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时间:2022-10-01 01:26:25

“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立体” (即多媒体视听材料讲解+上机操作+临床见习)教学模式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观察其教学效果。方法: 实验内容选取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肝脏超声检查教学的单元,实验对象选取2011级医学影像学技术专业本科2个班级(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名,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实验后对学生进实践考核,并对“三维立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三维立体”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多元化,提高了学生实践课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应用于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三维立体”教学模式;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湘南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2012]187号30)

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技术性”学科,它强调实时、连续、多切面、多角度及动态观察疾病的超声影像学表现[1-2],其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科学求实与创新精神的教学,是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其基本任务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锻炼学生的探索进取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最终达到综合能力的提高[3]。多年来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尽管不断改进,但过分强调某种新的教学模式,却忽略了综合应用,即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本研究将“三维立体”模式,即多媒体视听材料讲解+上机操作+临床见习三种教学模式,合理优化配比学时,同步应用于《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级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1-2班(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名,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学生的年龄、生源地、入学成绩和已学课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学过程

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同内容实验,选取肝脏超声检查为实践内容。对照组采取我院传统的实践教学法,即①教师上机分组演示讲解+②学生上机操作的实践教学法,学时分配比例为1:1。实验组采取“三维立体”模式,即①多媒体视听材料讲解+②学生上机操作+③临床见习的实践教学法,学时分配比例为1:2:1,两组由同等资历的老师带教。实践课完毕后,进行实践考核及问卷调查。

1.2.2评价方法

1.2.2.1问卷调查

从课堂情况、知识运用情况、能力培养情况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方式采用现场发放, 单独填写, 当场收回。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实践教学效果。

1.2.2.2实践考核

采用我教研室自编的《超声诊断学实验考核评分标准》对两组学生进行实践考核。总分值100分,考核总内容:(1)正常肝脏超声检查操作过程,评分内容包括对该项技术操作步骤,熟练程度,切面图像识别理解,分值共80分。(2)肝脏病例实验报告书写,分值20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学生的考核分数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处理。统计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实验组切面图像理解、报告书写、实验考核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情况比较见表2。在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增强对课堂内容理解, 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有利于临床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4个方面,实验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结果分析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与对照组比较p

表2 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p

3.讨论

我校传统教学采用教师分组演示肝脏正常切面扫查方法,课时设计为2学时。“三维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中多媒体视听材料涵盖肝脏典型病例的动态视频及肝脏正常切面扫查方法操作讲解视频,其中典型病例的动态视频,包含肝癌、肝血管瘤、转移瘤、肝脓肿、肝囊肿及超声造影的动态视频,图文并茂,生动具体,不仅使理论课知识得以强化,而且使学生在超声诊断知识结构上得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另外采用视频讲解正常肝脏切面扫查方法,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避免了由于小组学生过多,部分学生不能完全观看到教师示教的缺点。为了避免学生由于过长时间观看视频,产生疲乏,枯燥感,导致学习效率随观看时间减低,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视听材料的课时设计为1学时。从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中可以看出视听材料的讲解在增强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方面有所提高。

上机操作实践模式:学生亲自上机,自己调节仪器,教师辅助指导演示手法及标准切面,此模式的优点是学生能够很快建立人体器官解剖断面图像与超声图像间的立体思维概念,加强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通过上机练习,学生掌握正常脏器的操作手法和声图表现的同时,熟悉了仪器的调节。“三维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保留上机操作的模式,安排在视频讲解之后,并设计学时为2学时,保证了与我校传统教学相当的训练效果,这一点体现考核成绩中扫查正常肝脏时操作步骤及熟练程度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三维立体”实践教学模式在多媒体视听材料讲解、学生上机操作之后加入临床见习模式,学生通过见习,亲身体会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治过程,加强人文关怀,了解疾病的确立过程和治疗方案的决策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4-6]。学生在强化了理论课肝脏超声检查知识,练习肝脏正常切面扫查方法之后,对肝脏疾病及正常切面图像都有了一定认识和理解,以此为基础,再到临床见习教师是如何进行疾病诊断的,通过各种角色的转换(学生-患者-医生),能同时明白学习的目的,患者与医生各自的需求,从而进行换位思考,增强的学习的主动性及创新性[ 7-8]。调查问卷显示应用“三维立体”模式教学组的同学较对照组同学,在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有显著改善。报告书写成绩也说明了,加入临床见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超声诊断实践课是超声诊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巩固、复习所学理论及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中两组教学情况考核成绩结果显示: 应用“三维立体”模式教学的学生在实验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有提高。“三维立体”模式,即多媒体视听材料讲解+上机操作+临床见习,三种教学模式同步应用于《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符合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教学方式多元化改革的要求,在具体实施中,摒弃了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端,合理配比三种模式的学时,优化先后次序,实现优势互补,保证实践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构建合理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质量的实用型医疗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一群,姜敏,王兴涛. 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水平的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 16) : 2038.

[2] 张雨,唐琪.超声诊断学医学教学规律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8, 31( 7) : 910-911.

[3]高宝英.加强实践教性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6(8):8-19.

[4]王文献,文利,邹利光,等.以培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为主的影像教学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7,16(1)47-48.

[5]张健,青文婕,陈悦,等.浅议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9):69-70

[6]徐克,钟红珊.加强介入医师临床思维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8):598-601.

[7]唐光健,刘文亚,秦乃姗.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4):542-544.

[8]唐光健,刘文亚,秦乃姗.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初探 [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4):542-544.

上一篇:家庭经济对大学生的学习经验与职业规划的影响 下一篇: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