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培训学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11:36:47

新教师培训学习总结

新教师培训学习总结范文第1篇

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上,还感到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通过岗前培训几门课程的学习,收获很大,以前一些认识模糊的问题,现在搞清楚了,从前的一些情感体验,如今也找到了理论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确是一门艺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钻研。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本次的岗前培训最重要的是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全面的认识。

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就我从事的飞行教员最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教授学员飞行实践技术,让他们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民航飞行员。这也就是传道、授业。

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这也就是解惑。

作为一名飞行教员,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加上军事化得管理,使得我们和学生可以说是朝夕相处,在飞行上又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所以随时与学生保持者联系,只要学生有事,都应该及时在他们的身边。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站在学生一生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负责。这是一名成功的飞行教员应该具备的。

其次,本次培训让我明白今后的教学除了技能以外,还应该讲究方法和策略。

在培训中,几位老师根据他们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高校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老师们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培训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绘声绘色的课,通过这次课,我们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并且高校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自身就应该走在学术的前沿,将最前沿的知识带到课堂,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毕业后能很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最后,本次的培训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对于刚刚从大学校门踏出的我们,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怯懦,而本次培训中,培训指导老师也十分注意我们的这种心理的变化,他们的讲话,从头到尾始终贯穿一个中心,那就是充满对新教师的鼓励。鼓励我们要赶快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学生时期那种趋向感性或者说是浪漫的生活态度。鼓励我们要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

三个月的培训,课程多、时间紧,研讨和交流的机会很少,但是通过培训,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不过师培中心为我们安排了微格训练和试讲课程,我觉得很不错,能让我们在真正站上讲台之前就有机会通过视频的回放看到自己讲课的全过程,让富有经验的老师为我们点评,使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而试讲课程更让我们有了提升的空间,加强了大家的交流,因为参加师培的学员中也有许多已经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所以与他们的交流对我们这样刚走出大学的年轻教师有很大的帮助。使我更加认识到教师应该在“选材、备课、板书”等各方面做到精益求精,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贯穿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掌握更多的知识。

新教师培训学习总结范文第2篇

一、了解特点,明确培训目标

要做到培训有效,作为教师进修学校的一个师训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新教师的基本特点,明确新教师的培训目标。新教师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新生力量,他(她)们都处于学生向教学新手跨进的起始阶段,在这期间,他(她)们应尽快积累一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和技能,急需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取得教师定级资格证书。新教师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1.缺少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由于对教师角色刚由想象进入参与体验,他(她)们往往凭借自己学生时代和教育实习期间教师给予他们的教育教学上的直观感觉,进行机械模仿。他们往往“育”不作为,“教”不得法,使得他们常怀有强烈的焦虑感。

2.不太了解学校常规工作。虽然他们通过指导教师的帮带和教师进修学校培训的逐步推进,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各自所在的学校有着自己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对工作的不适应,往往导致工作中出错较多,这使得他们易于产生失败心理和一定的失落感。

3.难以及时适应新环境。由于初来乍到和新教师自身原因,没有很好地和其他教师形成和谐的同事关系;由于刚从学生时代的集体生活步入个体生活,生活上会遇到很多困难。两间三间的差异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孤独和寂寞情绪。

结合新教师所存在的基本特点,新教师试用期的培训重点要体现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其培训目标可分为以下三方面: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熏陶和专业理想的培育。通过培训,掌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形成教师的专业理想,树立教育事业心,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树立教育责任感。

2.基本常规的顺应和基本技能的具备。通过培训,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和班级工作常规,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水平。

3.环境的基本适应和群体的基本认同。通过培训,熟悉学校的基本情况,基本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初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得到同校教师群体的基本认同。

二、开放观念,统筹培养规划

一个新教师要胜任教师职业,光靠师范教育掌握的那点知识和技能是很不够的,还应具备从事教学工作的其他各种专长。为此,我们适时把握新教师发展的关键期,做到统筹规划,分层实施,保证了新教师培训的科学有序开展。

