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品课程为依托打造资源共享型课程

时间:2022-09-21 05:35:30

以精品课程为依托打造资源共享型课程

摘要:“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继续深化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拟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多年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扶持建设约5 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这其中就包括黑龙江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黑龙江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为部级精品课程,拥有部级名师教学团队,科研实力雄厚,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手段丰富,再加之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学校的重点帮扶,因此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方面具有重大的优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关键词: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作者简介:李晓敏(1982-),黑龙江巴彦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讲师,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成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当代意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哲学专业拔尖学生培养模式研究(JGZ20121206)阶段性研究成果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继续将高等学校本科课程建设和改革推向深入,提出立足原国家精品课程,力图通过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优化结构,打造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黑龙江大学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在全校范围内大规模开展教学改革和资源共享型课程的建设活动,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建设就是这项工作的重中之中。

一、明确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长远目标与最终任务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部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关键一环,教育部力图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使高等学校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得到一次全方位大幅度地提升,以此打破旧有的知识传播壁垒,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优质、特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顺应新形势下终身学习的人才发展模式,最终为知识创新型社会提供更强而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品资源共享课大体上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3个门类,课程资源系统、完整、连贯,课程内容丰富多样,特色鲜明,整体上适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播宣讲。作为当今教育发展的新模式,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一项浩大而繁复的长期工程,需要国家、地方、院校的多方努力,共建共投。只有如此才能建成包括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在内的复合型优质、特色课程体系,为广大高校师生和社会上有志于学者提供最优质的课程学习资源。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继续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丰富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长远规划,科学布局,实现课程的转型和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将有 5 000门特色优势课程被列为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2012~2013年为课程建设的初级阶段,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于实现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具体方式为遴选准入;第二阶段自2013年起,在保证原有精品课程顺利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发展建成一批新课程,具体方式为招标建设和遴选准入相结合。最终有步骤、有计划地扩大资源共享课的数量,以期为有志于学的人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以上是教育部制订的关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与目标。根据这一规定,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作为部级特色专业、部级精品课程,首批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程。在这期间,黑龙江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从政策到资金,从全局部署到细节落实,举全校之力高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的共建共享进程。此外在做好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工作的同时,黑龙江大学还积极鼓励其他优势特色学科积极参与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中来,力争最大限度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学科、学校的双赢发展。

二、拟定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实施步骤与细则

为了真正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优势特色教学资源共享,保证课程质量,参与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课程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拟申报的课程在学校已连续开设3年以上;课程风格独特,课程资源完备,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效果显著;课程本身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处于领先地位,受到广大师生、专家和社会学习者的一致好评。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黑龙江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在自身的转型和升级过程中,主要着眼于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打造一流的教学名师团队。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受众面广泛,其对教学团队本身有着很高的要求。拟申报课程的负责人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团队成员需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风格鲜明,团队整体结构,包括年龄、学缘配置要科学合理。为此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在原部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学水平。1.完善学缘结构,扩大外校学缘的比例,加大力度引进有国外学术经历的,或者重点高校、重点学科毕业的博士,以拓宽学术背景,加强不同学术背景的对话与融合。2.优化团队的年龄结构,扩大年轻教师的比例,尤其是35岁以下教师的比例,为学科发展储备充足的后续力量。3.有计划地为梯队成员尤其是后备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提供更加广阔的学术空间,加强梯队成员的对外学术交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与国内外学术界交流的机会。

梯队建设是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人力基础,没有一支过硬的教学团队,教学效果,课程发展都无从谈起。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以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为契机,在原有学术团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有计划地培养在国内有重大学术影响的后备带头人和具有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科研能力和水平突出的学术团队。

第二,传播前沿性的教学内容。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一方面要求课程内容保有基础性、系统性,基本的知识、概念、原理必须涵盖其中,另一方面又要求课程内容紧跟时代,与时俱进,保持学术与实践的先进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重视科研建设。科研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科研风气、科研实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效果。建设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应进一步强化科学研究的学术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鼓励学术创新,努力营造民主、严谨、笃实的学术风气,为科研实力和科学水平的提升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2.重视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出国深造、访学、参加学术会议,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同时,为了促进本课程在国内学术界的对话交流,增强合作和扩大影响,应有计划地举办大规模、高水平的全国性学术会议,通过上述举措来保证理论研究的国际化、创新性,避免授课内容僵死滞后。3.重视所授知识转化为实践力量的能力。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受众群体除广大在校师生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社会人员。课程受众面的特点决定了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保有一般课程学术性的同时,还应结合自身的学科特色,具备相应的转化为实践力量的能力。关于这一点,参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老师都应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与之相关的,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方面,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经验:国家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对于经济、社会、文化相对落后的东北地区的发展及东北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不仅需要理、工等学科的支撑,同时更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其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上一篇:谈高中生物实验中的“四步分析法” 下一篇: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