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中新课改中的信息技术教学

时间:2022-10-27 10:27:04

小议高中新课改中的信息技术教学

摘 要: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开展已有近十年时间了,在开展的过程中广大师生都受益颇多。许多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纷纷登上舞台,目不暇接。结合对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阐述了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一些见解和思路,供各位教师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分层教学;课程整合

2004年以来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开始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随着教育工作者们多年的探索尝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层出不穷。作为一直工作在教学岗位上的一线教师,笔者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的目标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自己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归纳如下,以期对新课改顺利高效地推进有所裨益。

一、合理细化教学目标,突出“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高中新课标中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为指导,在细化教学目标时我们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每个教学模块细化为一些包含容易掌握的练习与操作的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做中学”的思想,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例如,信息获取这节内容的教学可以分成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等几个子任务,同时对于“从因特网上查找信息”又可以分为分类查找和关键词查找。通过任务的合理细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结合学生学情,开展分层分组教学

受家庭条件、生活习惯等方面原因的限制,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往往都存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有的学生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所学,而有的学生还在入门阶段徘徊。为此我们常常采用分层分组教学法来开展课堂教学,既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又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

具体的分层原则是首先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自愿选择,最后由任课教师确认。进过合理的分层之后,各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有了显著缩小,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适当分组,让水平较高的学生充当组长和水平较低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遇到问题时,由组长进行辅导,同时教师鼓励全组成员一起研究解决。笔者曾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能获得的资料制作一个“郑州――我的家”的幻灯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浏览查看相关网页,进行信息搜索,由组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汇总,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这样一来,既使小组成员的知识与智慧得到了共享,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培养学生学科整合能力,淡化学科界限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特点,突出其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作用。信息时代的教育其最终落脚点是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并使这种技能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实践和锻炼。例如,笔者曾经开展过一个关于旅游规划的专题,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网络查询等方法得出的计划,涉及行车、景点(人文及自然)、住宿以及气候等多个方面,这对学生历史、地理、生物知识的学习都大有裨益。这样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在一个具体的活动中对各方面知识都能有所涉猎,进而促进其各个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

四、给学生激励性、全面性的教学评价

作为一门课程,对学生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技术课程,它的评价应该和其他课程有所不同,我们应该多开展一些协作活动,注重学生钻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的培养,多使用鼓励性的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沿着自己的方向深入地走下去,让我们的课堂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和动力。

五、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教师的指导都是有限的,而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教师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精神,才能真正地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开展学生讲座、多开展一些和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竞赛等方法,使其的知识学习和生活、实践达到完美的融合,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实现古人所说的“寓教于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教学方式应由被动接受向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转变。每一节课的设计在总体教学中可能并不明显,但它却凝聚着任课教师的智慧和血汗。每一个任务的提出与创设都并非一时的激情,而是智慧的火花,是对课堂的深入把握。只有深入合理地对学科特点、教材、学生学情进行研究,分析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才能创造性地建立自身的教学特点,设计出有自己特点的适合学生的教学任务,进而主导整个教学过程,把握课堂节奏。

参考文献:

[1]姚国平.浅谈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模块教学[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1):92-94.

[2]彭虹斌.高中新课程实施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1):48-52.

[3]黄建民,姚立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J].浙江教育科学,2007(05):25-29.

[4]黄甫全.普通高中新课程培养目标变革的文献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3-8.

(作者单位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下一篇:初中数学生本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