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时间:2022-10-02 02:57:14

乡镇企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提要乡镇企业一直被认为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力渠道,但近些年其吸收速度明显成下降趋势。本文就此问题分析了吸收能力下降的原因,最后用新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内生化增长方式来解决吸收劳动力的问题,同时给出了提高人力资源的一些政策措施。

一、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个由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的三个阶段演进过程。

第一阶段:20世纪四十年代末,以哈罗德-多马模式为代表的资本积累论,在经济史上带来了动态理论即古典增长理论的复兴,也奠定了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基本框架。

第二阶段: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索罗、斯旺、丹尼森等人提出的技术进步论,为外生经济增长理论构造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为论证经济增长的机制,阐述各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差距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但是,这些模式无法摆脱一个内在矛盾,即长期增长必然离不开收益递增,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的稳定均衡却是以收益递减规律为基本前提的。因此,它们充其量只是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限度内,舍弃掉收益递增的生产函数形式,或者只允许极少量的收益递增因素发挥与要素收益递减相抵消的作用,建立起收益递减或收益不变的均衡增长模式。既然他们认为,随着要素的增加其收益必定会递减,也就是说随着资本、技术的富裕,经济的增长速度会越来越慢,而这种外生增长理论无法解释人力漫长的经济增长史、无法解释人力源源不断的进步。同样,这种理论也无法解释:既然城市中人力资本丰富,若收益递减,现实中又为什么有大量的人力资本流入城市。这种理论在20世纪六十年代末衰落了。

第三阶段: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舒尔茨、罗默、卢卡斯等人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以“内生技术变化”为核心的论文,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的研究潮流。它全力解决前两个阶段面对的问题:增长的根本原因。其显著特点是,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开发和研究、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和垄断化等新问题的研究,重新阐述了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广泛的跨国差异,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幅全新的图景。本文试图用人力资本内生化理论解释我国现阶段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的发展路径。

二、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众所周知,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而且实现了农民的就地转移(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有利于实现农村工业化。改革开放后,我国乡镇企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形成了许多现代化小城镇,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等。但是,近几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劳动生产率低、物耗比重高、吸收劳动力的速度放慢等,我们迫切需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以满足农村工业化更长远的发展。

由图1可以看出,1984年~2005年的乡镇企业就业情况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平均每年就业增长率10.69%,最高年份达到34.01%,分析其原因:一是由于农村实行体制改革释放了生产力,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二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要素流动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二阶段是进入九十年代后至2005年,平均每年就业增长率仅为3.1%,有的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情况,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速度大大降低。(图1)

三、相关学者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学术界通常认为随着市场体系完善,乡镇企业最初发展所仰仗的体制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买方市场迅速形成,乡镇企业不得不在产品市场上与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发生“阵地战”,迫使其用资本密集型方式来提高产品竞争力,由此导致乡镇企业就业增长趋缓。然而,从各行业乡镇企业的就业比重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的就业比重一直徘徊在56%~70%之间。同时,再比较工业、商饮服务业的历年就业弹性和平均就业弹性,则发现在大部分年份商饮服务业的就业弹性高于工业的就业弹性。由此,很难得出“以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正在向资本密集型方向发展,它势必降低其吸收就业的能力”这样一个学术界流行但又似是而非的结论。(表1)

另一种观点认为,乡镇企业就业情况趋缓的原因是因为集体乡镇企业吸收能力的下降,虽然个体、私营企业对人力的吸收在增强,但是由于集体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在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总量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份额,集体乡镇企业吸收就业能力的下降使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整个乡镇企业就业增长趋缓。

四、以人力资本外在性为增长源泉的乡镇企业内生增长理论研究

(一)由1990年~2002年相关数据得出乡镇企业的生产率。由表2可以看出,劳动的边际产出弹性由负变为正且越来越大,资本产出弹性由正变为负且越来越小,充分说明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对增加乡镇企业的产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国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在减缓,个别年份甚至有所下降,但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却在增加。这也充分表明:我国的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仍有很大的潜力,对劳动力本身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表2)

(二)卢卡斯认为,技术进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人力资本的积累,尤其是专业化的积累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卢卡斯模式强调人力资本是“增长的发动机”,劳动者的技能不仅能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生产率,而且人力资本的外在效应会从一个人身上扩散到另一个人身上,从旧产品传递到新产品,从家庭的旧成员传递到新成员,因而会对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都有贡献,进而使产出生产具有递增收益。

为了乡镇企业更好地吸收劳动力,就要大力培养较高素质的人力,包括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身体健康、观念先进的高素质人才。而所有这些人力资本的获得,都必须内生在乡镇企业中,通过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影响、边干边学等增长方式来更快更好地培育人力资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更好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劳动力向乡镇企业的更快转移。

1、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尤其是特殊教育的投资。由图2可以看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连年增加,为社会提供实际操作人才,更好地适应乡镇企业的需求,为劳动边际产出的增加提供动力,通过内生化,使乡镇企业产生劳动递增效应,更多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图2)

2、鼓励乡镇企业民办职业学校的发展。现在教育一般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许多职业类院校的发展方向严重偏离轨道,本来专职类学校是为社会提供实际操作人才的,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此类学校演变成为高等研究类学校输送人才,大力搞科研,而不是应用人才的培养。乡镇企业兴办专职学校,因其是为企业的将来储备人才,所以不会出现上述情况,我们应该支持(如财政税收、金融贷款等方面的支持)。

3、企业内部进行员工在职培训。由于培训存在外部性,企业的收益要比社会收益小,所以一般不愿加大培训力度。因此,应根据科斯定理,设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对劳动力而言,评价其价值更客观,劳动报酬更加符合实际劳动生产率更高;对乡镇企业而言,通过产权的有偿转让,对其产生的外部经济进行补偿,通过外部性使资本、技术、资源等要素的使用效率更高,促进长足发展。

4、除教育投资外,还应在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等方面加大投资。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提高人力资本的能力,递增化的增长才能实现,劳动力的转移才能更迅速。关于此方面,需要地方政府、乡镇企业、个人相互配合,如医疗保险可以由企业和乡镇工人共同负担,以减少农民工的压力,更好地发挥其技能。

总之,要使乡镇企业更好地吸收剩余劳动力,就要加大教育、社保、环境等的投入,建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释放劳动力,使其能在市场上公平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力资本生产率,透过企业中的边干边学与外部性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使乡镇企业更好地发展,成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样,我国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就会得到很大改善,甚至是根本的改善。

上一篇:构建企业内部惜福文化 下一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