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教育中安全意识的灌输

时间:2022-10-01 12:18:19

谈谈幼儿教育中安全意识的灌输

摘要: 当前社会环境极为复杂,在幼儿教育中合理灌输安全意识极为重要。本文阐明了幼儿树立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安全意识灌输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安全意识 灌输方法 重要性

安全是所有工作的基本保障,幼儿的安全是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对所有的孩子来说,安全问题是他们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所有幼教工作者必须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的灌输,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使他们健康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一、幼儿树立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幼儿的年龄很小,对周围的事物没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基本不具备生活经验。况且,他们的身心都没有发育完善,不能辨别身边的危险事物,缺乏自我保护能力[1]。幼儿正处在对外界事物充满强烈好奇心的阶段,什么都想看看、动动、摸摸,不知道身边的某些事物具有不安全的特征,因此,幼儿非常容易遭受危险事物的侵害。幼儿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重视幼儿的安全问题,采取一切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和幼儿接触的机会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的灌输,使幼儿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具备一定的辨别危险的能力,明白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怎样才能避免危险,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向幼儿灌输生活常识,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幼儿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在生活环境中常常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由于家长或者幼儿教师的疏忽,这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就会伤害到幼儿,给幼儿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可是,如果幼儿掌握一定的生活,具备一定的自我防护能力,就会把发生意外伤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例如,幼儿不能分辨出杯子里的热水,常常会发生被烫到嘴的情况。如何让幼儿分辨出热水呢·教师可以专门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们讨论。大家七嘴八舌,纷纷向好朋友介绍自己辨别热水的方法。有的孩子说:“热水都是冒热气的,所以冒热气的水一定很烫,必须等水变凉才能喝。”还有的孩子说:“我们先用手摸一摸杯子的外面,如果杯子很烫,说明水一定很热。”通过讨论,孩子们学会了不少辨别热水的方法,以后就不怕被开水烫到了。幼儿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因此那些包装得花花绿绿的药会被他们误认为是巧克力豆。幼儿教师不妨为小朋友编一个乱吃药品而进医院的小故事,然后安排活泼的孩子表演小故事。通过表演,幼儿就会明白药是不能乱吃的,吃坏了是要进医院的。像这样类似的小常识,幼儿教师和家长都要及时向孩子灌输,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减少悲剧的发生。

三、为幼儿营造安全环境,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幼儿园除了应该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成长的环境外,还要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2]。例如,孩子在自由活动时间常常在教室里乱跑,有的被桌椅绊倒,磕破。因此,幼儿教师与孩子一起设计醒目的警示标语,让所有的小朋友时时刻刻都注意,这样就减免了孩子因为奔跑摔伤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孩子一起为危险的行为和事物标上警示的标志,比如教室内的插座旁边会被孩子贴上“禁止触摸”的标志。幼儿教师还要告诉学生遇到紧急情况的处理办法,比如拨打求助电话,让孩子熟悉119、120、110的功能。为了使幼儿掌握牢固,教师可以在表演、游戏中向学生灌输这些知识。

四、设计安全教育活动,发展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常常在游戏中或者在无意中发生摔伤、扎伤等情况,幼儿教师要重视设计安全教育活动,向幼儿传输自我保护方面的内容,使幼儿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孩子展示一只受伤的小猴子,并列出问题,请小朋友回答出小猴子受伤的原因。所有小朋友立刻行动起来,七嘴八舌讨论小猴子受伤的原因。有的说是因为小猴子摔倒了,也有的说是小猴子遇到了坏人。教师接着问孩子们,如何做才不会容易摔倒呢·即使摔倒,如何做才不会容易受伤呢·怎样防范身边的坏人呢·通过图片展示和教师的循循善诱,孩子很快就会了解到遇到危险情况发生的紧急情况处理办法。

五、设计多样化的安全教育游戏,提高幼儿安全意识

幼儿喜欢直观性强的东西,不喜欢空洞的说教,因此教师要善于聆听幼儿的心声,了解幼儿的兴趣,为幼儿安全教育加上游戏元素。

比如幼儿特别喜欢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知识,教师就可以为孩子设计情景模拟游戏。例如,幼儿由于身体不协调或者生活经验较少的原因,常常被门夹住手。被夹住的孩子往往大哭,导致许多孩子都不敢关门。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设计了“我不再被门‘咬手’了”的情景小短剧。孩子通过情境模拟表演,学会了如何关门才不会被门夹手。此外,幼儿喜欢形象化的东西,教师可以为孩子设计木偶表演;幼儿正处在情感交流期,教师不妨设计亲子游戏,通过和家长玩游戏,学到安全知识。这样,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我防护能力,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

相信经过幼儿教师向幼儿精心灌输安全知识之后,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会逐步提高,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会越来越低。当然,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必须常抓不懈。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秀梅.强化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安全的行为方式[J].幼儿教学研究,2011(9):12-13.

[2]李小玲.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研究[J].科教导刊,2012,(2):253-254.

上一篇:合理运用导学案,成功引导高效课堂 下一篇: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