多维度的人际来往或沟通的教学活动。在品德与社会课的这种课堂教学交往的过程中必须定位于引导者这一角色。

我们知道,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理想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爱好以及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知识和知识储备,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个性,激励上进的空间,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张扬个性、畅所欲言、交流沟通、激活学生潜能,教师从中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引导学生在品德课学习中不光要“知之”,更要“践行之”,让学生的眼睛变得更敏锐,让学生的思维触角自由伸展,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引导学生做一个良好道德修养的公民。

4.学生的知心者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的知识和认知的堆集。”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教育,就是心灵与心灵的理解,心灵与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是小学生的心灵沟通者,是学生思想交流的倾听者,是学生品德情感的知心者。教师不应仅是以知识目标达成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应该以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认知理解和同化为终极目标;教师不应仅告诉学生“是什么”,而应该让学生理解和把握“为什么”和“怎么样”;教师不应仅告知学生于教材上知识,而应该告知学生如何做一个良好品德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知心者,是心灵间的理解和感受,以师之情动生之情,以师之心晓生之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升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层次,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升华。

5.学生的赏识者

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赏识者的角色。对学生适当赏识,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和赞美,是一种对学生真挚而正确的爱。哲人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激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对自身的思想生活和对家庭的肯定和期待,对学校生活的期望和向往,对社区生活的求知,对祖国的赞美和渴求,对世界的探索等等,小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观点、评价和建议,教师在触摸到学生那幼稚而成熟,渴望而偏激的思想或情感时,要注重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要善待他们之间的差异,要善于在适当提醒、纠错、引导的过程中给予赏识,使他们在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心境,使他们学习中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处于良好的激活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强化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教学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元定位:学科教学价值定位,让我们能制订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的教学目标;学生现状的定位,让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收效显著;教师角色定位,让我们的教学目标能真正落到实处。多元定位,让我们的教学生成亮丽夺目的精彩。

(作者单位 浙江省永康市石柱镇石柱小学)

上一篇: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下一篇: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