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场地改变对内线球员进攻的影响

时间:2022-10-01 05:22:17

篮球场地改变对内线球员进攻的影响

摘 要:文章通过对2010年实行的新的场地规则进行学习研究,研究规则改变之后形成的新的进攻理念,分析现代篮球比赛进攻中对球员的新要求,总结新规则的变化规律,使篮球工作者熟悉了解这些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在训练中按照新的理念标准培养选拔运动员,使运动员尽快适应新的规则限制,充分利用规则,最大程度的发挥运动员的进攻能力,在这次篮球变革中抓住机会应对挑战,走在这次变革的前沿,紧追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场地规则;篮球比赛;身体素质;技战术意识;进攻体系

一、前言

近年来篮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普及发展,篮球规则是由领导和组织篮球竞赛的权力机构制定并公布的的规范性文件,规则的本质是提倡和禁止,以确保比赛有秩序的进行和本项运动的良性发展[1]。为了适应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2008年4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篮球协会中央局会议上提出了对篮球规则的新的改变,部分改变于当年10月1日起正式在世界范围内执行,其他则于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包括对篮球比赛场地做出的几处改变。具体改变如下:1.三分线由原来的625米增加距离到6.75米[3]。2.场地的限制区(通常叫做三秒区)由原来的梯形改成了一个面积更大的矩形(49m×58m)改变之后面积增大了058m2[4]。3.篮球比赛场地中增加了一个合理冲撞区合理冲撞区。4.在球场外有两条掷球入界的小线标示。

二、国际篮球场地(三分线)改变在篮球比赛中对进攻的影响

新规则规定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场地标准是三分线由原来的625米增加距离到675米[3]。

三分线距离的扩大首先是拉大了半场阵地进攻时的进攻空间,对于国际篮球比赛中经常使用的区域联防来说是一种挑战,提高了运动员的移动积极性同时加快了阵地进攻的节奏,使进攻成功率有所提高。

(一)对于内线球员进攻的影响:

对于内线中锋球员的进攻来说这一改变是一个机遇,进攻空间的拉大内线球员的持球一对一进攻就相对容易很多,无疑三分线的扩大增大了内外线队员之间联系的距离空间,内线队员可以进行背身持球单打以吸引包夹后进行策应,中锋队员可以选择往罚球线,或者篮下真空区的内传内的策应配合,但是空间的扩大就要求低位中锋要有一定的持球正面进攻能力,同时空间的扩大也给内线球员之间的高低位配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这也就要求高位的内线球员要有积极地切入意识和稳定的罚球线附近的中距离跳投能力以及能够持球后的高位策应能力,尽管这种规则的改变对于内线球员的身高要求已经降低,但是对于内线球员的身体协调性以及移动能力提出了跟高的要求,我们可以称之为内线队员的多元化发展。

三、国际篮球场地(限制区)改变在篮球比赛中对进攻的影响

2010年10月1日起篮球比赛中的场地的限制区(通常叫做三秒区)由原来的梯形改成了一个面积更大的矩形(49m×58m)改变之后面积增大了058m2[4]。

(一)对于内线球员进攻的影响

众所周知,限制区的设立之前身材高大的球员往往利用身高体重优势长时间占据篮下,从而经常造成篮下队员拥挤的极端失衡场面,比赛也以内线球员的扎堆进攻为主,比赛节奏缓慢观赏性不高,所以限制区的设立就是为了提高篮球比赛进攻中的均衡程度,降低篮球运动对身高的过分依赖,注重内外线的有效结合,提高篮球运动的观赏程度。因此对内线球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内线球员有身高有力量,更不能像传统中锋那样长期单调的执行内线背身单打,区域扩大让中锋更加远离了篮下,这是就要求内线队员要有较的强移动能力,传统的内线背身单打型中锋在现代篮球的进攻中的作用正在逐步缩小,我们可以发现在NBA各队当中的中锋身高普遍低于以前然而他们移动能力和进攻范围却明显大于以前的传统中锋,比如斯塔德迈尔,格里芬等超级内线球员,他们能够进行低位的持球单打也能够在罚球线附近进行中距离跳投甚至还可以突破对方的高大中锋。因此限制区的增大对内线球员身高要求有所降低,然而对于他们的移动能力和投篮能力却有很严格的要求,这正是现代篮球发展的趋势。

四、国际篮球场地(合理冲撞区)改变在篮球比赛中对进攻的影响

2010年10月1日起新启用的规则中在篮球比赛场地中增加了一个合理冲撞区合理冲撞区。具体规定是,防守队员两脚都位于半圆弧内,攻守双方发生身体接触,如果发生犯规,进攻方不负责任,裁判只能判防守队员犯规或者不判,既合理冲撞区内没有撞人犯规,只有阻挡犯规[5]。

(一)对内线球员进攻的影响

内线球员比赛进攻中球队的第一选择,他们拥有全队最高的命中率,是距离篮筐最近的球员,可以这样说内线球员是呆在合理冲撞区里时间最多的球员,因此合理冲撞区的设立对于内线球员的影响尤其是进攻端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首先,内线球员会更愿意接近篮筐得球进攻但是遇到的对方的阻力会更大因为在合理冲撞区的身体碰撞被指定为合法的,具有巨大身体优势的内线球员可以在内线得球后把威胁放大到最大,但是这种持球位置的获得并不会那么轻松。随着现在球员之间身体素质的差距的变小,传统中锋打法的运用已经十分困难,这里我们发现现在篮球比赛中,大部分内线球员都习惯性的从合理冲撞区的周围冲抢进攻篮板以获得二次进攻的机会这样就解决了持球进入内线困难的难点,同时最大化的发挥了内线身高力量的优势,所以我们发现合理冲撞区的设立对内线球员来说,传统站桩式中锋打法已经得不到认可,这里要求内线球员要有更好的无球切入和冲抢进攻篮板的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对内线球员的力量、爆发力、移动能力和站位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五、国际篮球场地(两条掷球入界小线的增加)改变在篮球比赛中对进攻的影响

掷球小线的设立使进攻方在比赛在关键胶着时刻具有更大的威胁也为进攻方的进攻布置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时间,这就为进攻方充分选择合理有效的进攻手段提供了保证,使得关键时刻进攻方的进攻成功率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

六、小结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场地变化对于运动员在进攻端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内线球员的外线化外线球员的内线化,内外线球员之间平均化,球员向着平均化多元化发展。要求内线球员的攻击范围加大,打法更加积极主动。因此应该说2010年起篮球比赛场地的改变是一次变革,国际篮球协会的这次改变体现了现代篮球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在进攻方面,规则改变之后,原有的盲目的追求身高的传统理念被打破,正在颠覆篮球是巨人的运动的传统观念,更有利于篮球运动的普及,此外,进攻体系当中没有了原有位置的限定而是更多的鼓励队员积极地跑动频繁的换位,是篮球比赛中的位置定义越来越模糊,对运动员的综合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进攻中快攻比重增加,阵地进攻攻防节奏加快,比赛的观赏性大大提高。(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孙民治.篮球高级教程[M].2008⑹:440.

[2] 武洛生.2004年规则的修改对篮球运动发展影响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学报2005,28⑼:135-136.

[3] 中国篮球协会.篮球规则[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4] 中国篮球协会.篮球规则[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5] 中国篮球协会.篮球规则[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6] 中国篮球协会.篮球规则[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上一篇:浅谈眉县中学组建校篮球队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农村老人精神慰藉的行动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