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文明对希腊柱式形成的影响

时间:2022-10-01 05:32:08

早期文明对希腊柱式形成的影响

摘要:古希腊文明从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爱琴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及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几千年的贸易与交流,区域间文明的相互刺激与融合,在建筑形式上都可以体现出文明间的感染,而这些又在考古挖掘出的古城市遗址中得以验证。

关键词:古希腊、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柱式

Abstract: the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 from different extent by the Aegean civilization, the ancient Egyptian civilization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two river valley civilization, several thousand years of trade and the exchange, mutual stimulation of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regional and integration, in building form can reflect the infection between civilizations, and these and archaeological dig in the ancient city of the site has been verified.

Key words: the ancient Greek, Egypt, Mesopotamia, civilization, pillar type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希腊柱式简介

希腊柱式是希腊建筑艺术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改进,不断对立柱样式、比例以及组合形式的和谐美感的追求,最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做法,之后的罗马人称之为“柱式”。希腊三柱式包括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以及科林斯柱式。

希腊化时代时期,希腊柱式传遍了欧亚非大部分地区,很多周边国家都受到希腊文化和技术的冲击,罗马在扩张之前就一直学习希腊文化,所以,在之后的罗马时代里的建筑柱式是对希腊建筑柱式的沿用,并演化出塔斯干柱式和混合柱式,并称“罗马五柱式”。很多建筑师对古典柱式进行研究与总结,追求完美的柱式比例。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对柱式就有详细说明,克洛德・佩罗认为,各柱式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比例关系的不同,建筑师们也通过不同建筑去验证这种关系,以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黄金比例。

2 不同文明对希腊柱式形成的影响

古希腊文明无论从农业、文化、建筑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文明的影响,它是爱琴文明(包括了米洛斯和迈锡尼文明)的传承者,古老的埃及文明以及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文明也对古希腊文明有着久远的影响。几千年的贸易与交流,区域间文明的相互刺激与融合,都可以在考古挖掘出的古城市遗址中体现出来。

2.1爱琴文明的影响

克里特岛的克罗索斯宫殿(约公元前2000年)与迈锡尼卫城是爱琴文明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群。宫殿内院的柱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上粗下细,这和著名的希腊古典柱式是恰好相反的。这时的柱子的柱础比较薄,是一个圆形的石板,柱头的圆盘上有一块方形石板,柱子整体比较敦实,细长比类似于多立克柱式,爱琴文明时期的希腊乃至地中海地区都流行与这种柱式,太斯林城,奥克美纳斯城等一批建筑群的建筑立柱特点亦是如此,这无疑是对希腊柱式的直接影响。

古希腊文明后期,建筑立柱在经过多年改进之后,在公元前5世纪基本达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柱身有三段组成,即基座、柱子和檐部,其中基座由柱础、基座身、柱石鼓以及檐口组成,柱子又分成柱础、柱身和柱头三个部分,檐部包括额枋、檐壁及檐口。由此可见三段式的柱式划分已经非常清楚,对于每一个部分的尺寸都有详细的划定,有分度模数和划分等量关系两种计算方式,柱式整体和部分的比例关系,根据不同柱式都有不同的模数值,比例怎么样才完美,不同的建筑师有不同的解释。对于柱式比例的研究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但是在形式上并没有大的区别,直观上是根据柱头的样式来辨别柱式的类型。

2.2 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埃及文明可以视为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整个埃及帝国分为四个时期,即古王朝时期(公元前3100-公元前2660年)、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60-公元前2100年)、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公元前1640年)和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公元前1070年)。尼罗河流域的石材资源丰富,古埃及有很多巨石的纪念性建筑,很多高大的方尖碑,这些柱子是用长达5米多的石材制作成的,高达二三十米,有的甚至是50多米的建筑纪念物,细长比1:10。柱子的装饰在中新王国时期,因青铜器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石建筑的装饰越来越丰富,特别是柱头的样式趋于精致,这些柱头式样对希腊柱式的柱头构成肯定有比较大的影响,展示了当时人们的创造力和高超的雕刻技艺。

