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跨栏跑的初级专项训练

时间:2022-10-01 02:39:57

浅谈青少年跨栏跑的初级专项训练

【摘要】跨栏跑技术比较复杂。教学训练中,教练员必须掌握更多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训练质量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合理地安排辅教学训练方法,更好地完成跨栏跑教学训练任务。

【关键词】青少年 跨栏初级专项训练

跨栏是一项在快速奔跑过程中连续跨过固定距离和固定高度的栏架来决定比赛成绩的运动项目。因此需要良好的技术与极强的速度、力量。跨栏跑技术比较复杂,难度比较大,青少年队员在练习过程中因身体素质、体能等方面问题,掌握的速度会比较慢,动作也容易变形;科学合理的教学训练方法能够提高队员的学习兴趣,加快掌握动作技能的形成,更好地提高教学训练质量。教学训练中,教练员必须掌握更多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训练质量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合理地安排辅教学训练方法,更好地完成跨栏跑教学训练任务。针对跨栏跑的特点和本人近几年工作的亲身体验,下面谈一下我的几点愚见。

在我们业余体校训练的这一级,受训对象主要是在12—16周岁之间的少年,这一阶段的训练特点是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前提下着重发展力量、速度和灵敏性;在全面发展运动技能的基础上着重发展跨栏跑技能,尤其是这一时期要初步形成良好的跨栏跑节奏感。

一、训练任务

建立跨栏跑技术动作概念和增强对跨栏跑专项兴趣的稳定性。学习过栏和栏间跑的基本技术。发展跑速和快速力量素质。培养良好跨栏跑节奏感和栏感。发展灵敏、柔韧、耐力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在初级专项训练阶段:教练员应注意和控制队员的身心发展状况与训练水平,实际年龄与生物年龄,以及对不断加大训练量负荷的能力。这一阶段训练的前期,一般身训练量占80-75%,专项身体训练量占10-15%,技术训练量占10-15%;这一阶段的后期,一般身体训练量占40-50%,专项身体训练量占40-30%,技术训练约占20%。

少年运动员的训练负荷量,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安排训练负荷量时,教练员也应充分考虑少年运动员身心发育的特点。在训练中极限负荷的跑量不应过多,因为过多的极限负荷会造成动员员早期神经损伤和速度障碍的形成。教练员在制定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计划时应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负荷强度逐年增加的量。这一阶段负荷量安排如下表:110m栏和100m栏运动员训练负荷安排。

技术训练的手段应多样化,这样运动员不仅可以在各种各样的技术训练中不断地完善跨栏跑的技术,还可以有效地克服由于单调的训练引起的厌倦情绪。此外,在这一阶段的技术训练中还要特别注意运动员节奏感和栏感的培养。节奏感和栏感是跨栏运动员对栏间跑和全程跑的空间感觉及对跨栏的空间感觉,这两种感觉是运动员发挥技术和速度的基础。

少年跨栏跑的主要训练手段是前期采用3-5栏的跨栏跑,后期跑6-8个栏。有时跨全程栏缩短栏距的10个栏,开始在一次课中重复跨5-7次然后增加到阶段后期的8-10天。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情绪和练习的兴奋性,可以在训练中采用1步过栏跑、5步过栏跑,降低栏高和栏距的跨栏跑。但在一周的训练中应至少安排两次用三步节奏的跨栏练习(共跨30-40个栏架)和一次较短段落的跨栏跑(共跨10-15个栏架)。

二、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加大专项身体训练的比重。在大量的技术训练中,注意培养运动员的节奏感和栏感。技术训练和速度训练的手段要多样化,避免单调的训练引起的厌倦情绪和形成速度障碍。少年训练应突出速度性力量,尤其是专项力量训练,要以负重或不负重的模仿练习为主。

速度性力量的发展一般采用相当于运动员体重40%~50%的负重练习,练习要求以一定的频率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动作数量(一般5~15次)。

专项力量的发展:跨栏运动员的负重和抗阻模仿动作练习是发展专项力量的主要手段,在完成这些练习时要保持基本的动作节奏,动作速度,动作周期时间,动作轨迹。练习时手臂和腿部要加橡此带或负沙袋。练习可在原地做,也可在跑中做。负重的大小和抗阻力的力量要根据练习的特点而定,一般来说,完成这类练习应保证动作的速度。

以上是我对少年跨栏跑初级专项训练的一点拙见,我想只要我们遵循竞技体育的规律,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定能取得佳绩。

上一篇:浅析我国医疗纠纷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倒置 下一篇:论人寿保险中被保险人保险金请求权之优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