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再教育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10-01 05:41:33

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再教育的实践探索

【摘 要】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作为直接服务地方电力保障的主要力量,在电力供应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培训资金、人员编制以及一线工作特殊情况的限制,很多电力一线工作技术人员不能定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的培训,使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较弱,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充分调动电力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学习新知识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是当前电力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地方电力系统 一线工作技术人员 职业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电力工作人员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地方电力系统如何立足于经济社会实际需要,培养更多实践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能够适应电力新技术、新理论发展需要的一线工作技术人员,成为当前地方电力系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人作为长期在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对于电力技术发展给工作带来的影响深有感触,结合工作实践来谈谈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再教育问题。

一、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再教育的意义

(一)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工业化程度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以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为主导,具有良好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电力作为特殊的产业,它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供应,更是社会经济众多组成部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部分。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的体现首先是一种服务,它需要一大批优秀电力人才资源来保证这种特殊经济能够顺利通过市场而进入千家万户。

(二)适应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能力提高的需要

电力供应作为一项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工种,它对实践操作人员的要求很高。除了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电力专业理论知识外,更要具备较好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随着新技术、新能源、新设备的大量出现,现有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所具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远远落后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要。开展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再教育,无疑已经成为地方电力系统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二、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再教育的对策

人们的职业行为始终伴随着必要的价值追求,职业价值蕴涵着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前提,个人价值只有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体现。对于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来讲,一方面由于受工作人员数量限制,个体承担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逐渐增大,另一方面面对新技术、新能源、新设备带来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受自身理论和实践能力限制,无法顺利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自身思想和精神压力增大,出现职业价值观错位,对从事的电力供应保障工作失去工作信心和努力动力。加强职业能力再教育无疑是提升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工作动力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提高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地位和待遇

地方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电力技术、资源、管理等方方面面。在这些因素中,一线工作技术人员作为直接服务地方电力保障的主要力量,在电力供应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培训资金、人员编制以及一线工作特殊情况的限制,很多电力一线工作技术人员不能定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的培训,使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较弱,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目前,电力技术的发展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再加上工作任务比较繁重,要求电力系统必须正视一线工作技术人员队伍的现状,深刻认识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加大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扭转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在电力维护与保障中疲于应付、技术方法落后的状况。同时,要顺应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价值取向,高度重视其情感因素,在管理中充分运用激励机制,调动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积极投身电力维护、保养工作的热情,为其开展电力保障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二)提高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长期以来,地方电力系统对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道德既缺乏规范性的要求,更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措施,侧重于重视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日常的思想教育力度不够。因此,必须对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加以足够重视,要通过教育把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不断灌输到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头脑中,提高服务意识,使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职业行为和社会行为保持正向性,让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在电力维护实践中能够有效实现自身价值,使他们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并从中深刻体会职业劳动的意义和乐趣。

(三)提高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理论素质

地方电力系统一线工作人员职业能力再教育是指对具备从事电力工作资格的技术人员,进行理论教育和实践培训,主要对电力知识的更新、补充和操作技能的提高。这种教育具有终身性、高层次的、追加型的特点。但是对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进修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因此这种进修机会比较少。同时,长期以来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知识,致使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理论素质相对偏低,对电力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知之甚少。因此,在电力发展新形势下,地方电力系统应该出台鼓励政策,大力资助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途径,强化职业道德,培训电力新技能,开阔电力知识视野,增强今后工作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万鑫.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 J].电子世界,2012(3).

[2]毛军.关于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探讨[J]. 电源技术应用,2013(2).

[3]陈堂,赵祖康,陈兴英等.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J].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23).

作者简介:

秦建利(1986―),河南辉县市人,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变电运行和管理。

上一篇:浅谈化学实验改革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程控交换机数据维护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