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2 02:27:34

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科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兴趣为宗旨的一门学科。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作为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学教学中到底如何正确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教学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科学;应用

一、本文研究内容的提出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作为一门以探究为主的开放性学科,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已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中的各个领域,推动着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改革。同时,作为一种理论、一种观念,现代教育技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着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更能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就对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现在,大部分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备的投资上是相当舍得花钱,动辄几百上千万的投资是很正常,然而在教学软件、师资培训等软投资方面却相当“慎重”,投入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事实上,硬件设备只是些死机器,没有人的正确运用都只是些摆设,只有能够灵活、恰当地将现代教育技术相关设备运用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在软环境方面的投资其实更为重要。可是,不少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自购卖回来后就成为摆设,仅限于领导视察、兄弟院校参观之需要,或者学生搞课外活动的场地,要不就是在公开课、观摩课等面子工程上露露脸面。同时,由于管理制度及人员不到位,管理宽松甚至无人管理,这些昂贵的设备在购买不久后,就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即使部分老师想使用也难以实现。

目前,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高低已经成为制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一。不少学校软硬件设备都很完善,设备使用状况良好,维护到位,但使用率却很低。这除了思想认识不足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运用能力有待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需要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全体教师都应该清醒认识到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是全体教学人员共同的责任,要不断学习,提高应用能力,促进自身的信息素养的发展和提高,为现代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1、创设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一切都在运动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课件:

(1)只有一辆公共汽车,判断其是否运动?

(2I)加上两排树,判断汽车是否运动?

(3)只有一条鱼,判断其是否运动?

(4)加上几根水草,判断鱼是否运动?

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在课堂上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将现实生活中能碰到的“如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问题具体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理解了“参照物”这一概念。这样的教学,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好。

2、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优化教学效果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科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比如在《一切都在运动中》,直接告诉学生“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这一概念较为抽象,怎样让学生形象直观地去理解呢?我设计的课件如下:选择三样物体,大飞机、小飞机、蓝天,利用事先规划设计好的路径的长短,很直接地呈现了分别以大飞机、小飞机、蓝天为参照物的物体运动情况。从而也使学生明白了“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同”。

这样的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与人交流造成的障碍,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与其他人进行双向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

3、图文并茂、试听结合,拓展学生的视野

科学来源于生活,在具体教学中我们的问题往往来自生活,又要回到生活,所以势必要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些现象三言两语说不清,也不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的感知和记忆。这时,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中,关于死海、潜水艇的知识,我们就可以形象地通过视频、动画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明白了原来生活中处处藏着科学知识。

4、注意交互,增加科学知识积累

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注重知识的积累。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例如:在科技知识竞赛的辅导中,除了阅读书籍,多媒体的反馈系统可以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及时、有效。在让学生做选择填空时,若学生拖动目标所到的位置不正确,计算机会马上提示,鼓励学生自继续思考,寻找根源,正确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还可以举行各种比赛,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还可以减轻教师重复的教学和辅导,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不合理应用,往往会适得其反

目前,不少教师已经开始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也开始应用于自己日常教学过程之中。但一些错误的做法却导致结果不如人意,甚至不如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有的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认为有了丰富的试听资料,就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点,从而导致整节课信息过量,甚至偏离了教学重点,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创新,课堂效率下降。现代技术的应用,虽然节约了教师不少板书,但如果设计的课件包罗万象,把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全部加人,变得重点不突出,难点被忽略,完全变成灌输式地教学,使学生记忆、思考、理解的时间和空间被迫减少。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全部完成,而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在一系列地视觉冲击下反而是云里雾里,摸不清头脑。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突出媒体技术,忽视了其对课堂的辅助作用。在一堂课中,教育技术过分突出,课件过分精美,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有甚者,完全不顾教学重难点,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只是停留在某个方面,一味追求媒体形式的多样化,结果喧宾夺主、弄巧成拙。

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展示课件的同时,忽略了和学生的互动。一堂课变成了放映式教学,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信息,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五、小结:

总之,在科学课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求知领域,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求知视野。学生的学习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既发展形象思维,也发展抽象思维,学习也变得更轻松,更有兴趣,会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学,更能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有力地促进科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燕琴. 小学科学评价改革初探[J]. 小学教学参考, 2005,(15)

[2] 张楚廷. 科学课程的改造[J]. 中国大学教学, 2004,(09)

[3] 王达光.刘满元,周培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J];高教论坛;2004年04期

[4] 肖树滋.胡保利;教育技术与21世纪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8年04期

[5] 蒋建新.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育的影响[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阮智勇.王建平;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7] 张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8] 周群群.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04期

上一篇:浅谈初中美术实践操作课实施 下一篇:范式化考查与高考复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