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间:2022-10-01 01:27:0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 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不断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又不断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注入新的内容。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求全党努力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也要求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十七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不断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又不断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注入新的内容。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求全党努力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也要求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在1938年10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断。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和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1](534)按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括,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指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从当代的视野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应该有一个“当代化”的问题。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除了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外,还需要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反映出时代的要求,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新课题。

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一个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接受、掌握和应用的问题。它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就开始了。但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同时就面临着一个能否适应“中国环境”、为中国人民所接受的问题。实践证明,正因为马克思主义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使它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脱颖而出,为中国人民所接受,成为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到扎根中国开花结果不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同时必然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的开始。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纵观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的百年命运,就是一个不断中国化和不断大众化的过程。

(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推动力量主要是先进的知识分子和爱国青年。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期间,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得到了初步发展。虽然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从根本上说,主要仍是资本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然而,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已经成为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掀起了第一次高潮。总的来说,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范围较为狭窄,主要集中在知识界,且主要以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主,未能触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条件直接阅读外文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没能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因而存在着理论准备不足的缺点”[2](61-62)。在组织性和自觉性方面,虽然也形成了一些研究团体,但仍缺乏强有力的自觉的推动力量。因此,这一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严格的说,还算不上真正的“大众”化。尽管如此,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一次高潮,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并开始用于指导中国的工人运动,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是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重要的实践成果。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有了一个强有力的自觉的推动主体。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并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自觉意识。然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态度,另一种是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态度。针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提出全党要“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1](533)。1942年到1945年的整风运动批判了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破除了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这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同时,它也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二次高潮。随着全党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的指导下迅速地夺取了全国政权,成立了新中国。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和解放区的军民中,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系统性和组织性明显加强。内容更加广泛,被宣传和介绍的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原著,更增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及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则彻底改变了近代中国任人欺凌的国际地位,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建国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随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也经历了一段不平常的时期。一段时间以来,对马列主义、思想的宣传进入了误区,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直到1976年粉碎“”后,僵化地、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党内仍然非常盛行,全党面临着一个重新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首先起来旗帜鲜明地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1978年10月,《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在全国范围内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掀起了一轮思想解放的热潮。这一次的大讨论不仅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舆论上和思想理论上的准备,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又一个高潮。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标志着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不仅是范围广泛、内容深刻,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意义也极为深远。

十七大以后,中央提出要开展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谓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3](12)。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进程历经近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也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落后面貌的改造所产生的实践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既要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更要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大众化”。中央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突出强调了要宣传普及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入宣传学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这样才能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新世纪的发展目标而奋斗。

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主要内容。从实践层面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由于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所凸显的新矛盾、新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让群众切身体会到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只有这样,才能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各有侧重的,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又不断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同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又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又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提供了鲜活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3]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上一篇:试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 下一篇:任弼时与《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