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时间:2022-10-01 01:04: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摘要: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选择。有效地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价值观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下的译者任务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引领高校国防教育 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以促进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党建工作探究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非主流意识形态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 深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加强高校公民意识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量 增强高校统战活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探析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选择。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的育人功能,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校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途径

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这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融入到学校教育和建设全过程,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新任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选择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反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灵魂,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高校的发展才不会迷失方向。同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的基础上各个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确立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从而激发师生热情,便于学校整合优势资源,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作为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工具。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把握时代性的基础上牢牢紧握主流价值取向,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高校的教育需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创新和发展的需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

和谐校园环境创建离不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师生在长期的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形态,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和思想保证,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力量源泉,也是道德基础。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保驾护航,努力营造出一种积极、奋发、创新的和谐校园氛围,可以确保高校教育事业的稳定和发展,不断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

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压力,大学生在高校接受知识的同时迫切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可以使大学生自觉与不自觉的接受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知行合一,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育之中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将思政课作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利用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开展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在个人层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高校校园文化产生于校园群体及校园环境之中,直接反映学校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它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是相辅相成。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主体意识和自我认知。因此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使之入脑入心,成为全校师生的价值目标和行为的衡量标准。

(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路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成功的贯穿于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是否具有一支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引导者和引路人。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要重视培养一批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加强思政课乃至全体教师的师德建设,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模范作用,教学过程中传递正能量,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网络教育之中

大学生是各种新兴媒体使用的主力军,微信、飞信、QQ、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以及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新的途径。特别是在校园网络这个特殊的平台上,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抒怀,传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学校可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此高校在做好网下教育的同时,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建设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集趣味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红色网站,在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中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整合资源,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和工作目标转变为大学生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动力,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高校的和谐长远发展。

本文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与责任(课题编号YWF-14-FGC-034)”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浅议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优化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