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积极降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1 08:18:14

早期积极降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积极降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情况。方法 方便选取并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早期积极降压治疗进行分组,普通治疗组40例和早期积极降压治疗组40例。结果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前血肿体积、NIHS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普通治疗组和早期积极降压治疗组血肿体积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早期积极降压治疗组治疗后血肿体积(22.6±7.0)、NIHSS评分(15.2±2.8)低于普通治疗组(31.6±8.5)、(20.6±3.1),早期积极降压治疗组复发率2.5%、致残率50%、致死率0和脑卒中发生率2.5%均低于普通治疗组12.5%、80%、7.5%、15%,P

[关键词] 早期积极降压;高血压;脑出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6(b)-001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roach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high blood pressure cerebral hemorrhage by early positive step-down.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the 80 cases clinical data of high blood pressur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which was to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carrying out early positive step-down or not,general treatment group 40 cases and early positive step-down group 40 cases. Results The hematoma volume、NIHSS score of two groups high blood pressur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were no difference,P>0.05,the hematoma volume of general treatment group and early positive step-dow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NIHSS score was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the hematoma volume(22.6±7.0)、NIHSS score (15.2±2.8)of early positive step-dow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general treatment group(31.6±8.5)、(20.6±3.1),the recurrence rate2.5%、disability rate50%、fatality rate 0 and stroke rate2.5% of early positive step-down group were lower than general treatment group12.5%、80%、7.5%、15%,P

[Key words] Early positive step-down;High blood pressure;Cerebral hemorrhage;Curative effect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颅内血管发生病变、坏死及破裂的一种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等特点[1-2]。有资料显示[3-4],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1个月内,病死率达到接近50%,很多患者,有严重的偏瘫,失语后遗症。该研究通过对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拟探讨早期积极降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是否实施早期积极降压治疗进行分组,普通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 (69.6±10.1)岁,平均血压(154±46/103±21)mmHg,病程10 h~4 d,平均病程(15.6±5.8)h,出血部位:下丘脑者19例,基底节12例,脑室6例,小脑3例。Brunnstrom分级:I级21例,Ⅱ级19例,早期积极降压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 (68.7±10.3)岁,平均血压(153±44/105±22)mmHg,病程11 h~3 d,平均病程(16.2±5.9)h,出血部位:下丘脑者20例,基底节11例,脑室7例,小脑2例。Brunnstrom分级:I级23例,Ⅱ级17例,纳入标准:患者在发病48 h内,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有比较完整的干预记录和血压记录,排除标准:排除原发脑室出血,排除血肿破入脑室,排除外伤性脑出血,排除颅内各种肿瘤,排除脑疝,排除出血性脑梗死,排除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排除既往有脑部手术史,排除既往有脑梗死病史患者。该研究在该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项调查,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注意对患者体温、心率、血压等基础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定时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和意识状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普通治疗组 在患者发病6 h之后静脉滴注硝普钠(H20130121)25 mg+生理盐水250 mL,早期积极降压治疗组 在高血压脑出血发病6 h之内进行降压治疗,静脉滴注硝普钠(H20130121)25 mg+生理盐水250 mL,两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口服硝苯地平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血肿体积、NIHSS评分情况;观察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复发率、致残率、致死率和脑卒中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通过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进行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血肿体积、NIHSS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肿体积和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复发率、致残率、致死率和脑卒中发生率情况

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神经内科常见性疾病,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清、语言障碍、昏迷、恶心呕吐、嗜睡及眩晕等临床症状[5-6]。脑出血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早期发病死亡率可能达到30%左右,其余70%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致残率较高[7-8]。高血压是脑出血重要的发病诱因,高血压在脑出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有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患者在脑出血急性期有血肿增大、血压升高的临床症状,因而有效的对血压升高进行纠正,降低血肿体积增大毒素,缓解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有效的控制患者脑出血进展是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点课题。持续降低血压可以有效的降低脑出血复发的风险性,并且有效的降低血压可以降低血压升高对神经系统、脑组织由于血液灌注量不足造成的损伤[9-10]。以往的研究认为脑出血早期的降压治疗可能降低脑血流量,诱发出血病灶周围组织缺血[11-12]。该研究通过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早期积极降压治疗进行分组,普通治疗组40例和早期积极降压治疗组40例。其中早期积极降压治疗组在发病6 h内就给予积极的降压治疗,结果表明,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前血肿体积、NIHS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提示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结果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普通治疗组和早期积极降压治疗组血肿体积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早期积极降压治疗组治疗后血肿体积(22.6±7.0)、NIHSS评分(15.2±2.8)分,低于普通治疗组(31.6±8.5)、(20.6±3.1)分,早期积极降压治疗组复发率2.5%、致残率50%、致死率0和脑卒中发生率2.5%均低于普通治疗组12.5%、80%、7.5%、15%,此结果和熊联强等[13]研究中,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后死亡率为0,而对照组死亡率为17.2%的结果基本一致,提示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可以促进破裂血管处快速的凝结成为血栓,降低了血肿体积扩大的速度,降低了血肿扩大对于神经功能的损伤,越早的降压治疗可以缓解神经功能受损,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恢复水平。

综上所述,早期积极降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伏兵,王三敏,谭玉,等.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5(24):3603-3606.

[2] 马骏,陈锷峰,屠传建,等.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糖氧代谢变化及意义[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3) : 314-319.

[3]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血管病分类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4] 钟有安,肖开敏,钟良,等.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影响的评估[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5):423.

[5] 艾尔肯.差别化降压对不同出血量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16):54-55.

[6] 姜爱钟,张建明,杨光绪,等.高血压脑出血早期降压对血肿扩大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3,19(23): 4369-4370.

[7] 冯裕修,陈智国,高振军,等.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6):42-44.

[8] 马长城,王振宇,谢京城,等.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立体定向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5): 525-526.

[9] 陈文勇,李雪琴,龙洪波,等.高血压性脑出血超早期强化降压对血肿扩大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5):31-33.

[10] 杨鹤云,杨正宇,张红莲,等.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肿、水肿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121-123.

[11] 严景陵.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近期预后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6):67-69.

[12] 马世江,赵家鹏,李 静,等.早期强化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治疗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7):19-21.

[13] 熊联强,李颖,钟华,等.高血压患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脑出血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5,24(14):48-50.

(收稿日期:2016-03-18)

上一篇: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研究 下一篇:四手操作在口腔感染控制中的干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