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运作下融合式的新闻生产探析

时间:2022-10-01 12:00:47

全媒体运作下融合式的新闻生产探析

对于全媒体运作的新闻融合式新闻生产来说,是新闻生产改革的大胆尝试,作为尝试,必将面临很多的问题。由于技术发展及媒介发展自身的不可预测性,它最终会是怎么样的局面、它能够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仍需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它既是受众需求推动下的媒介创新之举,也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表现,而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可能马上改变,这是世界媒体业的普遍现实。

随着新技术的兴起和应用,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规模化前进的“快车道”,传媒发展逐步从单兵作战走向联合作战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从物理层面上的媒介整合阶段到市场意志控制的媒介融合初显阶段,经历了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

在全媒体运作的实践中,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为代表的新闻融合式的新闻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集团化作战水平,提高了整体报道的品牌影响力;改变了新闻生产流程,实现了一次生产、多形态展示、多渠道发行、多介质阅读,实现了采编流程再造;实现了报业集团集约化生产的目标。但是因为是探索和尝试,不可避免地在具体生产中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新闻产品的同质化;新闻流程的变迁带来的新闻本质特性的缺失;考虑我国新闻生产实际情况,新闻中心式的生产是否可以成为日常新闻生产的一种常态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进行简要分析。

1.新闻产品同质化的可能性

全媒体运作下新闻记者以多媒体方式采集新闻,通过网站、手机报、传统报纸、数字报刊,以及多媒体视屏实现多级。改变了传统的采编流程,按新闻内在传播规律运作,使集团从“第一时间采写”向“第一时间”转变。共享内容,单看一个媒体,由于打破媒体边界,在新闻中心集中供稿,记者采编视野开阔,新闻内容自然丰富,形式灵活,质量得以提高,但是纵观集团内部各媒体的内容趋同化严重。为了避免新闻信息同质化,以烟台报业传媒集团为例,集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重新界定各媒介的不同目标定位,以此形成不同的稿件价值取向和刊发标准。新闻中心采取“因稿制宜”原则,比如对平面媒体供稿,普通新闻稿件,根据风格和定位分发给日报、晚报和晨报。遇到重大新闻,则针对不同媒体的风格和需求,对新闻资源进行多层级开发。各子媒体编辑部加强策划,把内容生产重心提前,主动给全媒体新闻中心下订单。新闻中心设立特别稿库等具体实用性措施,但是存在着实际操作的难度。首先,对于日常新闻来讲,各个媒体的需求差异不大。其次,记者毕竟来自各子媒体,虽然集中在新闻中心工作,长期的实践使得其新闻编写风格相对固定,所以短时间内很难满足各个媒体的需求,编辑和原媒体记者之间的风格认同必将持续。

新的媒体生产方式要求记者掌握多种采编手段,如文字采写、摄影、录音、摄像等,完成日常工作,需要掌握多种采访手段和传播手段。面对一个新闻事件,以前文字记者只需要集中精力写文字,摄影摄像记者只需要考虑画面和镜头语言,而现在,需要记者进行全方位的全景式报道,无疑给记者造成巨大的压力。为了完成报道任务,记者不得不选择某些新闻故事而舍弃某些新闻故事,将新闻安排在特定的叙事格式之中,强调某些细节而忽略另一些细节,把事实的细节填充进一个预先设定的框架里。盖伊・塔奇曼认为:框架是编辑、记者在新闻生产中必不可少并坚持运用的东西,是框架,是一个偶尔发生的事实变成了一次事件,事件又变成了一则新闻报道。①卜罗普(Propp)说,记者不过是改变了旧新闻故事中的可变项,如一些具体的人名、地名和一些具体的行为方式,而保留了故事中的常项②。面对繁重的工作,记者更容易不自觉地游走在框架之中,使得本来具有个性特点充满偶然性的事件,转化为可以常规加工和传播的原料;使得本来在时间上无序的新闻事件,有了一个可行的生产调度图。这也正是这种新闻生产框架使得新闻同质化成为可能。

2.新闻产品客观性的损耗

新闻信息的及时性得到发展,客观性却受到质疑。“新闻的客观性指向新闻传播主体的理性的互动。这种理性的互动即是一种摆脱主体对客观事实的单面的符合、超越个体理性能力的限制与片面而达于‘综合的理性’的实践活动。所谓新闻的客观性也就包含着动态地出现客观事实的理性过程,准确地呈现客观事实的理性思维方法以及多向面地呈现客观事实的理性思维方法。”③由于追求快速时效,新闻记者在新闻现场几乎以不假思索的速度采编新闻,又要兼顾多种采编技巧,因此实现“摆脱主体对客观事实的单面的符合、超越个体理性能力的限制与片面而达于‘综合的理性’”,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对速度的追求带来客观理性的损失。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成本的降低使得最终的新闻产品有可能远离新闻事实。新闻融合式的新闻生产方式下,记者自新闻中心向集团下属的各个子媒体提供“初级新闻产品”。各子媒体负责“深加工”和“排列组合”,各子媒体的编辑从数据库里寻找素材,加工改制成适合自己产品的稿件。这种生产方式虽然可以大大节省采编成本,但是子媒体与外界的接触少了,对新闻感知判断也少了,采编成本的减少带来编辑加工的“排列组合”,新闻信息的本来面目有可能被扭曲。在新闻中心式的视频新闻编辑室里,任何一段视频经手的人和时间都大量减少,这不仅减少了发现和更正善意错误的可能性,还使得全然的造假更容易。另外,各个子媒体仅仅明确自己的定位,加强策划,编好稿子,精心做好二次加工是不够的。他们要面对全集团所有记者,了解其各自特点和擅长的报道领域。由于报道压力和部门分属不同,子媒体编辑不可能就稿件问题当面与记者讨论修正,原来编辑部主任与记者之间的沟通变成:编辑部主任通过新闻中心采访部门主任,再与记者进行沟通。沟通的环节越多,沟通的障碍越多,效率越低。能否持续成功地实现有效沟通,也是全媒体运作模式新闻中心式的新闻生产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为了避免成本降低带来的信息损耗,一些媒体采取编辑部前置或以网络虚拟编辑平台的操作手段来实施、调控新闻报道。这些尝试提高了采编沟通的便捷性,降低了信息在传播中的损耗,使编辑能够及时了解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对记者的报道进行指挥调度。编辑部前置,是紧跟采访报道团队,采编都在新闻第一线完成。比如广州日报在奥运报道中,通过编辑部前移实施了“全媒体战略”。但是无论是编辑部前置或是网络虚拟编辑平台更适合于重大突发新闻或者典型事件报道,对于日常新闻来说不能成为一种常态存在。

