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参与

时间:2022-10-01 02:19:24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参与

【摘要】初中教学活动的影响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情感。情感上的积极教育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推动作用,同样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学生情感的投入量,是评价课堂质量的重要指标。因为学生情感参与可提高学生对知识认知的理解力,以及自主学习态度的发展。

【关键词】思想品德 中学生 情感参与

一、学生情感参与的实质

(一)情感参与的实质。

学生情感参与的实质指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等能够集中投入到课堂中和老师一起互动教学。学生的感参与教学需要在教学目标上达成认同,并且活跃大脑思维。老师根据课程需求和准则内容,制定多样的教学目标。问题的核心在于: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意义。使得师生间达成学习共识,同心协力地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情感参与也是学习的重要组成,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方法,从教学编排到教学方法的策划,都细节入微。一切都要坚持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主动配合教学。配合的协调和默契度,直接影响到教学成果的质量。

(二)深入学生的思维活动。

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性指的是:学生不但参与活动中来,还可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不但要解决一个问题,发觉深层问题,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多样方法;除了单一的解决方法外,更可以了解并学习到新的解决问题方法,发散大脑思维。虽然许多课堂表面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但实际上积极也是被动的积极。目前学生和教室的互动仅停于表面,回答些现成的“问题”,学生参与只是趋于形式而己,过后什么也没留下。这样的参与就没有表现出深入性,没有展示出情感参与意义。想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积极参与,应抛开表面的虚假,让学生思维活动进行深入展开。

二、实现学生情感参与的方法

(一)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两方面来分析准确性参与对教师而言,要认真备课,加大知识掌握量。对心理学、法学、品德学等的初中品德教师而言,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做基础,吃不透标准课程的教材,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就没法驾轻就熟,学生也就投入不进去。课堂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的情感参与。

另一方面,学生在知识的复习时同样认真,可以为学习新课学习打基础,充分运用学生己学到的知识,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上举例,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提高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求学欲。例如我们可依教学的需求,将“新闻”引入课堂中,让课堂气氛变的活跃起来;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内容有法律常识,法律常识的知识点要和实际案例结合,学生才会活学活用加深记忆。

(二)课堂上学生尝试性参与。

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快乐,试这让在自己的学习的空间中不受束缚,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例如教材学到通信隐私时,同学提到大人有偷看日记信件的行为时,可以让学生以书面或口述的方式讲出自己的烦恼;寻找原因通过资料,老师和同学共同分析烦恼的起因,着重分析父母的心理和真实想法;我们的建议――由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白己的看法并向父母提出建议。让学生尝试这些内容,是感性认识建立表象的阶段。由于学生的尝试往往能有所收获或取得成功,在尝试”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对学习产生自发的兴趣。

(三)课堂上学生的理解性参与。

使得学生体会理性参与在教师完全发挥主导作用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围绕教学课程分析,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总结学习内容,理解并完全掌握知识。通过参与理解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课堂活动问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会、学习获得知识。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在教学中要为学生的学习留出探索空间。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留有时间给学生自己,让其交流互动辩论探索;给学生学习实践的空间。通过大量实践可总结出多项空白:

寻找新旧知识的点时可留“空白”;提问可留“空白”;学生学习时认知识模糊可留“空白”;在概括结论之前留“空白”;

出现难题时留“空白”;发现错误后留“空白”。这样新的尝试是对以往只有教师独自演讲的教学挑战。

每名学生都有需要参与教学的机会,作为学生应该学会倾听,对其他人的发言作应该多动脑思考也会质疑,学会总结,根据他人的言论观点,总结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学生可根据课堂内容自己编制富有创造的习题。这样开放课堂下,学生之间可以完全可以自由的地提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轻松的教学氛围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隋绪。教师的的任务是起到指导和指引的作用,控制讨论时间,适当的进行点拨,及时给予鼓励和认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敢于克服困难良好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学生探索性参与。

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现状的关注,也是品德课的教学的内容之一,可以培养学生对品德的兴趣。再有就是品德教师对社会热点问题需要有敏锐的嗅觉,日常就应该注意积累这方面的新闻信息。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对品德课的兴趣,避免学生对知识觉得乏味。既能做到促进学生的情感参与,又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对学生有了新的想法和创意,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上一篇:关于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阅读教学有效性关键在教学整体流程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