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县城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建设规划

时间:2022-10-01 06:38:09

提高县城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建设规划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城配网供电系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我国现阶段,县城供电系统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提高县城配网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建设规划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县城;配网供电;智能化;可靠性;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F540文献标识码: A

一、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相关分析

1.配网供电可靠性概念

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是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通常用安全性和充足性来衡量。供电可靠性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水平的体现。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细分为、发电、输电、配电及发电厂和各个线路的可靠性。据统计,人们停电的原因绝大部分是由于配电系统出现故障导致的。

2.可靠性的标准

目前我们国家主要用《供电国家级企业等级标准》中规定的内容来衡量供电的可靠性。此标准规定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即:

供电可靠性=(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统计期间时间)×100%

3.可靠性的管理

这是一种完整全面的安全质量管理系统,她能够体现供电企业的配网现状,供电状况和管理系统的水平,从而直接反映电力对国民经济电能的需求程度。所以,配网可靠性将会越来越被重视。

4.可靠性评价指标和应用

通过分析总结配网对用户的持续供电能力以及设备的功能对供电能力的影响,进而改善配网,完善其管理,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通过对供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价,既能够看出电力企业对特定客户的供电能力,也能反映电力行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及满意度,是集规划、制造、生成、管理等所有环节水平的综合体现反映。

二、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现状

1.设备应用不合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老化加速,以及设备在设计阶段的不足、制造和安装水平都使配电滞后,使线路的传输容量和设备裕度不充足,导致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运行不正常。

2.运行维护和管理不合理

配网供电设备的运行及操作不合理;检修人员及实验水平较低;处理停电故障能力差;通讯联络方式不当等众多情况。

3.配网供电的过电压不合理

配电过程中必须承受特定的电压,特别等自然环境恶劣时,初期的建设不足就凸显出来,给电网运营造成巨大威胁。这是配网中一个薄弱环节。

4.负荷网络方面不合理

负荷网络分布情况和增长都对网络上下级产生影响,负荷网络的网络结构以及网络结构的管理水平都影响配电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5.网络结构不合理

由于最初的考察和研究不足,很容易导致网络的结构是否为回路以及供电半径是否合理,进而影响了电力企业的转移和输送能力,使配网供电的可靠性下降。

三、提高供电可靠性

1.对县城现有的电网架构进行设备优化

在我国现阶段县城电网架构和用电需求的现状,对县城电网系统进行优化配置。通过对环网供电增加县城供电系统的转换供电能力。随着我国现阶段县城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用段量不断的增加,架空线路出现受阻状况,针对这一现象可以增大导线的横截面积增大电流流量降低通电线路的高负载率,以此来提高用电负荷较高的区域供电可靠性。

根据县城供电系统中电力分布的集中程度,在县城供电系统中选择合理的位置安排线路断路器。在县城供电系统的电力主干线路中可以安装3台断路器,也可以在县城供电系统中较大负荷支线的端位安装,如果需要对县城供电系统线路进行检修,那就可以大大缩小县城供电系统的检修范围,缩短检修时间。给断路器设定一个档案,如果县城供电系统电路出现负荷增大的现象就要马上调整。在县城供电系统中供电量特别大的区域设置电缆,这样就能更好的减少县城供电系统故障的发生。

2增强电网维护

为了使县城供电系统可靠性得以保持,不但要建设县城供电系统智能化的电力装备,还要对县城供电系统进行好管理和进行正常的维护。

要求县城电力供电系统的维护人员积极学习现代化的电力运维方法、增强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在对县城供电系统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对县城供电系统监测到的故障问题及时巡查立刻派人进行抢修。要做好县城供电系统防雷电措施,对县城供电系统接地体发生锈蚀情况经常进行检查,排除县城供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

对县城原有老化供电系统中电力设备进行更换或维修。解除县城供电系统设备因老化而容易产生安全故障的问题。定期对居民用电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居民用电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果县城供电系统设备过于老化坚决进行拆除,解决跳闸问题。

各个部门要做到随时进行县城供电系统事故抢修的准备,在县城供电系统事故出现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供电系统线路事故抢修,缩短县城供电系统停电时间。

3.增设智能化配电设备

县城供电系统智能化是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必要手段。县城供电系统智能化配置包括:采用高科技设备。根据县城的经济能力,这里可以采用无线网络和信息通讯对电网和电力负荷进行全面的监测与管理,可以根据县城供电系统监测的情况对故障发生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并能找出县城供电系统故障原因,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对县城供电系统进行线路抢修。配网供电智能化。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把县城中的所有电力系统整合起来,达到后台的数据共享并自动进行数据分析。如果县城供电系统出现问题就会立即自动化隔离线路故障段,保护县城供电系统没有故障的线路免遭故障干扰。这些智能化装备可以把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状况完全清晰的给工作人员展现出来。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在管理上的繁重工作负担。

四、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对策

1.改进工作方面的管理

工作管理是管理的关键,而设备是管理的基础,所以领导应该重视,提出相关工作管理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①增强停电的计划管理,需要领导定期召开会议,将近期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减少停电时间和重复停电现象,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使计划严肃、有序。②加强工作中可靠性供电培训,并做好相关分析工作,将计划维修、故障停电及可靠性指标等情况以报告的形式提交,并分析故障原因和存在问题。③根据城乡的配网工程,对配电线路进行规划,制定出详细、完善的计划,合理科学的安排施工速度和计划。④加强变电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及思想教育培训,经常进行反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防患于未然。

2.完善管理制度

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是供电部门持续供电能力的体现,也反映了人们对供电系统的满意度, 是电力部门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最终体现。 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成立专门的部门组成可靠性管理会,形成由组长、副组长、技术人员组成的从上到下的成体系的管理网络。 ①这套可靠性制度要贯穿于供电部门的各个管理阶段和管理部门,并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并安装规章制度严格执行。 ②分解管理目标,通过测算的年停电户数和各个班组管辖区域内的变压器数量, 制定可实施的管理目标,提高各班组的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提高可靠性管理。

3.增强维护管理

增强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就需要保证供电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因此,前提是完善网络结构和供电设备。 加强对运行设备的维修、检测等工作。 ①定期对线路和设备进行检查巡视,及时清理和排除可能产生的故障,提高供电线路的安全水平。②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或者地埋电缆供电以提高设备利用率,从而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③对配电设备和线路进行严格控制管理,定期展开维护、更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确保配网供电设备正常运行。 ④提高服务水平,事故中心实行全天轮班制,接到事故抢修电话需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减少用户停电时间。 ⑤进行配电器漏电保护的维护,意见因为单个线路或者客户原因造成总机或者主线路停电,减小停电范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县城中普遍设备落后的清况,要求居民更新变电器。更换电厂老化设备。在用电集中地区安装地下电缆,减少故障发生率。保证县城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1]朱全尧.提高县城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建设规划[A].云南电网公司、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云南电网公司、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13.

[2]李晓辉,吴彬,张来,李达,程鹏.提高天津中压配网可靠性的建设方案效果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9,06:92-97.

[3]黎雄章,麦丽莹,欧阳璇.10kV配网薄弱环节及提高供电可靠性措施探讨[J].机电信息,2012,24:14-15.

上一篇: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光伏并网低电压穿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