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直视术后IABP辅助治疗的护理

时间:2022-10-01 12:14:24

心脏直视术后IABP辅助治疗的护理

[摘要] 通过对11例心脏直视术后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的护理体会,指出护士应掌握IABP的相关知识,熟悉仪器的工作原理及报警项目。监护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仪器运转情况,观察和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 IABP;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b)-150-02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辅助心脏做功在大量心脏内、外科临床实践中已被确认为极有效的方法。其方法是通过穿刺股动脉将一球囊导管放置在降主动脉开始部位,气囊在心室舒张期充气膨胀突然阻断主动脉内血流,从而增加近侧主动脉内舒张期血压,挤压更多的血液流入冠状动脉,改善冠状动脉系统的供血和供氧。在左心室收缩期气囊突然瘪塌,主动脉压力骤然下降,使左心室射血阻力降低,减轻左心室的后负荷[1]。美国哈佛著名心脏外科教授Harken指出“IABP是心脏外科的必备武器”,此经验之谈足以说明其重要性。使用IABP虽然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但IABP所带来的并发症如下肢缺血、气囊破裂、感染等,其致命性不亚于原有疾病本身。所以,对IABP的护理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有11例使用IABP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1例中,男4例,女7例,年龄54~70岁。其中,瓣膜置换术后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3例,左房肿瘤2例。11例均为心脏直视术后入ICU监护的病人。经应用IABP后,症状改善者9例,未改善者2例。

2护理措施

2.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血流动力学和辅助循环的效果

IABP治疗期间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ECG波形和有创血压(辅助/不辅助的收缩压、舒张期加强压力、辅助/不辅助的舒张压力)随时注意屏幕上各参数及波形的变化,因心动过缓、过速及心律失常均会影响反搏效果。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触发方式。当选择ECG触发时,应选择R波向上的最佳导联,并防止由于电极脱落或接触不佳而影响反搏。在严密监测病人的同时亦需严密观察机器本身的运转情况。护士应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反搏仪的工作原理及报警项目的内容,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处理并报告。

2.2连续监测出、凝血时间,防止出血

每2~4小时监测ACT使之维持在200~500 s,因手术及在使用IABP过程中不间断使用肝素抗凝,护理中应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现象。如:局部渗血、心包纵隔引流是否增多、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等。同时需正确抽取血标本,以保证化验值的准确性。护理操作上应避免反复静脉穿刺,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静脉、动脉后必须延长压迫血管的时间。

2.3保持正确,避免气囊打折、移位、脱落

病人常规取平卧位,穿刺侧下肢伸直,避免屈膝、屈髋,躯干上抬的角度需<30°。股动脉穿刺点处予无菌敷料固定,并用宽胶布将气囊导管妥善固定于及膝关节上方。翻身时保持术侧下肢与身体呈一直线。每次操作后例行检查导管是否有移位现象。同时协助做好病人每日床旁X线胸片的拍摄工作,以确认气囊是否处于正常位置。

2.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4.1定时观察下肢血运,防止下肢缺血及血栓在反搏期间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的温度、颜色、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在足背动脉搏动处做好标记,并与非穿刺侧肢体比较,每班交接。注意肢端保暖。加强下肢被动运动,略抬高下肢,每4~6小时行功能锻炼,即拍打和按摩下肢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2]。如出现肢端颜色青紫、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应及时通知医生。本组1例病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足背动脉搏动渐弱且肢端冷,护士及时汇报医生,加强抗凝无效,后因病人心功能尚可拔除置管后好转。

2.4.2防止感染观察置管周围有无红肿及渗液。每日更换敷料,穿刺点部位用碘伏棉球消毒,置管周围被污染时及时更换敷料。观察体温及血象的动态变化。根据医嘱按时使用抗生素。

2.4.3球囊破裂的观察如出现球囊管内有血液流出,并伴顽固性低血压。应当高度怀疑球囊破裂,须马上通知医生。

2.5做好基础护理

每班做好口腔护理。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协助病人翻身、叩背,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因病人卧床时间相对较长要做好皮肤护理。用50%的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骶尾、骨突及足跟部位应予气圈垫空保护,必要时可用康惠尔透明敷料保护。留置引流的病人,要保持引流通畅,经常挤捏,并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记录引流量。

2.6加强营养治疗

对使用呼吸机不能经口进食者应通过胃管行肠内营养灌注,注意灌注过程防止胃内潴留及误吸。对无法行胃内灌注者可行静脉高营养治疗。对能经口进食者鼓励病人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

2.7加强心理护理

因病人病情较重,且大多数病人都带着气管插管无法交流,所以病人常感到恐惧、焦虑、烦躁。在护理中,语言要亲切平和,可以使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相结合的方法,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心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给病人以安慰鼓励,使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向病人解释术侧肢体制动的必要性,使病人配合。条件许可时可鼓励家属探视(限制在1~2人)以减轻家属的焦虑和病人的恐惧,同时护士应向病人及家属对治疗做简单的解释,以取得合作。

2.8拔管及护理

病人意识清醒,回答正确,手足暖,减少反搏频率及幅度时循环稳定1~2 d可拔除导管。排尽气囊气体后,把气囊拔至套管(不拔出),一手压迫股动脉穿刺点,一手将球囊导管连同套管一起拔出皮肤,并将可能附着在管壁上的血栓轻轻带出,让动脉血冲出数秒,以防止血栓停留在动脉切口的远近侧。用手压迫穿刺局部30 min后,确认无出血,再用沙袋压迫8~10 h,下肢制动24 h,24 h内应观察穿刺侧远端血运情况[3]。

3小结

IABP在心脏内、外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IABP应在心肌发生不可逆损害之前应用。有适应证的病人越早应用疗效越好。IABP术后保证正常工作是关键。护士应安置病人于正确,严密监护,开启并正确处理各种报警。保持导管通畅,熟知各种并发症的表现,注意观察,发现并发症应及时处理。通过以上护理,本组11例病人术后应用IABP仪器工作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一山.实用重症监护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64.

[2]邹海英,俞春花,李玲.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伴泵衰竭的护理[J].天津护理学杂志,2005,2(1):13.

[3]黄晓萍.IABP治疗心脏低心排的监护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4):303.

(收稿日期:2008-02-25)

上一篇:CT增强检查患者心理和药物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下一篇:护理学中的药学问题研究(附47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