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编辑如何强化审美意识

时间:2022-10-01 04:29:12

浅谈文学编辑如何强化审美意识

【摘要】文学编辑是文学作品的选择、加工、传播者,其工作性质是一种带有审美意识的社会实践。文学编辑处于联系作者和大众之间的位置,他的审美意识既决定着文学作品的品味,也影响着文学作品的传播。无疑,提高出版物的审美价值是社会所需、人心所向。出版物的主要制作者是编辑,他和所有生产者一样,总是按照美的规律去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由创造出真善美统一的作品。编辑怎样才能充当合格的角色,做出令人满意的贡献呢?意大利美学家索菲・罗兰指出:“在许多领域里,修养都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显然,编辑必须成为具有良好审美修养的艺术家。只有经过审美,才能确定或筛选出那些对社会大众有用的东西。因此,作为作家和读者之间的中介,编辑的审美意识是特殊的,是具有强烈引导作用的。

文学编辑在审美活动中,首先要正确处理真与美的关系,掌握内在审美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作为当代思想引导者的文学编辑们的审美观念,应是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和谐健康的美。什么是美?美,是以真为前提,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能动创造的再现。首先,编辑要把握好自身的主体意识,体验作者的主题意识和受众的社会意识,明确自身的责任;其次,要对审美客体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所涉及物的客观运动及发展变化规律,有一个清楚的感知和认识;最后,要处理好善与美的关系,美是以善为前提的,但美并不等于善,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直接与人的功利目的相联系,而美并无直接的功利目的。文学编辑主体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以表达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对生活感受的文学作品为实践对象,承担起传播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使善得到落实。

文学编辑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意义在于,他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通过文学期刊这个载体,对读者的思想教育、身心愉悦、情感交流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传播精神文明的同时,也传播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审美意识应该在满足读者需要的前提下,影响作者的审美观念,引导审美活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激励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生活。

文学编辑在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要忠实于艺术,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还要在审美中实现自己作为精神主体的价值。因此,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位一体的审美意识结构,实际上也就是认识文学作品美的规律的途径。无论是哪种美作为一种信息都是基于一定的心理状态才有意义,因而审美意识的结构不是恒定不变的。一般来说,文学编辑审美意识的结构是由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者构成的。

文学编辑的艺术审美,最基本的目的是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追求。编辑只有在艺术审美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社会审美和思想审美;文艺作品作为人们精神活动的特殊形式,遵循着“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体现”这一基本规律,编辑的社会审美意识,应该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种本质方面的发展规律,从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感悟和运动规律的把握上来考察与评价文学作品,并以一定的时代精神、美学理想和文艺理论为依托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一部好的文学或艺术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编辑审美中的思想审美决定着作品时代精神的体现程度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程度,强调作品的社会性和思想价值。

艺术审美意识、社会审美意识和思想审美意识是互相融合统一的。编辑审美只有具备了以上3种意识,才能对时代、社会、个体等诸因素进行合理的思索,才能具有历史与时代的使命感。从而去发现那些积极思考人生,努力捕捉社会信息,深刻感悟具有时代精神的好作品,并在编辑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获得自己的综合审美意识。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审美现象,文学编辑必须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文学编辑在具体编辑工作中的审美倾向,是由其审美意识决定的,审美意识直接影响着其编辑作品的质量。

(一)审美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文学编辑要加深对文学审美的专业知识的把握和对基础学理论的掌握和应用,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活动中的观察力,发现美的敏锐力,和对美的鉴赏力。如今随着传媒业的蓬勃兴起,人们的审美角度日趋多元化, 但是美的本质不变。编辑就要具有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素养,在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找出美好的事物,在作者的文稿中找出美的形象,把自己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而开阔视野,扩展思维,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敏锐力、发现力和鉴赏力,成为一个行业专家。正如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美的过程,就是对一个编辑审美意识的最好检验。编辑的审美素养和对美学的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就是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随着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审美意识的提高是可把握、可具体操作的事情。作为审美主体的编辑,只要具有审美的需求、自觉性和进取性,终有一天其眼光会透过层层迷雾,片片芜杂,看到隐藏在迷雾后面的亮点和掩盖在芜杂下面的清流。

文学编辑要提高审美意识不仅要坚持自己的审美理想,遵循自己的艺术规律,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想象和个性,更重要的是要始终牢记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人格。

沈从文曾做过如此评价:“年青人从近二十年养成的社会习惯上,大部分是用新出版物取得娱乐和教育。一个优秀作家在年青读者间所保有的抽象势力,实际上就永远比居高位拥实权的人还大许多”。站在文学编辑的角度,要从本质上提高审美意识就要意识到自己传播真善美的责任和使命,始终怀着一种盈盈的真诚、绵绵的善意和柔柔的美感,认真体会和审视文学作品在思想艺术上的文化追求和科学信仰,坚持抱真、怀善、守美的态度,不能因为偏向部分读者群体的爱好,而失去了作为文学编辑的责任,更不能做假恶丑的代言人。只有实现作品内容美和形式美的有机结合,做到真善美的高度和谐,才能更好地指导文学期刊的编辑审美活动,创造出精美的精神食粮。

文学编辑审美意识的强弱,在于他是否能够站在社会和艺术的高度,对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是否能够先于读者,肯定或是否定一部作品的社会价值、美学价值。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时代性思维的建立,对于文学编辑审美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上一篇:简析《喻世明言》中两部作品的艺术特色 下一篇:试论如何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