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新观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

时间:2022-10-01 03:50:00

建构新观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感受到了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活力。的确,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我们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不能解放思想、树立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不能全方位了解新课程的教材体系,不能构建出一个全新的语文课堂,即使给我们一片语文的大海,我们都可能难以找到和学生一起徜徉的自由感觉?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做麦田的守望者,树立新观念、了解新体系、建构新课堂,真正做到守护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每一位学生的希望和每一位学生的未来。

1.以体验感受为脉络

新课程改革对课程有了科学定位,它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这就是说,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

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个性,都是完整的生命主体。因此,新课标特别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确,语文学习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也要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而且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以体验感受为脉络,就是让学生用身体去亲自经历,用心灵去亲自感悟,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体验写作,体验实践,体验探究,使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体验感受而又富于个性色彩的过程。

2.营造轻松的氛围

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爱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要使学生毫无顾虑地积极参与学习,形成主动探索研究的心理愿望,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讨论、质疑的机会多,创新机会才多。教师只是学生的“朋友知己”,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放下包袱,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更好地积极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得到个性发展、张扬,激发创新意识。具体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学会倾听,且不是站在讲台上听,而是走到学生当中,与学生进行身体与思想上的近距离接触,让学生感到,老师不是权威者,而是倾听自己的朋友。这种情况下,学生思想的火花会迸发而出。

3.创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应是开放、有活力的。开放的语文课堂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开放设计。这不仅包括语文学科课程,也包括语文活动课程和语文综合学习课程,课程内容除了面向教材,还要面向校园、学生、家庭、社会、自然界开放。开放的语文课堂可以将学生放归自然,让学生感悟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感悟大自然的雷鸣闪电、山川河流、花鸟虫鱼……还可以带学生走进社会,让学生融入社会,感悟人生的悲喜哀欢,感悟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突飞猛进、科技的日新月异……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春游,通过踏青赏春,让学生感受明媚的春日阳光,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春季,感受时代的春天……

开放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求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和互动,还强调师生对课程、教材、教法的意义重建;不仅要植根现实,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还应密切关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以推进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这不仅需要语文教师与学生对所学知识作横向的拓展,还要作纵向的延伸;不仅要拓展知识,而且要在拓展与延伸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学习的方法。

打造开放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帮助学生的自我充分发展和实现为宗旨。为此,教师要积极打造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环境,让语文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将语文化做他们生命中的一潭甘泉,滋润其一生。对于传统的优秀的语文学习经验和方法,教师要继承并发扬,同时采用当代的新技术、新方法来教授语文和发展语文。

4.创设最佳教学情境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和动态画面于一体,使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更有利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以很受学生的欢迎。在创设教学情境上,一是可以用在课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生起求知欲望,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二是运用在课中,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名篇,但由于年代的久远、国度的不同等原因,教师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很难让学生在很短时间里真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而这又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甚至再现文本的情境,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里,尽可能地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突破课文教学的难点。三是可用在课终,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一篇好的文章讲究“凤头豹尾”,同样一节好课,老师也要善于在课堂结束时,把气氛推向高潮。在课堂的结尾处,运用自制的电脑课件,或欣赏优美的画面,或一首催人奋进的歌曲,或朗诵一首声情并茂的诗歌等,用到好处,都可以收到曲终奏雅、回味悠长的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上一篇:小议庞德意象诗歌之“意象” 下一篇:对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