中王国时期曼都赫特普三世的陵墓,运用柱廊与柱厅的设计营造庄严令人崇敬的气氛,柱子成方形。这个时期的柱廊在住宅宫殿陵墓都广泛运用,细部装饰日益精巧华丽。新王国时期女皇哈特是怕苏的陵墓中的柱廊比例和谐,方形柱,柱高是柱宽的5倍,柱间是柱宽的2倍,二层平台上的柱廊柱子前有女皇立像身穿彼岸之神奥利西斯服饰――奥利西斯柱。中王国卡纳克的阿蒙神庙中间最高柱子高达21米,直径3.57米,其余高12.8米,直径2.74米,细长比1:7,柱间距2.5倍直径,柱头纸草花式样,柱身浮雕讲述皇帝的事迹以歌颂。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柱子的比例关系,还是柱头的样式对希腊柱式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埃及的立柱上细下粗,柱头雕刻样式繁多且细致,柱身雕刻很多历史事迹,一些柱廊列柱前有立像,是人像柱早期的形式。总之希腊柱式与埃及立柱有很多相似之处,可见埃及立柱对希腊柱式的构思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3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影响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期,建立了苏尔美城邦、基什王国等,后来的征服者中最著名的是汉姆拉比建立的古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1595在赫梯帝国的攻击下古巴比伦王国崩溃,美索不达米亚处于混战状态,于公元前1300年被实力比较强大的亚述帝国统治,公元前600年, 巴比伦王国复新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但是时期不长只有半个世界。米底王国不断强大,不断扩张,最终形成了强大的波斯帝国。在以后1000年的统治中,有四个王朝,虽然后来的光辉被希腊所掩盖,但这个时期的波斯对以后的希腊时代文明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乌鲁克伊安娜圣区(公元前3千纪末期)的“柱厅”,是出现较早的立柱,由千万个陶土钉构成,再经过焙烧后染色,表面形成不同图案的马赛克形式。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苏美尔时代,基什宫殿配有高大的圆形砖柱柱廊,直径1.65米。在亚述浮雕中看到部分带有柱础和涡卷柱头样式的立柱,这很显然是从希腊或腓尼基地区引进的形式。从伊朗高原上强大起来的波斯帝国,最著名的宫殿是帕赛玻里斯宫殿,其中最显著的是“百柱厅”,柱子细长比达到1:13,间距有10米,柱身有凹槽,柱头占柱子高度的2/5,柱头是具有代表性的公牛柱头。

历史久远的两河流域文明地区,建筑立柱在这个地区有独立起源的可能性并不大,在古城的挖掘考察中,很少找到有立柱形式和柱头样式的描述,波斯的立柱很大程度上受到小亚细亚等地影响,在之后的创作与演进过程中,由于帝国的衰落,最终没有形成完善且成熟的形式。

3 总结

希腊柱式在今天看来是欧洲建筑装饰的代表,是欧洲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希腊罗马时代的光环远远超过了周边地区的成就,伟大时代中留下了大批可供研究的建筑案例,就是因为希腊时代有罗马时代的传承(罗马人是学着希腊文化长大的),才使得文明体系延续的完整。

希腊柱式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埃及立柱的启发,波斯立柱很多方面也受到了希腊柱式的帮助,可是它们都没有像希腊柱式那样受人关注,这是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工艺等多方面因素造就的。所以,希腊柱式的美并不是偶然的,这其中包含了太多人的创造。

参考文献

[1].(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魏凤莲等译. 新全球史: 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上、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

[2].(中)王瑞珠著. 世界建筑史: 西亚古代卷(上、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中)陈志华著. 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

[4].(美)保罗 麦克金德里克著,晏绍祥译. 会说话的希腊石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3

上一篇:扎什伦布寺的展佛台与展佛节 下一篇:“塔寺合一”的吉祥多门塔建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