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人

时间:2022-10-01 08:06:33

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人

【摘 要】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阐释了他对人性思想的构架,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人的自我完善,实现人的健全,进而社会的健全。本文在分析弗洛姆《健全的社会》中思想、观点之后,对诸多问题进行探究,如:人会患精神症,甚至于精神错乱,这些是由什么造成?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有怎样的特征?而作为一个人,应该怎么认识自己,怎么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意义?爱与异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如何?最后,本文针对当代社会现状提出问题。

【关键词】《健全的社会》;健全的人;爱;异化

一、引言

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首先列举了欧洲和北美几个重要国家关于自杀、他杀以及酒精中毒人数的统计表,统计结果令人咋舌。经济繁荣、政治自由、生活安逸的几个国家,却显现出了最严重的精神障碍症症状。在现今社会中,上述现象屡见不鲜,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社会问题。为什么生存需要得到了满足,甚至可以说生活幸福的人们,选择了逃避这个世界,用酒精和死亡作为解脱的方式呢?

二、人的独特性

自我意识、理性与想象力打破了动物生存的特征,人成为了自然中独特又孤独的一员,属于自然却又与其分离。人的降生以及死亡不受自身控制(除非是人选择死亡,即自杀),这使人看到了自身的无力和生存的有限性。从这一方面来说,自我意识同时却是人对自身的残忍的创造。每时每刻都面对着末日来临的压力,使人既无法摆脱思想的束缚也无法摆脱肉体的束缚。同时,理性也使人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理性是人之福,也是人之祸……” 【1】,这也部分表明了人之为人的意义及困难所在。

三、“人”的需要

人不仅仅追求生理需求,还必须解决“人”的问题。弗洛姆提出了“根源于自身生存环境的人的需要”这一概念【2】。那么,什么是根源于人类存在的需要呢?弗洛姆提到了五点。第一,与他者关联和自恋。第二,超越――创造性与破坏性。第三,根性――友爱和。第四,身份感――个性与从众行为。第五,对定位坐标系与信仰体系的需要――理性与非理性。

弗洛姆强调精神健康有赖于人所特有的需要和情感,这即是说,健全的人必须得到上述“根源于人类存在的需要”的满足,健全的人的特点是:有爱与创造的能力;挣脱了同部族及土地的关系;人的身份感的基础为体验到自己是自己力量的主体和动因;能把握自身之内及之外的现实,即能够发展客观性和理性。而要判断社会健康与否,“我们必须先看社会是否适应人的需要,在促进或阻碍精神健康的发展方面,它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健康的社会能够促进人的如下能力:爱他的同胞,创造性地工作,发展他的理性与客观性,获得自我感,自我感的基础是对自己的创造性力量的体验。” 【3】

四、爱与“自私的爱”

弗洛姆提出,爱就是在保持自我的独立与完整的情况下与自身之外的他人或他物结合在一起,并强调只有“爱”能满足人与世界结合的需要,同时还能使人保持完整性和个性。这是一种相对于“自私的爱”的爱的概念,这种爱使人保持理性。在现代社会中,“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们却了解到扮演着负面角色的“爱”。这样的结果并不是“爱”本身的错误,而是人们对于“爱”的理解的错误。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男女以“爱”的名义结合,又以“爱”的名义分离;越来越多的人以“爱”的名义做出一些不为“爱”的原则所允许的行为;越来越多的人宣称不相信“爱”。另一方面,“如果你爱我,那么你就满足我”,这种观点大行其道。这样的“爱”不能称之为爱。真正的创造性的爱建立在关心、责任、尊重与了解的基础上。当然,这不能说明人们亵渎了爱,但是,确是贬低了爱的价值。

五、异化

在提到二十世纪的社会人的性格的变化时,弗洛姆提到了“异化的人”。所谓异化,是指一种使人感到与自身疏远的经验。在马克思体系中,异化是指人的这种状况:“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4】偶像崇拜、对上帝的偶像崇拜、对某人盲目崇拜式的爱、对政治领袖或国家的崇拜,以及对非理性情感的外化形式的偶像崇拜,弗洛姆把所有这些都归为异化的表现。他认为异化使人“不再感到他是自己的力量和丰富品质的主动拥有者,他感到自己是一个贫乏的‘物’,依赖于自身之外的力量,他把他的生存状况投射到这些外在于他的力量上”【5】。异化在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它弥漫在人与人、人与工作、人与自身等等关系中。首先,“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高科技的兴起,科技对人类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人类对它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但科技作为一种有内在逻辑的力量,也会反过来控制人……”。【6】人发明了电话,可以完成百年前不可想象的远距离交流,但是人们更多地用它来产生利润而不是产生感情。人发明了飞机,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跨越国界,但是人们并没有成为融合的整体。人与人的关系陷入了异化的沟壑,人的创造使自身与他人越来越疏远。再者,机器的大量使用使得人们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但是人似乎也迫使自身成为了机器。“人如果不能成为机器的某个部件,那就只能做机器的奴隶。” 【7】电影《摩登时代》中表达的对于这种把人机器化的趋势的不安和不满,也许并非杞人忧天。现代的生产过程越来越细化,每个人所要做甚至只是拧紧某个螺丝,然后是不断重复。人们无法了解自身工作的全貌,但是同时又必须进行着一项自身不了解的工作。这是一种对人的精神及身体的双重打击,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人要么抛弃工作要么抛弃自己。近年来,富士康集团员工自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8】这种现象的频繁发生不得不让我们考虑人与工作之间的异化现象。同时,人对自身的认识似乎也受到了异化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社会声望、拥有的财富或者工作性质等一些并不属于人之本质的东西来定位自己。人们经常把一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等同于这个人,而没有考虑他的品质、思想等人之为人的特性。“别人的看法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很大程度上,人们会感觉到自己是在为别人的看法活着”。【9】本瑟姆那种“如果一件事带来的快乐多就该做,带来的痛苦多就不应该做”的观点未免把人生太过功利化了。【10】

六、结语

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所阐释的一些观点已经与时代脱节,但是他在其中提出的诸多概念、观点仍然对当今社会具有指导、借鉴作用。爱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曲解,失去“非自私的爱”的特性。人的异化在如今日益严重,从弗洛姆的书中,我们看到了人的参与的重要性。这是具有一定理论参考价值的。社会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就有必要探索使人健全、是社会健全的道路。

【参考文献】

[1][2][3][5]艾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凯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0.

[6]陈用芳.多维视角下的人学与现代化关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282.

[7]黎小锋,贾恺. 《摩登时代》:被异化的人[A].生逢7月4日:美国电影综览[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23.

[8]戴尊孝.灾难带来的痛苦 解读庆激障碍[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9.

[9]郑岐山.心曲 哲学照亮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9.

[10]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上一篇:参与式教学法在高师院校《英语教学法》课堂教... 下一篇:当代传媒对于网络平台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