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施工管理和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时间:2022-10-01 08:26:23

提高建筑施工管理和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建筑业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效益成为各企业竞争的目标,因此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各企业家的共识。而安全却是效益的前提,因为安全的结果决定效益的大小。为此,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确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颁布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目的就是为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199-01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识别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是要确定在建筑施工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风险可能会对工程产生什么影响,并将这些风险及其特性归档。

下面将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发生这些事故的原因:

1.1事故的直接原因

参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CTB6442-1986)的规定,可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施工机具、材料以及建筑产品(统称为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1.1.1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1)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机械设备、设施、工具等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手套、护目镜及面罩、防护服等)缺乏或有缺陷;

4)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主要包括现场照明不足、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混乱、交通线路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和地面滑等;

5)恶劣的气象条件或现场条件,如暴雨、酷暑、严寒、台风、龙卷风、洪水、泥石流等易造成事故。

1.1.2人的不安全行为

1)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操作错误,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和工具等)存放不当;

5)手代替工具操作;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吊钩等);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调整、检查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2)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等。

1.2事故的间接原因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属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建筑物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2)安全教育培训不够,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3)劳动组织不合理;4)对现场工作缺乏安全检查或指导错误;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等。

2项目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矛盾的关系,安全与生产的统一性表现在:一方面指生产必须安全,而另一方面安全可以促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方针,但现在仍有许多企业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安全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项目领导在项目管理的同时,没有认清安全与企业效益的关系。建筑施工企业在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应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和创造效益,创建优良工程,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安全生产管理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3安全控制的措施

3.1宣传问题

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全体员工要对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内容深思熟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克服单调枯燥的方法,变传统说教方式为寓教于乐,采用安全演讲、知识竞赛、报刊、安全漫画展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把基本精神广泛宣传贯彻。

3.2加强培训教育问题

培训教育的重点是要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对各级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章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而且要加大安全科技创新和安全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实现本质安全。

3.3责任问题

建筑安全生产工作要紧紧咬住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不放松。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控制指标层层分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3.4制度执行问题

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因此,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要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没有安全许可证、没有办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企业坚决不允许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事故防范能力,保障一线操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损失,分散企业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安全工作例会、安全巡查和不良安全行为记录公式等制度。

3.5治理问题

要控制事故的发生,就要从源头做起,搞好专项治理。从近几年各地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种类来看,主要是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触电等。故要定期开展企业项目部、班组检查制度,要做到查问题、找隐患、对存在危险源的地方设置安全警示牌、标志牌,发挥其警示作业人员促进安全的作用。事实表明,针对薄弱环节实施的专项治理是遏止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

3.6监督问题

建设施工安全,加强监督是大事。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继续完善安全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安全执法机构,配备一定数量和专业齐全的执法监督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执法检查;各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应切实履行职责,监督人员要时刻牢记质量、安全重于泰山的神圣责任,努力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水平。要不断提高安全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强化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培训,提升安全监督档次。

3.7查处问题

对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要建立安全信用体系,并对其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凡有章不循,违规不纠,屡出事故的企业应追究法人代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另外还要视其情节轻重及责任大小,给予降低企业资质等级、吊销执业资格或停止投标的处罚。典型案例要进行新闻媒体曝光,真正起到警示教育促进工作的目的。

上一篇:关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创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