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巧对新小班

时间:2022-09-30 08:23:14

新教师巧对新小班

小班幼儿入园后,都要经过一段适应期。一般来说,除了极个别幼儿,多数幼儿在半个月至一个月的时间内,都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因有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适应期长短不一,行为表现也有不同。有的幼儿入园伊始就情绪稳定,很快就能适应,从来没有出现哭闹现象,但多数幼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哭闹现象,幼儿一系列不同的反应导致教师无法正常地活动。

对于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期的问题,有经验的老教师通常能够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很快就能让幼儿建立幼儿园生活的常规,使班级走上正常的轨道。但经验不足的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因缺乏必要的应对策略和能力,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上述问题,班级常规的建立往往费时过长,不免由此产生沮丧感和无助感。尤其是在处理上述问题时,若新教师采取了某种不当或过激行为,如冷落幼儿、口头威胁幼儿甚至体罚幼儿等,一旦被家长或领导发现,就可能招致投诉或批评。这类事件会进一步加剧新教师的挫败感,严重的可能使其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幼儿教育工作。

上述现象说明,新生幼儿和新教师都存在适应问题。新生幼儿面对的是如何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新教师面对的是如何适应幼儿教育工作,尤其是带新小班的班级管理工作。新教师要想带好新小班,并体验到工作的成功感和自我价值感,坚定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信心,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了解幼儿入园适应期问题行为的成因

虽然每个幼儿在入园适应期表现的问题行为不同,但主要原因通常包括分离焦虑、生活习惯不同、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缺乏规则意识、从众心理等。入园时,幼儿必须跟家人,尤其是依恋对象分离,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老师和同伴,由此其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感,出现哭闹行为。分离焦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影响其哭闹行为的具体表现。分离焦虑程度越严重,幼儿哭闹得越厉害;分离焦虑持续的时间越长,幼儿哭闹的时间越长。如果幼儿入园前的生活习惯不同,也会导致其行为问题。例如,有的幼儿在入园前从来不睡午觉,入园后也会不愿意午睡,当教师要求其午睡时,就可能出现哭闹或乱跑现象。有的幼儿在入园前由家人喂饭,不会独立用餐,得不到老师的照料时也会出现哭闹或发脾气行为。有的幼儿在家时,家人时时、事事顺着他们,导致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缺乏必要的规则意识,在集体活动中为所欲为,甚至破坏规则。小班幼儿普遍有从众心理,情绪容易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因此同伴哭喊“我要回家”“我要妈妈”时,他们也会跟着哭闹,同伴做出破坏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时,他们也会盲目地跟着做。当然,要想找准每个幼儿不适应行为问题的成因,需要教师加强个别观察及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其具体原因。

其次,采取有效措施,适当处理每个幼儿的问题行为

针对幼儿普遍存在的分离焦虑现象,教师应多方着手消除或降低其焦虑情绪,并尽可能使自己成为幼儿在幼儿园时的依恋对象。在幼儿入园前,教师应逐户对幼儿进行家访,让幼儿初步认识教师,教师也可借此机会了解每个幼儿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随后幼儿每天来园时,教师应抱抱他们、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亲亲他们的脸蛋、蹲下来轻声和他们说话,使其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逐渐产生对教师的喜爱和依恋情感。教师还应为幼儿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和户外活动,让他们玩沙土、滑梯和迷宫及自己喜欢的各种玩具,使其在游戏过程中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缓解分离焦虑,感受到快乐和满足,从而变得喜欢上幼儿园。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幼儿讲动听的故事,带领他们唱喜爱的歌曲,使幼儿在幼儿园度过快乐的一天。对于幼儿以往养成的不同生活习惯,教师应给予过渡期,让幼儿逐渐改变。对于习惯使用便盆的幼儿,教师应准备洁净的便盆让其在入园初期使用,待其度过适应期后逐步教会其使用班里的便坑。对于习惯不睡午觉的幼儿,教师可以跟他们约定,若其好好睡午觉,会给他们讲喜欢的故事,或让他们玩喜欢的玩具,进行正强化。对于生活自理能力准备不足的幼儿,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培养他们独立进餐的能力和习惯。对于缺乏规则意识的幼儿,教师应持之以恒地坚持让他们执行规则,逐步养成各项良好行为习惯。例如,对于在集体游戏时追逐打闹的幼儿,教师可以先不让他们参与活动,请其等待,并告诫他们若想参加游戏就必须遵守规则,一旦违反就随时停止。对于遵守规则、认真游戏的幼儿,则要进行适当奖励,如给予贴纸或小红花,并鼓励别的幼儿向他们学习。此外,对于每次集体活动,无论是生活、游戏还是教学,教师都应在结束时进行总结,尽量多表扬表现好的幼儿,为其他幼儿提供行为榜样。对于幼儿的从众行为,教师应指出正确的行为,并提倡全体幼儿照着做。如当幼儿一哄而上争抢玩具时,教师应表扬那些没有参与争抢的幼儿,指出为何大家都要向他们学习。通过这种正面引导,可以减少或杜绝消极行为的出现。

再次,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并加强自我反思,逐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

老教师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使他们知道在某种特定的问题情境中,何种教育方式是有效的、适宜的。因此,若新教师正好跟老教师搭班,就应认真观察他们在同类情境中是如何处理问题的,从而学习他们的适宜方法。例如,某新教师在组织午睡时,面对一个哭闹不止的幼儿,在口头安慰无效的情况下,忍不住大声斥责:“不许哭,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再哭,大灰狼会来吃了你!”结果该幼儿越哭声越大,最后该新教师招架不了了。但有经验的老教师却会先帮哭闹的幼儿脱掉衣服、盖好被子,再一边用轻柔的声音讲故事,一边轻轻地拍拍他(她),使其安静下来,并进入梦乡。两相比较,新教师就能掌握处理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新教师对于自己的教育行为要加强独立反思,审查某种处理措施无效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逐步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教育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技能。

上一篇:当激励机制跑偏方向 下一篇:树标杆示范引领 立潮头奋楫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