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精当是小组合作学习实质化的源动力

时间:2022-10-01 09:40:06

问题精当是小组合作学习实质化的源动力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是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而得以表述的,学生通过教师的问题而明确自己要实现的学习目标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因此形成问题十分重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能精心设置精当的问题,巧设诱因,学生就愿意积极思考,与同伴讨论交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问题精当 实质化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问题的设置至关重要。如果不加选择地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合作学习,动辄就是“同学们讨论一下”、“同学们交流一下”,可能会导致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其价值没有被学生真正理解,甚至还会造成学生的“懈怠”。老师应在合作学习中起主导作用,同学们是主体。学习中需要老师的引领,问题的设置需要老师精心安排。因此设置精当的问题是学生热烈讨论的诱因,更是小组合作学习实质化的源动力。

请看下面一个案例(《水调歌头》):

师:刚才我们探讨了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月亮。其实,中国有许多咏月诗词,诗人在月亮上寄托的感情也是各不相同的。中国文人对月亮的情感到底有哪几种?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什么?现在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探讨时注意,每小组中围绕一个观点进行探究,推选一名发言代表,发言时请先阐述观点,再引用诗句论述。(点开网页,展示选集的咏月诗词)

(分发资料,选发言代表,老师当场查看指导,学生发言)

(学生汇报合作探究成果)

小组代表:我们这组认为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思念故乡。证据是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这些诗句里面可以看出古人喜欢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

小组代表:我们这组认为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思念亲人,这里“亲人”的含义包括爱人和家人,证据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还有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是借月亮表达对舍弟的思念。

小组代表:我们这组认为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思念朋友。证据是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借助月亮抒发了“思君不见下渝州”。

小组代表:我们这组的观念不同,我们认为月亮在文人的笔下代表愁绪。证据是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还有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还有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些诗词无不通过月亮抒发了惆怅的情感。

小组代表:我们这组认为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物是人非。证据是赵嘏的《江楼感旧》“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还有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还有李清照的《偶成》“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这些诗词无不是借助月亮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情感。

……

这个课例的教学,老师把教材内容进行迁移并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提出了“中国文人对月亮的情感到底有哪几种?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什么?”这样的问题具有探索性、挑战性的特点,能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成为学生探究的对象,从而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去刨根究底,因此学生很愿意根据教师投影提供的若干首古代咏月诗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取得了个人独立学习所难以取得的学习效果。

由此看来,问题设置精当与否,直接决定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问题设计过于简单,激不起学生讨论的兴趣;问题设计太难,学生的参与面就不广。只有精当的问题,学生才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讨论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实质性效果。那么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才精当,才适合小组合作交流呢?

一是某些有一定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认知学习任务,可让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全班教学;而某些复杂、综合的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靠个体的力量往往不能解决,学生会觉得有讨论的需要和必要。这时,老师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从而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上述《水调歌头》的教学片段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个案。

二是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问题。

这类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让他们的思维互相碰撞、互相启发,使认知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局限性的,合作学习一方面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达个性思想的机会,另一方面能汇集多角度的思想,便于学生在倾听中发现别人的长处,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建构问题的解决策略,最终转化为自己独到的见解。

三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即矛盾型问题)。

老师可以在认知冲突点上就模棱两可的结论,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辨析,达成一致意见,澄清认识。意见的分歧往往容易引起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渐自悟个中道理,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合作学习的价值。

总之,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上述谈到的那些具有挑战性、探索性、开放性和争论性又有一定难度的非个人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的问题最容易引起学生讨论交流的兴趣。只要学生愿意合作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这朵奇葩就一定会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上一篇: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公立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