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短信语言的利弊分析

时间:2022-10-01 08:39:40

中国手机短信语言的利弊分析

摘 要:随着手机短信的日益普及,手机短信语言已经成为人们语言生活中新的增长点,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学者们的探讨。着重研究了手机短信语言的使用状况,包括其语言使用类型,语言使用上的特点和语言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手机;短信;语言使用;类型;特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290-02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沃达丰的网络上通过电脑向手机发送成功,从而宣布了手机短信的诞生。我国1998年开通了手机短信,据统计,2008年我国手机用户一共发送了5921亿条短信,手机短信被人们誉为“第五媒体”。

手机短信以其简短易传,方便快捷,费用低廉等特点,逐渐成为受众面广,利用率高,普及型强的信息传播新方式。与此同时,手机短信语言也以其短小精悍,幽默诙谐,风格多变等特点,成为人们语言生活中新的增长点,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讨论以文本形式为主的手机短信语言的使用状况,包括语言使用类型,语言使用上的特点和语言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 手机短信语言使用类型

在中国境内发送的手机短信,根据使用语言(方言)的不同,可分为普通话短信,方言短信和外语短信等几种类型。

1.1 普通话短信

普通话是短信使用的主要语言,它也是短信发送的主流形式:

(1)相爱是一种美好的感觉,与你相识,相知,相爱成就了这种美好,我深爱你和感激你!愿与你携手一生,相恋,相伴,相守一辈子!

(2)任时光匆匆,岁月流逝。永不褪色的是祝福;永不改变的是友情。我深深祝福你开心快乐每一天。愿这短短的话语给你带来国庆的快乐。

(3)北京市委市政府!市民朋友们:4天环境测试交通保障工作圆满完成。衷心感谢您对首都空气质量和奥运筹备做的贡献。

1.2 方言短信

方言短信一般是在人们为了追求短信幽默诙谐的效果,以达到调侃目的时使用的,它实际上不是严格意义上用方言发送的短信,而是采用“同音”的方式发送,致使很多短信看起来不是很容易理解。方言短信充分体现了各地区方言的特色:

(1)四川方言短信:抢钱了!男的站到左边及,女的站到右边及,变态的在中间立起。嘿,喊你龟儿的嘛,拿起手机觑啥子觑,到中间及站到!

(2)东北方言短信:曾经有份贼纯的爱情,搁在俺跟儿前儿,俺没咋当回事儿。直到让俺整没了,俺才发现:世上最憋屈的事就是这儿了。

1.3 外语短信

外语短信主要是由中国境内的外国人之间,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发送,也有中国人之间发送的短信,年轻人尤其是学生之间为了学习外语或是追求新异也会使用外语发送短信。但外语短信和汉语短信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它也受字数的限制,短小精悍,也经常使用缩略的形式,也会使用表情符号和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等。例如:

(1)Never frown, even when you are sad, because you never know who is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r smile.

(2)Don’t try so sad, the best things come when you least expect them to.

2 手机短信语言使用特点

手机短信语言由于字数的限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精炼浓缩,这一点在文中每个例子都有所体现。除此之外,手机短信语言还具有感知上的韵律美,形式上的和谐美,表情达意上的幽默诙谐,同时使用多种表现手法等特点。

2.1 短信语言具有韵律美,和谐美

在有限的篇幅内,在语音上,短信语言经常使用双声,叠韵,叠音和押韵

手法,使短信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韵律上的美感;同时,其语言还运用了大量的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表达相近或是相反的含义,对偶,排比句的高频使用,使句子排列工整,对仗整齐:

(1)金猪送福送吉祥,奥运福娃来帮忙:贝贝送你谷满仓,晶晶送你亲满堂,欢欢送你事如意,迎迎送你身安康,妮妮送你福寿长。祝你新春快乐,好运无限!

(2)脑袋摇摇,大路条条;耳朵扇扇,阳光灿灿;屁股拱拱,幸福统统;尾巴翘翘开心笑笑;金猪哼哼,脚步铿铿;烟花晃晃,钟声朗朗。祝你除夕快乐!

2.2 短信语言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

(1)冬风悄悄吹来,想要给你关怀,晚上被子要盖,别把猪脚冻坏,没事叼根骨头,那样可以补钙,祝你天天愉快!

(2)深夜布什看到拉登站立在自己床前,批头散发,布什大惊说:你好大胆,敢夜闯白宫!拉登甩了甩齐胸的胡子,阴森地笑了,说:“飘柔,就是这样自信!”

2.3 短信语言同时使用多种表现手法

短信文本中,语言和非语言的符号夹杂在一起,汉字,拼音,英文单词,数字,表情符号等会同时出现,不同语域也可以相互借用,使短信语言表达方式异彩纷呈,表现风格丰富多变。例如:

(1)“送你一个粽子,含量成分:100%纯关心;配料:甜蜜+快乐+开心+宽容+忠诚=幸福;保质期:一辈子;保存方法:珍惜。”

(2)-送你一条幸福鱼!要好好养在手机里,它会为你带来好运!最重要的是记得把手机放进水里,还要天天换水哦!

