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如何学生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思考

时间:2022-10-01 10:30:07

高职院校如何学生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思考

摘要: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强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所在。就现有状况来看,应当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公共课的开设以及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本文立足于这一现状展开讨论,并结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状况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前言

高职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出具备较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从现阶段的形式来看,我国未来的劳动者在工作方面呈现出来较强的流动性特征,人们在职业生涯当中可能会多次改变自己的职业,因此,高职院校提高学生职业和新能力是极其必要的。

1、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

1.1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规律认识有误区

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环节当中,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与学生平时在学校内学习的专业技能存在一定的区别。专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的是理论上的方案,并将这种方案落实到学生的课程当中去,使得学生能够在课程的教育之下掌握技能。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主要是是一种行为习惯,包括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当中的领导和教师往往将这两种能力的培养混淆,在认识层面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就无法使得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能够正常地进行。

1.2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缺乏系统设计

目前,尽管各大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使用了多样化的方式,并且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现有的培养方式并没有达到一个可观的程度。由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所以学校应当将各种管理模式和措施结合在一起。由于很多高职院校都没能够设计出一个系统的培养模式,这就使得很多相关的环节得不到优化,甚至停滞不前,达不到预期目标。

1.3缺乏创新化的培养手段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其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日常的教学活动,但是很少有学校会注意到这个环节,因而对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就缺乏一个明确的要求。虽然有的教师的确在教学设计环节当中融入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内容,但是却并没有具体将其落实到实处去,即便是在教学活动当中可能运用到一些相关的环节,但是也往往只是敷衍了事,这不能不说是高职教育当中的一大遗憾。

2、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

2.1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始终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点所在,因此应当在工作领域系统化分析的基础之上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在新型体系的构建当中,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和行为素质应当作为三大重要板块重点推进,使得原本单一的课堂模式能够逐渐发展为系统化的全员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这也是被动式认同教育向主动式创造性教育的一大强有力的转变。在这种形式的影响之下,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能够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性教学的融合,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2.2强化师资建设

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始终占据着主导性地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高职院校应当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并且为教师的教育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够在较好的氛围当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在必要的时候,学校还可以安排专业的授课教师到相应的企业当中顶岗实践,也是为了工作经验的积累,使得教学活动能够和实践真正结合在一起,提高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2.3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和职业教育目标相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涉及到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还可以尝试研究性学习和模拟工作等,使得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还要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到课堂当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堂的显性教学和隐形教学。就前者而言,教师可以把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相关要素以课程的形式安排到课表当中去;就后者而言,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把和职业核心能力相关的模块穿插到相关课程内进行教学。如此一来,二者的结合能够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使得教学方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创新,也为教学环节的进行保驾护航。

结语:

总的来说,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实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当中,高职院校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相应政策和准则,并依据学校的具体发展状况和学生的发展方向来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高职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最大程度上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使得学生能够真正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 周平良;贾昌梅;黄新志;郭旭;杨冬.试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力的培养现状与对策探讨――以江西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2] 张淑华;孙宗魁.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7)

[3] 汪小祥.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考试周刊.2011(49)

[4] 王继红.浅谈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3)

[5] 董继华;段丁强.高职院校技能培养模式的选择及优化[J].中国电力教育.2009(09)

作者简介:裴培(1981.11-)女,汉族,黑龙江人,讲师,硕士,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科学与人文系, 研究方向:高职语文教学、现当代文学.

(作者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科学与人文系)

上一篇:多措并举,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 下一篇:浅析中国传统刺绣在服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