针对新教师的不同情况,如何做好培训工作呢?笔者认为,培训不能定调太高,要以“师情”为依据,培训内容宜“细”不宜“粗”,真正做到以“师”为本,科学合理地设置培训内容。首先,教师进修学校遵循新教师的成长规律,制定了新教师培训规划;其次,新教师任职学校按照新教师的培训规划,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制定新教师校本培训规划;再次,各校指定新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根据专业水平和个性特色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规划的制定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新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为目标,以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以学习、实践、反思和研究为手段,每学期的培训目标和内容各有不同:第一学期是转变角色和学会上课。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的集中培训和在岗实践,达到能够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第二学期是业务素养的全面提升。主要包括学科素养和现代教育理论修养、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等。从规范问题解决的过程开始,引导新教师反思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整理问题、解决问题、提炼规律的过程,在不断反思研究的过程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自身学习能力。

三、积极探索,明确培训模式

由于学校所处的地域不同,校校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新教师的“差异性”、适应工作需要的多元化,决定了培训内容和方法要具有多样性、实效性。为此,我们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一是点面结合。在新教师上岗培训中,引导全体新教师初步认识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和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指定一名比较优秀的同学科教师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与指导。二是长短结合。长时有集中系列培训、分阶段进行的主题式校本研修等。短时有学习与交流、示范课教学等。

同时,教师进修学校通过几年的实践,形成了较为科学的新教师培训模式:集中辅导---分散消化----岗位实践----反思总结----成果展示----考核评价。

集中培训: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专家及一线优秀教师等组成的专兼职培训队伍,对新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为新教师成长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分散消化:新教师在接受专题培训后,用多种形式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强化新教师自身需求的自学提高,促使所学理论的内化,将理论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

岗位实践:即新教师在培训后将所学知识、专业技能,在自己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主要依托校本培训,采用以师带徒、同伴互助、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方式,让新教师在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反思总结:即对自身工作进行理性思考,在原有认识上升为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研讨、互相帮助,促进学习培训的提升。

成果展示:在注重培训档案管理的同时,以多种形式展示新教师在培训期间所取得的成果,既可互相促进,取长补短,也可检验培训的成果实效。

考核评价:主要是实施综合评价,以激励为主,促进学员的自我成长。

在培训过程中,教师进修学校牢牢把握整体流程,使培训效果得到有效转化,新教师的素质得到总体提升。

四、多元参与,创新培训机制

新教师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某个部门或个人很难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因此,建立多元体制参与教师培训的新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在近年来的培训探索中,我们不再把中小学作为验证新教师所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场所,而是让中小学成为了师资培训机构的主体之一,并参与到新教师培训的过程之中。同时我们还整合市内教师培训师资资源,组建起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教师培训队伍,拓宽了新教师培训队伍,逐渐构建了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中小学、指导教师、新教师多元参与的新教师培训机制,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能动作用,对培训功能的放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搭建平台,注重培训实效

如何使培训成果转化为教师的行动,是培训机构和组班教师关注的重点。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落实、转化培训成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带来的是培训效果的低效这一问题。为此,我们适时转变培训思路,认真策划和用心做好每次集中培训,积极为新教师搭建经验、问题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成果展示平台等。让新教师从自身工作中寻找到发展点,做到自主成长持续提高;让新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在交流沟通中学习、感悟、提升;让新教师通过各层次、各类活动展示其才能,在体验成功中获得激励,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新教师培训培养过程中,教师进修学校还特别关注新教师成长的全过程,为新教师职后的有效衔接搭建起桥梁,突出了教师进修学校在新教师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上岗后,教师进修学校及时将新教师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如“如何调控课堂纪律”、“如何转化后进生”、“如何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等分成数个案例组,聘请优秀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和具体指导。在培训中融入“关注小问题、开展小研究、寻求小策略、积累小故事”等新元素,为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实用指南。

根据新教师在不同成长阶段遇到的不同问题,进修学校还邀请专家开展“集中专题参与式培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新教师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并在工作中采取行动,自我改善教育教学现状。

在培训模式中,学科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让全体新教师更为直接地获益。新教师成长“土壤”在课堂,指导教师只有主动走进新教师的教学实践,诊断其“生长”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使“土壤”逐渐变得肥沃。作为培训的一项常态内容,为每位新教师配备了由一线优秀骨干教师担任的学科指导教师,分学科进行同课异构、专题研讨。新教师通过“看”与“做”,大量吸收指导教师教学行为中的智慧,丰富自己的实践。

