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01 03:41:51

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一件苦事,也是件难事。言其苦,是说要得到预期的结果,需要花很大的气力;言其难,是说有时花了很大的气力,也未必能得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把“钥匙”交给学生,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诠解文言文语词的能力是必要的,也是教学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包括很多部分,例如诗歌教学、散文教学、小说教学、文言文教学、写作指导等,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不同文体文章的教学,应该本着结合文体特点的原则,以突出文体特征为主要目的,在具体组织教学方面,教法也应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年来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点体会,谈谈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体悟诵读,不求甚解

诵读法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几千年语文教育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性,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对诵读多加指导,让学生读的得法。文学作品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涵咏诵读以起到熏陶教化的作用,教师也正是通过创设这种情境,引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与冲动。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一边读,一边听,自然就会沉浸其中,乐在其中,去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理解了这种情感,文学作品熏陶教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对于有些作品中所蕴含的比较深刻的哲理,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学生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所以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首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我国古代的语言之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不必对文言现象做过深、过细的分析,即陶渊明所谓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对于文言文,我始终认为是属于工具性方面的东西,学生完全可以在逐步深入、细读精读的过程中解决这些语言方面的问题。通过涵咏诵读经典古典文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文言文的陶冶功能,也是文言文教学的价值。

二、落实重点,忌逐字逐句串讲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地和古代语言文字有着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语那样毫无根基。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突出三个重点——常用词法(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古代文化常识,以促使学生知识类化,积累常用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再加上教师有重点的讲解和点拨,学生大致疏通文意的要求还是能够达到的。即使开始学生有些地方读不懂,但日积月累,学生读懂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退一步讲,文中有些非重点的难点,暂时不懂也无妨。怕只怕教师完全代替学生去“读懂”,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学生永远无法自己读懂。

三、加强文言翻译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要想准确理解文言文,每一句每一词都要读懂。但是,学生往往弄不懂句中个别词的意思,怎么办?加强文言翻译训练,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文言翻译是一项综合练习,涉及断句、句式、语气、词类活用和虚词用法等各个方面,在文言翻译训练中,学生加深了对词语、语气的理解,也积累了各项文言知识,提高了文言语感,所以,加强文言翻译训练很有必要。文言翻译要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尊重原文句子的结构,特殊句式要按现代汉语习惯转换。教师示范的时候,要实实在在,可以把句子写在黑板上,逐字翻译,要多举例,让学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让学生练习,可以安排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各自翻译一个句子,其他学生在草稿纸上翻译所有句子,之后,师生共同评价孰优孰劣。这样的教学方法要经常运用。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手里大都有文言译文,为了避免学生依赖工具书,这样的翻译练习,材料要选自课外,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另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不借助辅导书的情况下把学过的每一篇文言文都翻译出来,然后与辅导书上的译文对照,进行订正。像这样,加强翻译练习,一定能够较快地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和阅读能力。

四、与课内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语句进行比照,深化文言特殊句式教学

课本的现代文中有一些因表达需要而出现的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不同的句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援引这些例句来和文言特殊句式进行比照。讲谓语前置时,我除了从流行歌曲中找歌词,也从《我与地坛》等文章中找了些类似用法的句子来对照。史铁生《我与地坛》开头有一段描写:“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这段话作者有意采用了主谓倒装语序,来突出地坛的剥蚀状、淡褪状、坍圮状、散落状,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和荒芜衰败。这样再让学生理解上文言文中的谓语前置,就会容易得多。又如“渺渺兮予怀”突出强调“我心绪渺远、想得很多”,“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突出强调“老百姓认为我吝啬是应该的”。这种比较教学方法,可以消除学生对文言特殊句式的陌生感、冷漠感和惧怕心理,调动其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总之,高中文言文教学急需用新课标提出的“三维”思想来拓展文言文教学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来努力实现新课程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线教师要不断探索适合新课程符合学生实际的新教法,走出文言文教学的误区,改变目前高中课改的困难局面,努力开创语文新课程改革辉煌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基于模糊规划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物流网络设计 下一篇:砸碎“玻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