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语境的甄选引入对古文史讲授的影响

时间:2022-10-01 01:52:08

论历史语境的甄选引入对古文史讲授的影响

摘要:历史背景是人们认识历史原貌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产生于历史语境下已被史学家系统化了的文学史,其史学特征能够得以全面彰显的重要依据是相关的文学历史事件。教师合理地将甄选之后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及背景引入文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在文学史讲解中增加其内涵的厚重感、趣味性、生活性及对消费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谬误进行有效纠错与厘清。

关键词:历史背景 历史事件 古文学史讲授 深刻影响

引言

现代文学研究成果样貌是人们习惯将其编制成较为正式的富有体例化的史学著作,既然是史学化的成果式作品,其中势必会增加对文学现象评论性文字的比重,而稍微忽略了文学史著作中历史语境的相关构建。这在史学著作的书写体例中是无可厚非的,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现行的古文学史范本并不能完全贴切地满足当下大学语文教学实际对于古文学史的现实性需求。由于学生群体对于古代语境认知的相对陌生,再考虑到当下学生对于古时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的匮乏程度,如若照搬文学史上的相关条框进行简单地讲授,教师预定的教授目标往往是无法实现的。打破这种僵态的方法是,在具体的古文学史的讲授过程中,适时穿一定的相关历史背景,在文学史讲解中增加文学自身内涵的厚重感、趣味性,并能对当下消费文化背景下,由智能化传播媒介所关涉的文学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谬误进行准确地纠错和厘清。

一、文学解读与历史语境的深层结合,是文学厚重化及其历史性生成的重要保证

文学产生的主要原因被最终定义在了劳动层面,文学和劳动化之间的密切关联,不仅印证了文学生存的物质性,还表明了文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特性。文学的发生是以再现生活、表现生活为最终出发点的,它的表现对象主要是原生态的人为事件,这也是文学得以生存的重要载体。

如若完整地对历史上某位作家的诗歌创作进行准确到位的体悟,首先在诗歌解析的过程中应多加关注其所生活时代的具体阶段,还要结合诗人当时的身份及地位等切实状况,甚至还要关注诗人彼一时的经济收入状况等,只有将研究的相应作品放进与其相关联的具体历史话语中,才能将一首诗歌或者一部作品的内涵进行全面地诠释。不论是李白抑或是杜甫,只有将他们的诗歌与对应的时代背景、个人的不同遭遇联系起来进行解析,诗歌本身所包含的内蕴才能得到合理全面的凸显。文学的研究需要借助一定程度上的历史语境衬托,其重要性之一即是可将看起来较为单薄纤弱的文学现象或者文学作品进行诠释层面上的丰富化,使广义的文学解读和讲授在学科的整体范畴上具备坚实的厚重感。文学厚重感的构建并不是人为地凭空思维拉扯,它的厚重首先无疑是文学历史性特征的彰显。文学在炎黄历史的翻滚长河中缓缓前行,其魅力不仅仅停留在对于历史自身的作家化书写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文学对于历史的表达和书写加入了作家的情感,这种历史化了的作家情感的有序列堆积[1],改变并深化了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单纯认知习惯,相应地发挥了文学与历史相结合并进而引领社会人思考生活、反省人生的重要性,由文学与历史的交集而产生的此种功能,更为文学与历史不可分离提供了坚挺有力的佐证。

二、历史语境的引入,大幅增添了文学史解读过程中的趣味性特征

文学知识的讲解及接受并不如自然学科那样,要求具备较为严谨的思路和运用不可变更的公式输入,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充满人文感受,“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说语文作为言语本体学科,其言语中蕴藏着丰富的学科内容和人文因素”[2],相应的课堂气氛理应是宽松的,这种宽松最重要的体现点就是文学课堂上的教师授课过程中应当匹配富有弹性化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不仅体现在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上,更明显的效果体现还应通过具体的教授内容来凸显,语言和内容的双向结合才是促使语言文学的趣味性得以生动展现的科学手段。

如在讲解李白的诗歌创作时,就应联系李白当时在唐王宫内的生活境况对其创作环境和相关作品进行解读。组诗《清平调》的创作,史书记载诗人是在将醉未醉的背景下,聆听唐玄宗的感触后而生发的诗创情感。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将其诗创过程中的“龟年寻人”“力士脱靴”“国舅磨墨”等史载趣事进行适时性地穿插讲解,就可将这组诗歌的创作过程及其诗创意义在这些历史事件的表现下被衬托得愈加立体可感,诗人的个性化形象也会在这种历史语境的营造中获得较为充足的展现空间。诗人、诗歌、诗意在历史背景的串联下产生的紧密关联,使得文学史的讲解过程自然地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气息,而作家的创作也因为以上所涉历史事件的支撑变得更为可感,历史趣事和文学史的有机结合既可生发出重要的趣味性效应,同时还可加深学生对于彼时整体社会状貌的深入了解,并进一步帮助学生厘清了李白这位诗人在他所生活的特定时期内的诗歌创作的丰富内涵的个人把握。