2.4 短信语言中叹词的使用颇具特色

由于交际双方无法通过文字来感知对方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短信语言中常用一些叹词来表达情感,如表示开心,喜悦,赞许的“哈哈,嘻嘻,呵呵,嘎嘎”等;表示不好意思,认可的“嘿嘿,哈”等;表示惋惜,悲伤地“唉,哎呀”等。

据某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在校大学生经常使用上述叹词,而且很多学生认为这些叹词不仅仅表示喜怒哀乐等情感,还有使用起来自由方便,有利于缓解气氛,避免尴尬,避免话题等作用。

以上所举出的短信语言特点,在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层面比较常见,而在点对面的大众传播层面,如新闻短信和公众短信在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简洁明了。

3 手机短信语言使用中的问题

手机短信的出现,给人们的交流,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给汉语的表达提供了新的平台,为民众的语言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手机短信语言的出现,发展和繁荣有很强的进步意义。但值得关注的是,它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其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3.1 短信语言中非规范形式的使用问题

短信语言中经常出现非规范形式,首先是错字的使用,一种是故意为之,如很多年轻人发短信时故意把“的”写成“滴”,“我”写成“偶”等;另一种就是“笔误”,在输入短信过程中,会输入同音字,发音人觉得对方能明白自己表达的意思,不影响交流,因而不刻意纠正。

其次,标点符号的不用或误用。短信语言中还经常出现人们用短信语言交流时,在一段话中不使用一个标点符号,或是任意断句,造成标点符号的不用或误用现象。

对于上述语言中的非规范现象,有学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冲击语言规范,而且这种现象在青少年身上更为普遍,需要予以关注;有的学者则认为短信语言中的问题不会波及到人们正常的语言交际,不需要过分关注。

短信出现的时间还不长,对中国而言,短信迅速传播开来不过五六年时间,语言自身的调节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显现出来。因而,社会要给予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使用新异形式一定的宽容度;同时,也要加强社会的“引导”作用,要借助大众媒体,学校教育,家庭等平台,对这些新异形式的使用加以引导,引导人们特别是学生在正式场合和正式文本中不要使用过于新异的形式。

3.2 短信语言的“保鲜”问题

短信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传统思想和习惯。但短信语言大量复制,广泛传播,使很多语言形式很快失去新鲜感,如节日到来之际,人们可能不止一次地收到一些流传甚广的祝福语,面对批量复制的问候,人们便会觉得没有新意了。

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手机短信语言文化,充分发挥手机短信的优势作用,倡导短信新文化,提升短信品质。短信固然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或转发,但我们更提倡开动脑筋运用语言进行创造,使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也更生动有趣。

3.3 短信语言环境建设问题

短信语言的发展需要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在手机日益普及的同时,有一些人利用短信渠道传播虚假,低俗,甚至和违法的信息,这些“灰色”,“黄色”甚至“黑色”短信如一股浊流,既污染了我们的短信空间,也侵蚀了我们的优秀文化,产生了很坏的影响。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深受其害,值得关注。

4 结语

手机短信实现了现代人既经济实惠又方便快捷的传播理念,人们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短小精悍的语言形式,彼此之间传递着信息。同时也在有限的字符空间内,彰显着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和内心状态,手机短信语言因此成为民众语言生活中新的增长点。

手机短信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也构成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这种新的文学样式集各种体裁的特征于一身,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代的时代特征,充分满足了现代人多角度,全方位,综合性的心理需求。同时,手机短信语言还承载着当代的文化特征,表现出大众的思想感情,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大众化的艺术特色。

从手机短信语言本身看,有自身的特点,而且手机短信语言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具有很强的现代感;从手机短信所构成的文字样式和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看,手机短信语言形式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反映出当代的时代风尚。但正如文中第三部分所述,手机短信语言使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双重性,手机短信语言也是把双刃剑,对大众而言关键是怎样趋利避害,合理使用手机短信语言。这就要针对实际情况,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另一方面各职能部门也要加强引导和监管的力度,充分发挥手机短信语言在大众语言中的良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京鹏,黄秀莉.手机短信的语言学浅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07,(10):151-152.[2]唐叶.手机短信SMS的社会语言学考察[J].社会科学家,2005,(5):187-188.

[3]谢旭慧,程肇基.时尚短信的语言特征及社会文化价值[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研究版),2004,(4):58-60.

[4]胡洗铭.大拇指一族:e时代的短消息风暴[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6).

[5]丁妍.手机短信―一种文化新主张[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6]贾磊.你的手机来信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3).

上一篇:智能传感器的汽车轮胎压力监视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Phantosys的机房集中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