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的研究

时间:2022-09-06 01:35:14

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的研究

摘 要:拟从司法审查强度问题的缘起,司法审查强度国外的相关研究这些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对我司法审查强度体系进行初步完善。

关键词:司法审查;行政诉讼;审查强度;司法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265-01

1 问题的缘起

关于对审查强度的基本内涵各国的用语不尽相同,但这些用语所指的对象及其基本内涵却大体相当。在英美法系国家,在谈及司法审查强度的时候,美国学者威廉R•安德森说:“审查范围的规则的作用是告知法院应审查行政工作的深度或程度,告知法院对相关问题可以以自己观点替代行政机关看法的自由度。”王名扬先生对此的概括是:“法院受理当事人的申诉以后,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受攻击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称为司法审查的范围。”①这里的范围即法院在多大程度的纵向范围内对问题进行审查,可以是深度的审查,也可以是表面的审查。在大陆法系国家所谓之司法审查密度,究其内涵乃是指司法审查之程度而言,亦即其所为的司法审查的范围或程度而言的。而在日本则使用“审查界限”,虽然各国的规定不同,但是本质含义是基本相同的。

2 连接行政自主性与司法最终性的支点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围绕着限制行政人员的自主性来思考行政改革的方案,认为只有限制了行政机关的权力,才能更好的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实际上,通过本质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行政机关的限制是错误的,因为给予行政机关更好的自主性才能更加灵活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行政部门有着法院所不具备的专业知识,它的独特性是任何一个机关不可比拟的。

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是先有行政自主性的存在才会产生司法审查的强度的,司法审查的强度作为法院对行政机关的事后监督,是给予行政机关更多的专业事项的尊重。在行政领域中,哪些事项属于行政自主事项,行政机关对这些自主事项的自主程度如何,法院又是怎么看待这些自主事项的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与审查强度相联系的。司法机构对行政自主事项的审查既维护好行政主体的积极行政,又防止行政主体的权力滥用。一旦每一个欲要实施的行政行为都有潜在的存在着不合法或不合理性,一旦出现不合法或不合理性,则需要司法机关审查作为纠正和救济的手段。传统的观点认为,法院在法律的适用和解释上,是拥有最终的发言权的。所以司法审查的强度是连结行政自主性与司法最终性的支点,行政自主性的出现并没有淡化司法对行政的介入程度,而在于区分法院对于行政自主事项控制的程度,这个度要把握好,才能使司法不疏于职守。

3 司法审查的强度分析

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做出,首先要对该行为所依据的法律进行解释,然后依据一定的程序查明事实,最后把做出的法律事实和存在的事实进行比照,得出法律结论。这个法律结论就是司法审查的最终归宿,但法律结论的得出是和是否正确的解释了法律事实和认定相关事实,以及是否遵循相关的必要行政程序密切相关的。因此,法院对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时候,这些因素的合法与合理自然构成了司法审查的强度。司法审查的强度是指法院对司法审查的对象(行政行为)的审查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司法审查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件或争议所涉及的问题是法律问题还是事实问题。

3.1 对法律问题的审查

审查法律问题即审查行政机关的认定和裁决在法律上是否成立,审查行政机关对法律执行和适用是否错误。行政机关要执行法律必然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法律作出解释,但由于法律是抽象的,而语言也是多样的,因此对法律的解释必然也是不止一种说法。因此法院在面对法律问题的解释上是有着相对于行政机关的优势,所以在对法律的解释上,要求法院遵从行政机关的法律解释似乎是不合理的,在法律的解释上法院有着最后的权威。

在英国,法院不审理决定中的纯粹事实问题,主要审查受审中的法律问题。②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法院长期和法律打交道,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是最具有权威地位的,而且法院还能深刻理解立法的意图。第二,从法律的稳定性角度来看,各个行政机关的机构庞杂,如果要它们对法律都进行解释,那么就会各抒己见而没有统一性,由一个权威的专门机构来进行解释有利于社会法制的统一安定。第三,从节约司法资源的角度来讲,事实问题给行政机关解决也是适当的。第四,行政机关拥有专门知识和经验,能够凭借自己的经验灵活处理各种问题。3.2 对事实问题的审查

在英国只有对管辖权事实错误,法院才可以进行严格的审查,而对非管辖权事实,法院一般不进行审查。因此,英国法院将司法审查中的事实问题区分为管辖权事实问题与非管权事实问题。法律在赋予行政机关某种权利的时候,必要要规定附加行使的条件。这种附加的条件是行政机关行使权利的条件,同时也会限制行政机关权利的行使,其中最主要的事实因素构成管辖权事实;其他事实和情况,虽然也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必须考虑的因素,但因与管辖权无关,就是非管辖权事实。法院有关权对有管辖权的事实进行全面的审查,具体审查行政机关作出该管辖事实是否存在,证据是否充分并作出最后的裁判。而对于非管辖权事实,法院则是按照“无证据规则”和“错误证据规则”进行有限审查。无证据规则的含义是指行政机关作出事实认定必须有一定的证据支持,否则行政机关就是越权的,因此无证据支持的事实认定构成法律错误。英国正在寻求更深入更广泛地对行政机关事实认定的司法审查的新理由。这就对行政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院对行政机关事实认定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了。如果该原则能够顺利的建立,“很明显这将如果没有证据而认定事实或由于误解法律而作出决定一样,成为越权原则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这就使得旧法中关于管辖权事实等问题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它将使司法审查成为全面得制度,可以纠正所有严重的错误。”

4 完善我国的司法审查强度体系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法律审和事实审全面审查的模式,这种模式的选择理由存主要由于我国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没有完整的行政程序。程序上的不公正会导致实体上的不公正,因此法院必须要对事实问题进行审查。因此,基于我国的国情,扩大事实审查是有必要的,使得公民的权利救济能够更加的完善。但是由于我国存在以下的现象会弱化这种审查模式:一是由于范围的狭窄性。我国并没有确立起一般性的行政合理性审查制度,而只将其作为合法性审查强度审查的例外情况加以规定,这种情况与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相冲突。二是形式法治的偏好。我国长期就存在着只注重形式上的法治,认为只要把所有的法律和事实纳入司法审查就可以实现依法治国,一直居于这种思潮的影响,必然会导致司法审查的强度不够,因此对于合理性的行政行为的审查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缺。为了完善我国的司法审查的强度,笔者试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4.1 行政合理原则的引用

行政合理性原则作为一项司法审查的原则,“合理性”的标准就显得尤其重要。由于合理性原则,既是行政自由裁量的尺度,又是司法审查的标准。只有将其确立了统一的标准,才能有利于司法的稳定和公正性。我国学界对合理性标准的探讨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达成的共识是行政合理主要指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符合立法目的,符合法律的内在精神,符合正义,是推行实质正义行政法治的必然结果。法律标准时道德的基本标准,要求“合理”必须围绕法律,以立法的宗旨和基本精神作为判断点。

4.2 行政程序功能的加强

任何行政行为都是实体性和程序性的统一。程序正义是当代法治所追求的目标。程序正义是当代法治所追求的普遍价值目标。行政主体具有预定性的特征,决定了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利的时候必须规范化和程序化,从而才能保证行政机关在事实认定的正确性。在英美法系主要通过发挥行政机关在认定事实上的优势和完善行政程序机制来保证事实认定的正确性,而司法审查只发挥事后监督作用。从此我们可以看出,英美在行政程序中就确保了事实的正确性,这个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参考文献

[1]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2]杨伟东.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审查的比较分析[J].法学研究,1999,(6).

上一篇:论发起人虚假陈述行为及表现 下一篇:胎儿利益保护的民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