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视野下的药业集团经济效益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30 11:11:00

管理学视野下的药业集团经济效益问题研究

[摘要]当前,药品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药品属于特殊商品,其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国家对药品的监管非常严格。药业集团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对药业集团的经济效益实现进行探究。

[关键词]药业集团;经济效益;管理学;药品

[DOI]10.13939/ki.zgsc.2015.23.091

1 管理学视野下的药业集团经营方式

1.1 药业集团的计划行为

企业管理需要有明确目标计划,否则就会无从下手,管理没有针对性,就会紊乱无序,影响到企业正常运行。管理学也要求任何组织,在进行战略实施和策略运行的之前,都需要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作为组织结构相当复杂的药业集团,更需要确定一个符合企业实际的、层次分明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战略目标。在这个目标下,药业集团能够根据这个目的,制度管理方案和策略,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经营。药业集团的目标设定应该包括产品的销售额、企业利润、客户开发范围、市场占用率以及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位等,然后根据计划的内容安排,再制定一系列决策和方案,把这些目标进行量化分析,然后再针对各个目标确定出相应的实施计划。

1.2 药业集团的组织行为

企业计划制定后,必然需要一定的组织结构来完成计划的实施,所以药业集团为了实现目标、有序的执行计划,自然需要制定和保持一个稳定的组织结构,通过这个结构把各种实施行为、管理措施和业务开展等集团管理所有内容进行分类组合和责任分配。药业集团的组织行为需要将企业管理的业务分工需要权责明确,要定岗定位,确定每个岗位的主要负责人,然后再设置其上下级关系和同事关系,还要设定好企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和合作关系。为了实现集团的战略目的,保证计划得到有效执行,药业集团需要对组织机构不断调整,确保集团所细化的销售额、利润额、产品定位、客户开发等管理目标能够科学地融入进组织行为中。另外,药业集团要想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效益的提高,就必须有科学完善的组织机构做保障,所以,药业集团的组织行为也是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1.3 药业集团的领导行为

领导行为对于企业管理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缺乏有效的领导行为作支撑,那么企业管理就会一盘散沙,企业目标就不可能完成,企业组织机构也就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药业集团的领导行为是一项综合过程,它需要对企业内部的所以员工的行为实施和个人绩效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员工能够正确的执行集团的计划,自觉为集团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目前,企业的领导行为在随着企业管理方式的不断改进而发生变化。对于药业集团来说,企业领导必须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要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要构建医药行业特有的企业文化,增强全体员工对集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集团的凝聚力。良好的集团文化氛围,能够打造企业品牌特色和提高企业社会影响力,还能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得集团制定的目标能够有效完成,从而实现药业集团的长远发展。

1.4 药业集团的控制行为

企业的控制行为和组织行为是一致的,有效的组织需要对管理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现代经济社会,随着全球化和药品科研技术不断提升,药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药业集团的经营管理要面对诸多风险因素。如果不能对公司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势必会给药业集团带来损失,甚至有可能破产。药业集团在执行计划中,受到来自市场或者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组织行为可能会与既定计划发生较大的出入,不管是产品定位、产品销售额和企业的利润额,还是药品安全、相关法律.监督机制、市场调控等国家宏观政策的改变,都会影响到集团的组织行为,药业集团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调整计划和组织行为,纠正错误方向,保持证集团的合理运行。因此,控制行为是否有效,是药业集团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药业集团实现经济效益目标保障的重要手段。

2 管理学视野下药业集团经济效益实现研究

2.1 合理调整产品结构

药业集团要对公司所生产经营的药品进行效益分析,通过统计和排序方式,根据药品利润大小、销售额度、市场占有率等,对生产经营的药品结构进行合理调整。药业集团在经营管理中,对于药品要合理区别对待,进行科学搭配。例如哪些药品属于为了维持销售网络针对特定客户而生产的,哪些药品是集团未来计划打造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哪些药品利润大需要提高产量的等,进行区别对待。同时,还要注意药品销售的渠道管理,要防范风险,要有计划地进行渠道挖潜,对于潜能大的销售渠道要加大挖潜力度。对于销量比较大的药品,如果其利润过低,成本投入大,影响集团资金流传,就必须控制销量。要重点开发那些利润大销售小的产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大力推广和宣传。对于销量又小利润又低的药品应该停止生产。这样,通过合理调整产品结构,能够使得药业集团的药品结构更加合理,从而保证了集团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2 药品管理是关键

药业集团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集团的药品进行科学管理。药品管理涉及药品研制、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销售等多个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药品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给集团带来巨大的损失,并且药品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必须严格把关,做好风险的防控。因此,药业集团要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就必须把药品管理作到位,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如信息化管理系统、ABC分类管理法等,实现对药品的科学监管。

2.3 要向产品要效益

药业集团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围绕产品效益而展开的,要想提高集团得盈利水平,就必须向产品要效益。通常来说,对于药品行业,通行的经营模式就是:新药+知识产权=巨额利润。可以说,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是实现药业集团获取经济效益的关键。然而,我国药品行业目前在新药的研发上相对滞后。我国制药企业数量众多,但是有实力进行高科技含量药品研发的药业公司却很少,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许多药品都是仿制药,药品市场比较混乱,一种仿制药可能在多家药业公司出现。比如像诺氟沙星,就有数百家药品企业在生产。我国药品行业没有真正利用其民族传统中药技术,对于中药的研发和创新使用不足,相关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也不到位。因此,国家要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宏观政策上的调控,应加大对中药研发和创新的指导和扶持力度。药业集团在国家政策扶持下,积极开展中药研究,提高中药研制水平,并争取使之成为国际公认的标准,同时要做好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做好新药宣传,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上一篇:营改增对煤炭企业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基于公允价值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