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探讨

时间:2022-09-30 10:53:47

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探讨

【摘 要】招生、培养和就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三个关键环节,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逐步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招生的时候应围绕市场,招生着眼于就业,建立以满足市场日益需求、提高就业质量为导向的高职招生、培养、就业为一体的联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和规范人才培养、就业制度,通过全程指导的形式来促进就业质量的提升,建立就业反馈机制,为招生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招生;人才培养;就业

招生、培养和就业三者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密不可分。招生生源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人才培养质量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率,就业率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到招生,这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理顺招生、培养和就业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实现三者良性互动,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升办学实力,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招生就业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招生专业与社会需求的错位

目前,在某些高职院校中招生专业与社会需求错位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变化不协调,不能主动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专业设置过细,适应市场能力较差;同时专业设置有一定的滞后性,一方面设置了市场需求不足的“夕阳专业”,另一方面又缺乏市场需求旺盛的“朝阳专业”。

(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2010年,631万;2011年,660万;2012年,680万;2013年,699万;2014年,727万……这是一组来自教育部且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持续下滑,有关人士认为,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其具体表现为: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招生专业和人才培养方式同样使得部分专业毕业生过剩,导致了与社会发展的脱节。

(三)高职院校内部招生、培养、就业三个环节相分离

高职院校内部的招生、培养、就业工作相互分离,处于条块分割、各为其职的局面。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培养、就业工作机构设置的主要为:成立招生就业处,其下设招生办公室和就业指导中心,分别负责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人才培养由教务处负责。因此,招生就业与人才培养是完全分开的,是两个独立的部门,由两个领导分管,各自为政、协调沟通困难。教务部门只负责按照各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很少考虑和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就业能力。招生与就业机构虽然处于同一个部门,但是却由不同的人员分别负责,相互之间的参与和融合程度低,招生办公室关注如何按招生计划将新生招进来,而很少考虑招生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教学资源是否充足以及学生的就业前景如何等问题;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如何将更多的毕业生推销出去,很少关注毕业生的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以及就业质量和专业的吻合度。招生、培养、就业之间的严重分离致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导致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

二、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招生、培养、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三个重要环节。招生是人才培养的起点,充足而优质的生源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人才是基本职能之一。毕业生就业是衡量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发展。

进口畅、出口旺、教育质量是保障,高职院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招生、培养、就业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来赢得市场,以毕业生高层次的就业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吸引高质量的生源,以高质量的生源促进人才质量的提高,使得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渗透,最终形成良性发展的“闭路”,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联动,即关联和互动,通常是指一个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建立的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它们之间可以自由地交换信息,相互作用和影响。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高校的招生、培养、就业三项核心任务进行系统性思考,一体化统筹,打破招生、培养、就业各自为政的分离状态,加强招生、培养、就业各部门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良性互动机制,以招生促培养,以培养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多方共赢。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具有合理调节分配人才和劳动力资源的功能。毕业生对社会需求的不同反映,将不同程度地改变需求与培养之间原有的关系,使需求与培养之间的差距缩小或扩大。高职院校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需要不断地充实、完善、改革与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制定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时,要特别重视人才市场的调研,主动收集政府有关部门对招生计划安排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征求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改革、培养目标、毕业生素质、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二)以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

无论是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还是高职院校教育科研发展的小环境,都对大学生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创有所成,使大学时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真正吸收的过程、转化的过程、创造的过程。根据麦可思《2013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统计,2013届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和积极的学习能力;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其中本科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实习(85%),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技能相关实训(69%)。

(三)以就业率为落脚点

当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时,高职院校毕业生供给开始大于社会需求,毕业生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根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将有727万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虽然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解决就业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但是就教育自身来看,最重要的还是推进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服务型教育体系以服务为宗旨,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本位价值观的体现,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的社会本位价值观的需要。

我们还需要不断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经验,全面展开对学生的“全程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不早作准备,在大学三年中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目标,到了毕业时才做准备,毕业生往往感到很茫然,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要把“就业指导课”按一定的学分以公共课的形式列入教学计划,从新生进校后即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使就业指导逐步由“方法指导”转变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努力做到就业指导全程化、就业指导内容系统化、引导毕业生就业观念市场化。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与低已成为衡量学院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一个学校生源质量、教学水平、学习风气综合的反映,关系到学院的生存与发展。招生、培养、就业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院应该结合自身实情,坚持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体系实践,不断创新,形成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各项工作的良性循环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施芳.招生不分专业夯实基础知识[N].人民日报, 2003-05-12.

[2] 陈世庆,鲍硕来.地方高校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7(12).

[3] 郑禹.以社会需要为导向推进招生培养就业系统工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上一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风险的分析 下一篇: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合作效果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