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权的并购逻辑

时间:2022-08-27 09:07:10

赵文权的并购逻辑

2013年4月末,一则“本土公关公司跨国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消息,让事件主角——赵文权和他所带领的蓝色光标,成为公众视线中的焦点。

4月24日,蓝色光标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文权签下合同:蓝色光标将斥资约3.5亿元人民币购入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全球知名公关集团Huntsworth定向增发的新股。

据悉,交易有待于双方公司及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预计于10月最终完成。此后蓝色光标将持有Huntsworth 19.8%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而赵文权将担任Huntsworth的董事及战略委员会成员。

这是中国本土公关公司第一例海外重大收购,也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营销传播领域投资世界巨头公司。

谈及这次投资,赵文权表示,蓝色光标与Huntsworth的合作将形成“完美互补”——蓝色光标是亚洲最大的公关公司,客户主要集中在IT、汽车、消费品和房地产等领域;Huntsworth则在欧洲拥有完善的网络,在中东和北美有成熟的布局,在医药和金融服务领域拥有领先优势。

“另外,双方形成协同网络后,可以有一些新的机会。”赵文权表示,就如近日英国大使馆在中国有一个100万推广英国投资和贸易的项目。“过去,我们看不到这个项目,他们(Huntsworth)也很难,因为他们在中国没有实体,现在双方合作,这个项目就有很大的机会和希望。”

类似的,欧盟最近也有计划,未来几年要花上千万欧元在中国提升整个欧盟影响力,“我们也会组成联合团队,参与那个项目的竞标,这都是由于大家整合到一起,看到新兴的机会。”

除了机会,在赵文权看来,这次并购对蓝色光标而言更具“战略意义”。今年年初,蓝色光标曾制定“十年十倍”目标,即在未来8至10年里,营收比2012年增长10倍,且其中30%是来自海外市场收入。并购Huntsworth,已然成为蓝色光标真正开始业务全球化布局的第一步。

“Huntsworth在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2个办事处,利用这个全球网络,蓝色光标将能为中国企业以及政府部门提供服务,满足过去无法满足的客户海外需求。”赵文权说。

一切,无外乎智慧

坐在记者对面的赵文权思维敏捷,语速很快。在外人听来,蓝色光标此次跨国并购价值与意义清晰明了,唯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清楚“所遇到的挑战风险,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如Huntsworth,规模、体量均与蓝色光标相差无几。从净收入水平看,甚至高于蓝色光标,只是利润略小。“这样的企业有2000名员工。你怎么去管理?不可能派一个人去管理这个企业,还是要依靠他原来的团队。这样一来,大家如何建立信任基础非常重要。”

在赵文权看来,解决问题的关键,无外乎“智慧”二字。而这简单两个字中,又潜藏着关于规则、财富、人情等太多方面的退守与取舍。

此次购入Huntsworth定向增发新股,并非蓝色光标并购之路上的第一次“行动”。自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公关企业后,蓝色光标便在扩张之路上高歌猛进。其背后,是创始人赵文权主导的一系列对赌并购。

很多人曾用“并购凶猛”形容赵文权和其所带领团队的彪悍之风。而赵文权却用曾国藩的“轻财足以聚人,量宽足以得人”总结自己的并购心声。

在赵文权看来,“轻财”与“量宽”是两个重要的心理关口。所谓“轻财”,赵文权说,IPO后,蓝色光标自市场募来六七亿的钱,结果快速就把这些钱给了别人。“这个关,首先就不好过。但是蓝色光标就是这么干的。就像收购SNK,几个年轻人从我们手里拿走三个亿的现金,难保原来团队的同事会心里不平衡。但这个事情在我们上市之前,董事会就已经很明确,这是我们的战略。你上了市拿了钱,就要这么做,否则不可能去做成一个伟大的企业。”

而所谓“量宽”,在赵文权看来,则是把企业并购进来后,还要让对方感觉舒服。“我们都有对赌期,三年左右,如何通过相处,相互之间有非常好的默契,甚至大家还愿意共事更长时间,这是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解决的问题。”

“你要想留住对方,让他持续为你创造价值,就得让他舒服,这时,你的气度就特别重要。”赵文权说,自己就常向收购的公司申明:公司还是你的,你还是董事长、总经理,公司日常决策95%的事情都由你决定,只有在一些重大事务上才需要董事会决策。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宽容、忍让。这一点很重要,但却很难。中国有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领导者都有皇上心态,说一不二,如果是这种心态,那并购这件事情趁早不要做,因为一定做不成。”在赵文权看来,并购来的企业,对方原本都是领导,现在他要向你请示汇报,问你的意见,本身就已经很不舒服,“这个时候你再去增添很多让他不舒服的东西,最后一定是一拍两散,这是一个长期的智慧。”

而这种长期智慧则体现于平日相处之中。赵文权记得,曾经有一家收购的企业,提出员工出去旅游,希望蓝色光标补助10万元预算。“从规则上看,我们没有义务拿这笔钱。但是有些事情你做了,对你没有损害,对对方而言,会觉得开心,觉得你帮了他,他可能会对你有一份感激。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可能就多了一分。”赵文权说,这种事情一件一件做好,互相之间的默契与信任就会逐渐建立起来。

战略布局与战术谨慎

而这种体现于细微之处的相处之道,体现的正是赵文权所带领的蓝色光标,在大规模并购之下,所暗藏的颇为小心的行事准则。

“在战略上,我们有想象、布局、规划的能力,在战术上,我们每走一步,都特别谨慎。”赵文权说。

这种谋划与谨慎,早在蓝色光标未上市前,便已成为董事会的共识。

在赵文权看来,战略是决定企业能不能真正长大或者基业长青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蓝色光标自1996年成立时,虽然只有十来个人,七八条枪,但是我们几个远见卓识的董事就为公司制定了发展战略,迄今这个战略仍在指引公司的发展。蓝色光标15年来能够发展成为全球公共关系30强、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的领导品牌,乃至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公共关系行业的第一个上市公司,战略明晰居功至伟。”

上一篇:张近东问鼎皖籍首富 下一篇:基于模糊规划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物流网络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