3.新闻产品关注度的两极化

“但是,跟任何用以描绘世界的框架一样,新闻这个框架本身也有自己的问题。窗口展示的视野取决于窗口的大小、窗格的多少、窗玻璃的明暗以及窗户的朝向是迎着街面还是对着后院。这个视野还取决于视点的位置,比如是远点还是近点,是歪着脖子看还是脑袋向前伸展,或者是侧着身使眼睛跟开窗的这面墙平行。”④新闻融合式的新闻生产实现了从“第一时间采写”向“第一时间”的转变,从而使得所有的新闻生产的姿态都趋向于:伸着脖子向最有可能产生新闻的方向探去。于是就产生了新闻产品受众关注度的两极化,其中一极,同样的信息充盈人所有的感觉;另一极因无人关注,而造成信息过剩。由此我们看到,一旦某地发生恐怖事件后,各大重要媒体会持续几天不间断直播,让人觉得世界上处处有危机。又如各类盛大的体育赛事的报道,各类纸媒中报道比赛的专刊、增刊、增页满天飞,广播对赛事的报道绵绵不绝,电视利用各种数据和手段激情澎湃地直播火爆的比赛现场,互联网上的报道更是铺天盖地。

另一极,因为信息过剩,又没人或者少数人关注,所以造成信息浪费。新闻是叙事,需要受众对新闻事实进行共同建构。新闻的生产是一个媒体与受众的协商过程、共建过程。尤其是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记者没有迅速赶到现场时,即使记者在赶往现场后立即新闻信息给后方,但是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得真实。或者提供不同视角,通过揭示尽可能多的可证实的事实使受众更容易理解事件进程。当受众的关注度被无休止地牵扯进重大报道中去时,那些零散在每天各个媒体的日常新闻事件变得无足轻重。节省成本生产出的新闻产品,在后是关注度低的过剩的新闻信息,这种生产成本带来的并不是最大的生产获益。

4.新闻融合式新闻生产的普适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良荣教授坦言:“深度报道、综合报道是不是适合做?融合新闻是不是能覆盖所有的新闻题材?”新华社原副社长、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马胜荣教授对以上问题持有同样的观点。融合新闻适合于什么样的新闻,突发新闻、重大庆典可以,日常新闻呢?

全媒体运作的新闻融合式的新闻生产从国外到国内,运作成功的案例无一不是重大新闻报道:突发事件、重要庆典或者纪念宣传活动。诸如英国BBC报道的伦敦地铁爆炸案,美国坦帕新闻中心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枪击案,特大风暴突袭悉尼海滩等等。国内的突发事件报道,如南方雪灾,汶川地震;重要活动的报道,如北京奥运会;重大纪念及宣传性报道,如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两会召开等等。但是重大事件的报道,只是媒介承载的一部分任务,大量的日常新闻,还有我们特色的大量占据报道头版头条的工作宣传,似乎还没有在新闻融合式的新闻生产中找到最佳状态。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做法是:对于重大新闻事件,由新闻中心指定一个团队全副武装完成采访。对于日常要闻采访,根据重要程度不同,由新闻中心指定2―3人搭档,共同完成采访,需要时再随时抽调人员。对于普通新闻采访,采取单兵作战,一般由记者自行决定采取何种方式进行。

全媒体有着即时、滚动、互动、聚合等传播特性。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面临着调整、转型与共融。要应对多元化的互动传播格局带来的挑战,最有效的办法是推动全媒体新闻传播模式的构建,重新定位媒体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流程。然而对于媒体进化的考察不但要观察媒介系统内部各个因素的矛盾运动,还要从社会、文化的层面上动态研究系统外因素对媒介发展的重要影响。

对于全媒体运作的新闻融合式新闻生产来说,是新闻生产改革的大胆尝试,作为尝试,必将面临很多的问题。由于技术发展及媒介发展自身的不可预测性,它最终会是怎么样的局面、它能够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仍需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对于媒体来说,外在形式的改变是容易的,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变革、文化的变革和体制机制的变革。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它既是受众需求推动下的媒介创新之举,也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表现,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可能马上改变,这是世界媒体业的普遍现实。只有传统的采编人员真正认识到新媒体的媒体特性,重新给自己进行新的定位,才能真正实现全媒体运作下新闻融合式的新闻生产理想。

注释:

??(美)盖伊・塔奇曼(Gaye Tuchman)著,麻争旗等译,《做新闻》[M],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肖小穗:《传媒批评》[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6页。

??单波:《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现代传播》[J],1999.1.

??(美)盖伊・塔奇曼(Gaye Tuchman)著,麻争旗等译,《做新闻》[M],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杨 娟: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严三九: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当下全媒体――难下金蛋的鸡 下一篇:不争春色不避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