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情境危机的作用

时间:2022-10-01 04:54:18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情境危机的作用

【摘要】 目的观察快速、主动团体心理辅导对解除大学生情境危机的效果。方法 快速排查出受本校一名女生自杀未遂事件影响较大的学生61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快速、主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按常规模式(被动个别心理咨询)做危机干预工作。实施干预前后采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两组的同学进行测试。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多个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情境危机;作用

作者单位:473083河南省南阳市精神病院

情境危机是指发生了个体无法预知或控制的不寻常或意外事件,使个体惯用的问题解决方式运用失败,扰乱了其内心的平衡状态,导致个体混乱、绝望、沮丧、迷惑与痛苦[1]。近年来,高校不断发生的大学生自杀身亡或自杀未遂、伤人、杀人事件,使许多学生由此而遭遇情境性心理危机,导致出现敌对、忧郁、愤怒、焦虑等负性情绪。由于情绪具有感染性,消极情绪会感染更多的学生,如不及时有效地干预,会使更多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但在大学中一旦发生重大恶性事件,多数只能限于做好当事人的善后工作,忽略了受其影响,身陷情境危机中的学生。作为南阳理工学院心理健康中心的兼职老师在一女生跳楼自杀未遂事件发生后,及时对受该事件影响的学生实施了主动介入式团体心理辅导,观察危机干预的效果,尝试把该方案列入大学危机干预处理预案中。具体实施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河南省南阳理工学院受学生跳楼事件影响的学生61人。随机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1人,男生6人,女生25人,平均(20±1.4)岁,对照组30人,男生6人,女生24人,平均(20±1.7)岁。

1.2 方法 在一学生跳楼自杀未遂事件发生后的3 d内,组织相关教职工、心理老师、学生干部一起访谈,排查出受该事件影响的学生96人。

1.2.1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2],共包括90项题目,分10个因子。每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以任一因子≥3表示心理痛苦水平在中度以上,提示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对受该事件影响的96名学生进行第1次测量,从中筛选出61名因子分≥3的学生,列为本次入选对象,采集相关数据。

1.2.2 在该事件发生后的第3天,由相关教师分别通知实验组的31名同学准时参加由校方组织的“伤痛与成长”主题会议,对照组的学生不参加,只进行常规个别咨询(包括书信、网络和面谈咨询)。1个月后再用SCL-90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第2次测量,采集相关数据,收回有效问卷为100%。

1.2.3 成立干预组织(有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组成),确定每个人在团体辅导中要承担的任务。首先由在场的全体老师做自我介绍,营造缓和信任的氛围。坦诚公布整个事件的全部过程,回答同学们的疑问。主持人引导同学谈论各自所经历的这个事件并允许一些人保持沉默。注意观察同学们的反应,采用婉转的形式把与会同学分成震惊、恐惧、伤心3个小组。老师分别加入不同小组帮助同学们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心理老师介绍这些情绪反应是怎么回事,让大家尽情表述他们的情感。在同学们情绪平复后,向大家介绍导致一个人自杀的多种原因:如人际关系障碍、适应障碍、精神障碍等,请同学们理解自杀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帮助大家处理各自的内疚、不平、遗憾等心理,并鼓励大家讲出来。然后发放阅读材料(珍爱生命、求助他人等内容),告诉大家如果感觉材料上的某些内容对自己有帮助请记在心里。告知大家如有特殊要求,还可以留下来和老师详谈。

1.3 统计分析 统计工具为王建中心理测验统计软件(WJZ2000),SPSS 10.0软件包。主要评定指标有因子均分和总均分,对数据进行组间对比t检验和实验前后自身对比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实验前后SCL-90因子分比较 团体辅导形式心理危机干预前,两组学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无显著差异;1个月后实验组的SCL-90总分除强迫因子外的其他所有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偏执、其他5项因子均分和总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1个月后SCL-90得分的自身比较 实验组实施主动团体辅导形式心理危机干预后,SCL-90总分除强迫因子外各因子分均比干预前减少,其中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其他6项因子均分和总均分(**P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1个月前、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x±s)

项目

1个月前1个月后

实验组n=31(1)对照组n=30(2)实验组n=31(3)对照组n=30(4)

t1t2t3t4

躯体化1.68±0.601.65±0.681.32±0.54**1.61±0.220.182.732.480.31

强迫1.98±0.472.09±0.521.88±0.491.91±0.570.870.220.821.28

人际1.89±0.401.93+0.511.52±0.46**1.89±0.430.343.243.380.33

抑郁1.89±0.491.76±0.621.44±0.53*1.69±0.250.912.343.470.57

焦虑1.74±0.721.60±0.751.18±0.36*1.49±0.620.742.403.870.62

敌对1.95±0.891.81±0.821.45±0.25**1.93±0.690.643.643.010.61

恐怖1.75±0.931.58±0.811.06±0.18*1.41±0.900.762.124.060.77

偏执1.67±0.511.81±0.571.30±0.69**1.77±0.321.013.402.400.34

精神病1.59±0.411.45±0.541.38±0.351.49±0.611.140.862.120.27

其他1.81±0.902.02±0.841.24±0.35**1.89±0.760.944.313.290.63

总分144.51±37.62142.67±32.25101.63±21.03131.58±27.330.204.815.541.44

注:t1:(1)与(2)比; t2:(3)与(4)比; t3:(1)与(3)比; t4:(2)与(4)比;其中*P

3 讨论

当人们突然遭受重大创伤性危机时,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哀伤、愤怒、恐惧,会妨碍当事人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影响其成长和发展。哀伤对个人而言,是非常独特的生活经验,包括生理、心理与社会经验状态的改变[3]。表达哀伤和释放不良情绪是一段个人成长与医治的历程,有助于人们将哀伤的力量升华[4]。大学校园一旦发生大学生自杀、严重伤害等恶性事件,该事件的目击者、当事人的室友、同班同学及其他一些同学都是学校必须关注的群体。本研究表明,有计划、有准备的团体心理辅导快速主动心理危机干预能有效降低大学生SCL-90的评分,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团体互助的危机干预模式,使得大学生更容易相信他人、相信社会、相信团体,真诚的对待他人,能正确面对现实与挫折。以更加乐观和开朗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困难,提高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是对大学生进行珍爱生命教育的一个最佳契机,是大学生人格塑造至臻完善的途径之一。

参 考 文 献

[1] Barbara. Weienruibo,Irene Block.黄惠美,李巧双,译. 危机干预与创伤反应理论与实务.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20.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5-237.

[3] 章娅. 哀伤与成长. 大众心理学,2005,6:17.

[4] 陈维,钟莠. 哀伤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31.

上一篇: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与体会 下一篇:颅内脂肪瘤的CT和MRI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