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地理课本阅读指导

时间:2022-10-01 09:51:41

浅谈学生地理课本阅读指导

摘 要:地理课本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回答地理问题的主要依据。不管是地理“会考”还是“高考”,不难发现其中的试题都是对课本内容的加工、组合和对课本的挖掘、引申。学生读书,首先要认真读好教材。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会发现不少学生不重视读书,或不善于读书。因此,在改进地理教学的探索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地理课本,注意启发学生读书的自觉性,经常指导他们读书的方法,不断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实践证明,这样坚持做下去,学生读书的能力可以逐步增强,地理教学质量也有明显地提高。

关键词:地理;问题;阅读指导

一、学生在阅读地理课本中存在的问题

1.读不懂

由于部分地区初中地理不被重视,有些高一学生几乎没有地理知识储备,或者不具有地理意识。这部分学生对于高中地理教材很浅显的问题都可能读不懂。

2.不爱动脑思考

有的学生阅读地理课本不去把那些基本理论,尤其是地理概念仔细地加以推敲,而是一目十行像读小说一样的浏览一遍,结果看过之后也不知道教材讲了些什么。也有一部分学生仅仅翻看教材中的插图,或仅着眼于那些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名称和数据的机械记忆,因此,读起来觉得很枯燥乏味。

3.不愿意动笔写

有的同学认为,读书就是“读”,懒于动笔,既不在书上关键处做标记,也不归纳整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这样,“厚”书没有读“薄”,不仅记忆的分量大,回答问题时也往往说不清。

4.不重视地图

很多学生不明白“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而地理知识的呈现、考查都离不开地图这一载体。这些学生不知道充分利用地图,反而把它当作多余的“负担”,缺乏读图、填图的常识,缺乏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和想象力,掌握得地理知识很不完整。

5.贪多、图快、不消化

阅读课本,本该适应教学的要求,循序渐进。有的学生一节课读几章,或者遇到考试时搞突击,想要“毕其功于一役”,结果只能是食而不化。

二、掌握读书方法,高效阅读地理课文

针对上述情况,地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总结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使读书能收到成效。

1.读前质疑

学生阅读课文前,先要注意看清课文章节或单元的标题,形成初步印象,然后给自己提出几个问题,试试自己能否解决,最后再对照课文,看课文中又是怎样阐述的。如,中国地理讲述东北地区的工业时,标题是:工业发达,形成体系。教师就可以这样提出问题:什么叫形成体系?为什么说东北工业发达?根据是什么?进而又问,工业发达的地理条件有哪些?由于带着问题来读课文,针对性强,读书效果显然不同。

2.边读边讲解

针对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上课时尤其要指导学生翻阅课本。有时还要告诉他相关内容在第几行第几页。讲课时以课本为依据,及时对课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必要的解释。对于课本上的概念,应当让学生翻开课本,阅读有关内容后,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文字让其明确课本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易混淆的知识点,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明确其异同点。如果在讲解过程中要用到数据,也要引导学生查阅课本。在解答学生课堂提问时,若课本中有答案,最好引导学生看课本,阅读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分析、解答疑难。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地理问题都要及时加以鼓励,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

3.读后写出提纲

学生读书时,必须学会动笔,在课本上的关键地方进行注记。读完后,要针对课文内容写出内容提要。如,东北的工业,就可以这样简单归纳:

4.以图示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引导学生认真读图,分析地图,理解、记忆地图,在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地理问题,寻求地理规律。从而使学生学会在阅读课文时,能习惯性地读地图,真正做到“左图右书”。并要求学生在读完课文后,能在笔记本上画出简单的示意图,把课文中的重要地理事物、地理特征鲜明地表现在图上,画完后可以翻开课文对照检查一遍,补充修正。

此外,学生读书的方法还很多。在教与学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指导,使学生掌握阅读地理课本的能力,从而逐渐提高地理学习水平。只要符合认知规律,都可以做一番尝试。

参考文献:

魏长道.浅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教法.新校园,2010(7).

(作者单位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高级中学)

上一篇: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几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