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媒体时代下高校专业教育研究

时间:2022-09-30 10:28:59

浅谈全媒体时代下高校专业教育研究

摘 要:高校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受到了全媒体大环境的冲击。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本文详细探讨了在传统基础上利用全媒体通过建设网络教学和科研探讨平台和创建网络实验指导等方法完成了教学方式的改革。这一创新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与科技发展结合的产物,是为未来化学化工科技发展提供人才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全媒体;高校专业课;教学方式;改革;科研创新

传统的高校专业教育主要通过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完成教学过程。在面对面的集中教学中,通过知识启发、实验尝试、自学思考以及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将专业知识源源不断的输送给我们的学生。在全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发展以及各种手机软件(APP)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学生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滞留在虚拟的世界里。五花八门的互联网信息在毫无障碍的以一种不可忽视的速度在影响着高校学子。面对全媒体的冲击,专业应该如何利用潮流完成有效的专业教育,值得我们深思。

一、传统教学模式

(一)主要优点[1]

教师讲授的授课方式能较完整的将专业基础知识输送给学生。教师在课堂具有主导作用,面对面的交流也能让教师在第一时间把握学生的动态,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有效、顺利。

(二)主要不足

(1)课堂中教师讲解偏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很容易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在一定程度被制约了思维的活跃性。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不爱思考,不爱问问什么,不爱主动感知的麻木心态。

(2)目前高校都是集中面对面授课。无论是基础专业课还是专业选修课都需要大量的整块时间到达固定场所上课,一名教师可公开讲授几门专业选修课就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专业选修课对于拓展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教师只能注重基础课程的讲授,从而导致学生在本专业没有更多的机会拓宽眼界。

(3)传统的授课模式没有办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一的培养模式加上教材的单一,部分教材远远落后于科学发展使得学生的质量越来越差。

二、全媒体时代特征

(一)交流形式多样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以及形形的APP的不断更新,我们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通过各种多样化的平台形式进行沟通交流[2];例如微博、朋友圈、慕客学习平台、QQ,自媒体等等。

(二)信息更新速度快

当下,我们通常通过各平台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及所见所闻即时的呈现在虚拟世界里,大家的浏览和分享使得这种信息传播打破了时间、空间以及对象等的限制,这种信息传播途径的改变使得其更新速度相当快。

(三)资源丰富多彩

网络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对于人们的内容没有明确的标准,所有人对于自己未触犯法律的言论均可以自由的,造就了虚拟世界丰富多彩的一面,使我们能够分享更多的媒体资源;从另一面来说,网络上林林总总的信息同样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约束力极小,缺乏评判标准的全媒体环境下,海量资源涌入的同时让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的情况极为常见。

(四)快捷、灵活、方便

随着全媒体的覆盖,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首先,在全新的时代里人与人的交流可以做到随时随地,遍布全球,例如email以能快速传递消息成为如今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次,各种平台交流方式非常灵活,例如微博微信等可以和熟悉的人分享,也可与陌生人跨越千山万水探讨人生;平台上的交流可以有一对一的私密谈论,也可以多人沟通交流,交流方式的灵活性让大家的见解碰撞出更精彩的头脑风暴。最后,全媒体无处不在,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提升自己,做到时时刻刻走在收获的路上。因此,获取信息的便利,沟通的通畅,高科技的发展对文化、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是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场所,不是简单的学生工厂,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该是可以启迪创新思想,提升学生改革的潜力,将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发挥才干。然而全媒体的无孔不入让我们享受便利的同时也有许多不可控的情况,当下学生在时间精力上如何合理分配、学生在信息的海洋里如何有效的学习本专业知识,教师如何利用全媒体开辟新的教学天地是高校教育方式改革的新方向。

三、专业教育方式的改革

(一)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2012年清华大学创办了学堂在线,将传统教学与现代网络科技技术相结合,旨在打造中国的慕课。慕课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开放性大学的发展,同时为在校学生的课程开设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学院组织各专业教师将自己擅长的专业选修课制作成大量精美的慕课课程,并将其纳入教学任务量中。这一举措打破了传统课程定时定点的束缚,丰富学生的选择外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由于慕课时间短,学生可以在课外碎片时间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选修课,学好专业的同时学会有效管理时间。例如食品安全分析、环境监测、化妆品制备、陶瓷与化学等等课程的开设让学生结合传统的基础化学知识品味大千世界的绚丽多彩,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完成了传统模式到创新改革的蜕变。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化学教学中贯穿着各门专业课程的实验操作。由于条件的限制,实验教学不能像科研实验一样多次操作,反复探究,这远远满足不了培养目标中所要求的实践教学的要求。对此实验教师可以录制基础操作视频并针对实验过程中学生常见的问题进行分类讨论,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基础实验操作也可以让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在将来的实验教学中形成良性循环。

(二)专业科研路的建设

学术探索是大学过程重要的一部分。本科生面对科研大多是一脸茫然,不知从何入手。针对这些,学院为学生顺利的走上理工路可以做得更好。通常,每个课题组的硕博研究生定期都会对自己的近期工作进行实验汇报,学院可建立微博平台记录各实验室近期已发表的成果,同时组织教师和在读研究生在平台上讲授化学专业常用处理软件的使用。这既能让学生全面了解老师的课题项目又能培养其自主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的良好习惯,将学生自然的领进科研门。

(三)创新思维的建设

学生创新思维最好的培养方式莫过于让学生担当主角参与实验设计。教师可以在开展开放性实验的年级中建立一个网络讨论组。本科生作为入门汉,在设计实验方案前查阅资料了解科研发展动态、确定实验要求、改进实验方案时、掌控实验计划进度等阶段都会遇到许多的困难,讨论组的存在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也可以让教师随时介入进行专业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了课堂上严肃的气氛,学生们畅所欲言,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适时的辅助作用又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个性化教育。

四、结语

高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以便于他们随时能够迎接面临的挑战。任意一种教学方式都不能更改素质教育的初衷。传统模式与全媒体模式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应该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大环境下借用外在的有利条件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悦.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2):132-134.

[2]柴雪芳.智能终端对3G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分析[J].移油ㄐ牛2011,35(5):36-40.

[3]辛永涛.慕课(MOOC)视野下高校教学改革初探[J].教师,2014(11):24-27.

[4]孙小军.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5,32(1):61-63.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点滴谈 下一篇: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