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问候:培养文明礼貌小公民

时间:2022-10-01 05:22:51

文明问候:培养文明礼貌小公民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又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常抓不懈的重要常规工作。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应从文明问候做起。学校是小学生文明问候行为培养的主要场所,应着力培养学生校园文明问候行为。

一、校园文明问候的现状

学校学生校园文明问候的情况如何?通过观察、座谈,可以发现:第一,学生问候教师的情况。约1/3的学生在校园中见到教师能打招呼,但没有行礼;很多学生打招呼时面无表情,目光游离;学生接受教师颁奖时,多为单手接物,不知道致谢。第二,学生问候到校客人的情况。大多数学生只问候本校的领导、教师,与来宾交流时不懂得相关的礼仪。第三,学生之间的互相问候情况。绝大多数的学生彼此之间不使用文明用语进行道歉、致谢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校园文明问候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由下列几方面的原因造成。

首先,管理方面。管理者缺乏深入思考,并未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只是口头要求学生要讲礼貌。

其次,教师方面。由于受传统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不能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不能给学生做出示范,总认为学生应该主动向教师问好,教师不应主动向学生问好。学生向教师问候时,教师有敷衍学生的行为,简单地“嗯”一声,或轻轻地点点头,有时甚至不予回应。

再次,学生指导方面。对学生以什么样的标准进行文明问候,如何实现文明问候,学校没有形成细致的行为标准做指导。在文明问候教育方面,学校、教师多以说教为主,使得学生没有情感方面的体验。

二、基于问题的改进策略

学校提出“向阳文化”教育,其核心是将每个学生比作一朵稚嫩的向阳花,鼓励他们积极进取,把握自我,追逐阳光,奋力生长,争做阳光少年。针对存在的问题,学校改革与创新德育工作的思路,转变教师观念,树立“全员德育”的意识,给学生以阳光,让阳光洒满每个角落,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校园文明问候的道德实践,促进校园文明问候行为的形成。

1.自主制订《阳光少年文明问候公约》

小学生处于习惯培养的初期,规范的行为标准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起到指导作用。文明问候的行为表现,不应只停留在简单的语言问候上,还应该包括行为、表情,考虑个人卫生、仪表。

结合各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学校进行大量资料的搜集、整理、归纳工作,并结合学生校园文明问候的情况,请教师和部分学生一起制订《阳光少年文明问候公约》,其中包括概述,问候教师、同学、客人的行为要求及对公约内容的具体解读。

《阳光少年校园文明问候公约》(概述)

讲究卫生,服饰整洁;

主动问候,动作标准;

表情微笑,眼神注视;

双手接物,真诚致谢;

热心帮助,由衷道歉。

2.践行《教师文明问候示范制度》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文明问候行为的养成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就像阳光能指引向阳花的生长方向。当学生不懂如何进行文明问候或言行规范时,需要教师予以规范,甚至用优雅的文明问候行为来言传身教。为此,学校教师自下而上自主制定了《教师文明问候示范制度》,并积极践行。

面对学生的问候,教师一定要给予热情的回应,伴随恰当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等。教师的热情回应是对学生问候行为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文明问候行为持续下去。当学生不知主动问候时,教师要先主动问候学生。问候时,教师可加以适当的摆手动作和微笑的表情。教师放下“架子”,主动向学生表达问候,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学校会安排值周的干部、教师每天早上与放学时在校门口迎送学生,主动向学生微笑问候。每天的值班教师由一位中层干部和三位教师组成,德育组负责监督检查教师文明问候的执行情况。而且,学校对值周教师做出明确的要求,即服装规范、按时到岗、面带微笑、主动问候、适当引领。此外,当学生问候不规范时,教师要热情地进行指导,适当时进行示范。

3.积极参与校园文明问候的道德实践

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校园文明问候的实践,这是我们研究的追求目标。只有让学生真正自主地参与其中,才能使他们将所学的规范外化在行动上,从而激发实践热情,促进自主管理。

用相机记录学生最美的问候。每个人在面对镜头时会自然地流露出笑容,希望自己最美的一刻永驻,学生更是如此。学校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明问候时,会每天拿着相机站在校门口、楼道、操场……拍下学生“最美的问候”。学生一边问候,一边露出甜甜的笑容,让美丽的瞬间随处可见。

