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时间:2022-10-01 07:12:00

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hsCRP(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值情况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本实验选取在2011年5月份到2011年11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为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0例A组(稳定性心绞痛组)、20例B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0例C组(急性心肌梗死组)、20例D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组),同时选20例在本院参加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后进行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情况。结果 血清中VEGF水平值比较:冠心病患者B组、C组、D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sCRP水平值比较:冠心病患者A组、B组、C组、D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EGF水平随着hsCRP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性, P

【关键词】 冠心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临床;意义

作者单位:467000 中平能化神马集团职业病防治院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狭窄造成供血不足等原因所引发的心肌功能障碍疾病及器质性病变。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作为一个检测指标,在预测冠心病病程的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VEGF具有高度血管渗透性,对血管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1]。hs CRP(超敏C反应蛋白)可用来判断患者的预后。本实验选取在2011年5月份到2011年11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为对象,同时选20例在本院参加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后进行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情况,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8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49例,女31例,平均年龄(566±42)岁,分为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对照组所选对象为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8±52)岁,均排除肿瘤、外伤及风湿等其他病症。以上各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并发症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所选患者和对照组体检者均要求早晨空腹抽血备用。测定VEGF 和hsCRP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

13 观察指标 统计和观察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最新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对我们调查到的数据进行统计,t检验计量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如结果显示P

2 结果

血清中VEGF水平值比较:冠心病患者B组、C组、D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sCRP水平值比较:冠心病患者A组、B组、C组、D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EGF水平随着hsCRP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性, P

表1 两组患者各组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结果的比较

3 讨论

健康人体内VEGF水平极低,只有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炎症、组织损伤的急性期)含量发生急剧升高现象,且升高水平与炎症或组织损伤程度成正比关系。VEGF可以加强血管内皮细胞的新生和增殖能力,有利于合成血管活性物质,其水平的高低对冠心病患者非常重要。冠心病患者因为冠状动脉发生狭窄致心肌缺血,从而使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增加[2]。研究证实[3],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心血管高危疾病的预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于预防冠心病的一些常用药物,如他丁类药物等都是通过调节血清中的hs CRP水平来发挥作用的。本研究中还证实,冠心病各组患者中血清VEGF水平随着hsCRP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且呈正相关性,可能因为超敏C反应蛋白是炎性因子中的一种,刺激VEGF的分泌与合成。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检测水平值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值比正常人显著升高,在临床中通过掌握该水平值的变化情况,可以预测冠心病患者的病变程度,在预后判断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涂江虹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2):91,93.

[2] 可海霞妊娠相关蛋白A及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1):7173.

[3] 朱琳琳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1):6769.

上一篇:人工鼻泪管置入治疗鼻泪管阻塞临床研究 下一篇: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