三、历史语境的集结运用使得文学现象变得更加富有生活气息,文学的审美性进一步得到加强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但凡取得较高文学成就的文学作品,它必定要深刻地表现某一时代人们对于社会建构的整体想象和不同社会人群对于作品所表现的社会图景的内心反映。从整体上来考察古代诗歌创作,可知其中的民歌创作是中国诗歌成就较为显著的诗歌创作实绩,从《诗经》到《南北朝民歌》,再到《汉乐府民歌》……为何产生于民间的歌体语言及主旨内容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究其原因,主要源于民歌中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表现和描写是以人类最为真实的情感价值为展现目标的[3],也即是说,民歌中彰显的虽是当时社会境况下较为普通的民众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下层平民的原生态的生活状貌,但它其中的书写却准确合理地验证了诗歌表现真实生活的这一重要特点,即诗歌凸显的真生活、真性情,这正是民歌能够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和民众认可度的重要原因。比如,讲授汉赋重要作家司马相如时,穿插他和才女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其中的“文君私奔”“文君当垆”“白头诀别”等均可视作作家当时生活场景的历史性事件的现时课堂的宣讲再现,这样的解读方式,不仅可以全方位地展现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较为生活化的一面,并且对于了解作家及其相应的历史生活过程,兼顾文学的严肃语境及作家生活场面语境的双重审美性的解读提供了充足的可能性。

《诗经》中关于民间爱情的表现,主要是以较为含蓄蕴藉的手法展开的,其中对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场面的描写,于语言层面上并无太多优雅美仑的语词作为凸显主旨的特殊点缀,诗中对爱情主题的书写多借助于普通生活中的平常可见的一般化、自然化、熟知化的情形来展现,雨水、阴晴、昏冥、虫鸣等具有典型生活气象的景与物均被挪来作为表现爱情主题的载体[4],这既符合远古诗歌创作环境的社会心理构成,也更好地将彼一时期文学的最为真实真切的生活原生态状貌进行了展现,在表现诗歌的特定主题层面上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奇特效果。《诗经》中关于青年男女情爱描写的众多生活化境况书写,正是远古“现实生活的原点”的集约体现。也正是由于远古历史性背景的此番衬托,才使得诗歌的生活气息愈加浓烈,也在无形之中平添了这段文学史讲授过程中接受者听授过程当中的生活气息感受,诗歌的审美特征同时也得到了充分彰显。这种感受能够引领学生迅速进入到相关诗歌的解析过程中去,并帮助学生从最为普通的生活化层面去深刻感知文学的审美性特征。

四、历史背景的穿插运用,可帮助学生澄清现有影视剧作品中对于文学史人物的谬解

现代传媒手段的多样化及“快餐文化”“消费文学”的出现并占据了绝对的现代文化场域,纸质文化的传播形态已经被逼至嫌弃的角落。“消费文学”或“快餐文化”的一个显著缺点即是传播知识的片面性,它对于知识的传播存在着一定的个体性猎奇心理,这就难免会造成接受者对于现行社会上所传播知识的断章取义和主观性取舍。严肃性的社会文化氛围在当下的文化环境传播张力的影响下已消失殆尽,这种现象在“民间场域”内的表现[5]尤为严重。在当今社会所有的推动这种“消费文化及文学”迅猛前行的因素中,影视传媒发挥着较为重要的并充当此种文化形态的传播媒介的载体。由于历史人物在影视作品中的常规化出场,创作者重点考虑的是它在受众群体中的主流观照效果,历史的真实性就被想当然地搁置在了影视作品欲要表现的众多内容的次要位置,或是转而进行一种轻描淡写的提及式表现,以上两种对于历史真实的表现均是偏离其内涵的片面化表达,彻底忽视了“影像与语文教学的相容性”[6]特征,也就滋生了“演义性”“秘史性”“传说性”及“臆想性”等历史事件及人物的表现手法,更难以置信的是,这些非科学化的历史展现方式还成为了当下社会展现关涉文学层面历史事件的主要手段,大量的为人们所熟知的文学视域内的人物形象在上述这些表现手法的非常态的主观描述下,较为彻底地脱离了文学需要表现现实生活真实性的书写轨迹,这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得不说是一个严重的损伤过程。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教师首先要以严肃文学的心理底线作为解析文学史的自我认知高度,并尽力还原文学视阈内历史人物的原生态个体形象。笔者曾经作过这样一次文史抽样调查,让大一新生谈他们对于唐代诗人唐寅的形象认知,大多数学生都是以影片《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唐寅印象和其自身对于观影后的个人臆想作为认知及评价诗人唐寅的唯一依据。我们暂且不论影视作品自身特性及创作者的风格因素,单就学生对于文学人物认知渠道的片面性来分析可知,这样的历史人物品评结论如何能够和真实的历史视域内的诗人形象相匹配呢?历史背景在文学史讲解过程中的适当介入,无疑是解决学生对诗人进行准确认知的十分重要的历史维度依据,也是从侧面来端正学生正确学习观念的不可或缺的教学策略,是辅助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还原真切历史情形、展现真实历史状貌的必要条件。语

参考文献

[1]何英.试析鲁迅的现代语文建设思想[J].作家,2013(08).

[2]段双全.语文学科知识重构及其课程化教学化[J].语文建设,2014(11).

[3]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韩春燕.文字里的村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6]吴轩.论影像阅读对语文能力培养的提升功能[J].语文建设,2014(09).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32400410355】

上一篇:剖析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叙事结构 下一篇:海明威作品语言与写作风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