节日庆祝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校园文明问候体验。庆祝活动更能体现学生的文明问候素养,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实践的途径。9月10日是教师节,学校召开了“送给老师最美的问候”教师节庆祝大会。大会上,校长和刚刚入职的新教师做升旗手和护旗手,全校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响亮的问候,向教师表达了最真诚的节日问候。学校教师以互动的方式,讲述教师节的来历及各国尊师的传统,由两位学生与校长一起示范如何进行文明的问候。所有师生在开学典礼上都很激动,校园里洋溢着浓浓的情义,我们都被这情义温暖着、感染着。师生都深深地体会到文明问候带来的快乐。

班队会成为学生学习和实践文明问候的大课堂。如何让它成为学生明理导行的主要阵地?全校教师进行深入研讨,达成共识,并结合学校的教育主题设计出系列班队会的方案,让教育真正融入日常的班级工作中。例如,一年级的某班主任老师设计出“阳光少年”文明问候的班会,针对一年级学生善于模仿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在实际演练中学习文明问候,实践文明问候。

4.自主创编“校园文明标识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学校倡议全校学生要成为校园文明问候的宣传员,自主创编“校园文明问候标识语”,增强自我教育的意识,同时引领学生内化文明公约,外化成自己的理解。结合文明公约的每一个内容,每个班级在每个月要进行一句文明标识语的创编活动,并在学校大厅展出,让全校师生进行无记名投票的选优活动。

全校学生热情高涨,一句句经典的文明标识语发自学生的内心感受,让我们深受感动。如:用微笑面对他人,让校园充满阳光;做一朵微笑的向阳花,把问候与温暖传递给大家;用微笑沟通心灵,让眼神传递阳光;……

5.搭建校园文明问候成果的展示舞台

学生的文明问候行为需要肯定与鼓励,就像向阳花需要自己的天地来展现它的美丽。学校要给学生搭建校园文明问候成果的展示舞台,以激励和表彰为主,让每个学生享受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快乐。

第一,“文明问候公约”大竞赛,变要求为激励。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知晓文明问候规范行为,学校组织全校学生进行“文明问候公约”的竞赛。每班设计班级竞赛方案,进行初级竞赛,由班级推选出的前三名学生作为代表参加学校的复赛。根据复赛结果评选出学校的文明问候标兵,并进行表彰,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国旗下由学生自主展示文明问候的成果。学校每周一的升旗活动由各班级结合教育主题,来展示文明问候的成果。如,五(2)班的一名学生在国旗下介绍了自己的体会:“我以前见到老师时只是随意地问一声,甚至都不看是哪位老师。现在我知道立正目视老师、微笑问好才是文明问候。以前对同学不知道打招呼,现在见面都会挥手问好……看着老师和同学们的一张张笑脸,我感受到了文明问候的美好,让我的校园生活充满阳光,充满快乐。”

三、评价反思校园文明问候行为

早晨和傍晚,校门口师生互相的微笑问候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园中处处可见学生仰着笑脸主动向教师、客人打招呼的情景。教师都说学生“变漂亮”了,其实教师自身也变了,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成长。反思校园文明问候教育活动,我们主要有以下收获。

第一,德育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思路,实现系统思考。德育管理者应深刻地领会,实现系统的思考,才能深入进行工作,真正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到“以生为本”,充分地激发学生参与教育实践的道德情感和实践,充分体现其主体性。

第二,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育效果。教师应树立“全员德育”的意识,让师德建设工作得到很大的进展。教师开始注重自己言行给学生带来的示范作用,能够主动地问候学生,并做出积极回应。在教育工作上,教师能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使得教育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

第三,校园文明问候的向阳花美丽绽放。现在,绝大多数的学生见到教师时,能够主动打招呼,动作标准,面带微笑。学生在接受教师颁奖或赠物时能够双手接物,并敬礼表示感谢。客人来到学校,学生能热情地打招呼,礼貌地进行交流。而且,学生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况明显减少,个人卫生情况也有明显好转。校园文明问候的向阳花在竞相绽放着。

学生的校园文明问候教育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只是文明礼仪教育的第一步。我们将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逐渐扩大道德实践的范围,将小学生的礼仪教育真正作为常规的重点工作扎实进行,为培养文明的中国小公民而不懈努力,让竞相绽放的向阳花定会硕果满园!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小学)

上一篇:师德如海:助力学生的生命远航 下一篇:HTC Desire 820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