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阅读:在引领中前行

时间:2022-10-01 10:01:13

启蒙阅读:在引领中前行

本学期结束,笔者饶有兴趣地翻阅了一下图书借阅记录本,全班44人,共阅读课外书584本,平均每人一学期阅读13本。这对于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孩子们来说,实在是量的突破,大大超越了新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总量。回想这一学年和家长的和谐交流,感受到孩子已快乐地迈步在阅读的启程中,心中乐不可言。

根据家长的心理和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做法与家长保持沟通、交流的。

一、 拨动心灵的琴弦,引领家长走进智慧的大门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阅读兴趣的基础上的,而阅读兴趣的激发仅仅依靠教师会力不从心的,它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历年的教学,让我了解一些家长的观念:孩子刚入学,还不识字,就倡导孩子提前阅读,不能理解;他们希望孩子长大后是个爱读书的人,孩子的早期阅读可有可无;有的孩子不阅读,成绩照样很出色……面对这些想法,作为孩子的启蒙者,转变家长的一些阅读观念已迫在眉睫。

学校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家长会,一般都安排在教师节后的两三天时间里进行,抓住这个良好的契机,我与家长进行有关阅读方面的研讨:1. 通过两位教师的事例进行辨析讨论(一位是注重书本知识的;一位是重视课外阅读的)。讨论后,揭示跟踪调查的结果,让家长在事例中明理。2. 发放一些成功家庭的阅读案例和一些让家长为孩子成绩烦恼的事例资料,让家长在对比中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3. 推荐一些书籍,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家长好学生》、《爱的教育》、《告诉孩子你真棒》、《家庭教育密码》等。这些书,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一起讨论,一起反思,一起进步。4. 赠送一些阅读名言。让家长在感悟中提升理念。只要有了正确理念的支撑,相信孩子离阅读的大门就不远了。

二、 奏响“五步曲”,引领孩子迈步在阅读的行程中

1. 孩子讲故事

故事从哪里来,家长教孩子讲故事(因为孩子刚入学,才开始学拼音,识字量又少,主要依靠家长开展此活动)。我通过校信通给家长的信息是:“尊敬的家长,让您孩子上台讲故事,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是争当班干部的好机会,也是树立威信的好机会。如果您想让孩子把握住上台讲故事的机会,就请提前回信息或通过QQ群申请。”信息一发,家长纷纷来申请,我就按家长申请的顺序安排每天讲故事的学生。每天早上我会把当日讲故事的学生姓名写在黑板上,让大家都来认识认识今天的“故事之星”。孩子每次讲完故事,我都要组织学生评议(最多是3颗星,评议的学生要说出给几颗星的理由),把主动权让给孩子,而我只是个组织者、旁听者和评议者。

在学拼音阶段,全班进行两轮故事,争取每人都有机会上台锻炼、展示。故事讲得特别生动的、进步很大的,我会及时通过QQ群向家长报喜,如:“尊敬的家长,告诉您一个好消息:今天您孩子的故事讲完,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您孩子激动和兴奋得眼泪都流出来了,祝贺他(她)成功啦!”每次的评价信息发出后,家长都迫不及待地鼓励孩子准备下一个故事,力争抓住机会让孩子的表现更突出。

2. 家长读《必读书目》

第一学期,我们一年级选择了一本《培养孩子正确习惯的好故事》的必读书目。当时正在学习鼻韵母,学生无法读,即使去拼读字音,但连起来读句子会很吃力,这样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于是,我就通过校信通让家长读给孩子听,每天讲一个养成习惯的好故事,孩子也乐于倾听。在调动孩子听故事的兴趣前,我给家长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尊敬的家长,学拼音就是为了识字、阅读。为了培养您孩子的拼读能力、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请在讲故事之前耐心地先倾听孩子去拼读故事中的音节,这是提高拼读能力的好方法,然后做好拼读音节个数的统计(一般要求写在故事名字的右边)。等有一天,您孩子自己拼读能力强了,能自己独立读故事了,您也就轻松点了。”家长做好记录后,再把故事讲给孩子听。为了能让家长坚持这样做下去,我给家长的信息是:“家长朋友,你好!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这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建议家长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一字给孩子读,读完故事坚持让孩子自问自答,相信孩子的好习惯就在您的坚持下慢慢养成了,谢谢配合!”

3. 合作读故事

主要是安排在孩子学了两个单元的课文后进行。此时,我给家长传递的信息是:“尊敬的家长,今天先让孩子去读故事,等他读得吃力时,您再帮助孩子把故事读下去,慢慢放手,坚持一段时间,您孩子就能自己独立完成一个故事的阅读了,那时,您‘解放’的日子就不远了。”每天我都会检查孩子的阅读情况(孩子阅读的和家长续读的中间用“?”隔开),及时了解班级每个孩子阅读的进步情况。

4. 孩子读故事

第二学期,我们年级组讨论精选了三本狐狸姐姐的书。开学初,我先让班级阅读能力强的几个学生读故事给大家听,但不能总把机会给他们,别的孩子只听不利于班级整体阅读水平的提高。于是,我就发信息给家长:“尊敬的家长,以后每天让孩子自己读一个或者两个故事,读完后家长评议并签名。读得好的,可以在午读时间申请读故事给全班学生听,班级要开展‘阅读小能手’的评选,这又是一个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谢谢!”每天我都让孩子互查家长是否签名评议。就这样,家校互通,三本书不到一个月就全部读完了。在学校读,我们会及时开展班级读书会,讨论交流,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5. 书橱开放

班级书橱中的书都是学生带来的,而且都是每个孩子的最爱。在建立书橱前,我给家长传递的信息是:“尊敬的家长,班级要建立‘图书角’了,请每人带3到5本孩子最爱看的书,班级孩子互相传阅着看,这样,您孩子就能读到更多的书,视野会更开阔。为了孩子的成长,投资一点,能有更多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信息一发,第二天,书橱就满得塞不下了,而且都是崭新的,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每天的阅读作业是读20分钟的课外书,家长做好阅读记录(写上书名,从哪一页读到哪一页)。为了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给家长的信息是:“尊敬的家长,孩子开始写话了,好的阅读习惯能让您孩子的话写得更具体、更生动。坚持每天20分钟的阅读陪伴,您孩子会慢慢爱上书的,那时的您已经成功了一半!”我就这样一直通过信息鼓励着家长,有了他们的耐心陪伴,班级孩子手不释“书”的现象越来越多。

以上就是我引导一年级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点滴做法。有时候想想,一年级的孩子要引领,其实家长也不例外。要做到那一份坚持,确实不容易,它需要我们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断地去指引方向,苦口婆心地去鼓励。家长会和网络为我和家长搭起了交流的平台,这就能让阅读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慢慢生根发芽。

(作者单位: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

上一篇:写出童年的情趣和快乐 下一篇:自然万物的高贵与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