新教师培训学习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新教师;培训;改进

G35.1

新教师,也称新手教师、新任教师,一般指入职三年以内的教师。这是新教师开始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适应期,也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为新手教师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有助于促进其专业发展,缩短职业适应

期。在课改大环境下,对于传播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教学模式、方法,提升学校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实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学新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标:内涵窄化,难于落实。

长期以来,新教师培训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被窄化,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只侧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忽视了专业情感、专业价值观等的培养。而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与意识才是其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培训时缺少这种动力的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将难以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此外,新教师初入职场,对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不甚清晰,难以做出具体科学的发展规划。目标规划若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必然会减弱它的可执行性。

2.内容:轻视实践,漠视差异。

一方面,注重理论传授,轻视实践指导。新教师培训内容多是依据培训组织者的经验总结,聘请的有些教育专家、学者缺乏与教育教学实际运作的接触,难以将艰深晦涩的教育W理论嫁接到教学实践之中,为新教师提供最切实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漠视差异,追求整齐划一。不能对新教师的学历背景、知识结构、教学方式进行详细的考察,选择适切的内容来“因材施教”,一味追求效率却减弱了效果。同质化的培训内容难以适应异质化的教师多方位、多层次需求,不能调动起新教师的培训热情与主动性。

3.评价:偏重形式,偏离本质。

当前的新教师培训评估主要集中在对培训活动的过程性材料的考核,而较少去关注新教师真正的内在改变,偏重形式材料,偏离培训本质。入职新教师适应单纯的教学工作本来就已经非常吃力,如果再强加一些没有实际价值的形式材料,会让他们因疲于应付考核而忽略自身素质的提升。培训之后的新教师部分技能与知识可能是内隐的,效果难以在纸上呈现,因为培训需要留给新教师一定的时间去反复思考、认真总结,最终内化为自身具备的素质。缺少导师、教研组对新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观察,最终给出的评价难免偏颇。

二、中小学新教师培训的改进

1.青蓝结对师徒化

开展师徒结对制的培训模式是现代新教师培训的大趋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新教师师徒化培训的理想期许。首先,拓展师徒帮带的内涵。现代意义上的师徒结对是“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形式。因此,师徒结对也应该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校内师徒帮带,让新教师与本校骨干教师共同组织业务结对,使新教师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与指导;其二是校外安排学科导师,为新教师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更优质的资源,实现长远发展。其次,制定清晰具体的新教师成长规

划。新教师对自己的成长路径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需要优秀资深教师与其共同制定一份符合自己的发展规划。最后,给予新教师切实的反馈。新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需要得到及时的指导与反馈,唯此才能内化为自己稳定的教学经验,倘若长久搁置必然造成其发展的隐患。此外,培训专家与学科导师应定期下校调研,通过听课观课、座谈研讨了解新教师的计划执行、教学困惑、目标达成、其他需求等情况,给予指导性意见。

2.培训模式师本化

在课堂教学生本化的教育大潮之下,新教师培训需要一种“师本化”的培训体系。在培训中要把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一个核心位置。深入调研,明确新教师的基本需求,并依照提出的需求调整培训方案,如加强学科培训、增加互动交流机会、时间安排上尽量集中等,使新教师培训更加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更能体现培训活动的人性化,更好地服务于新教师专业成长。此外,培训活动课程化。将贴近新教师教学实际的培训主题固定下来,定期开设培训课程,尤其要设置激发教师自我发展需求与意识的课程,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到自觉的水平。编著开发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教材,提高培训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在新教师上岗之前就为他们发放培训课程表,提高其规划的执行效果。并且下发培训反馈表,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为不断调整培训课程内容提供依据。

3.组织形式丰富化

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日益多样的背景下,新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也就有了丰富多样的要求。按培训内容的性质与组织形式的集约化程度可将新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分为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任何培训形式都适宜于相应的培训内容,我们排斥的只是单一的形式。集中培训主要是主题讲座,面向的是各个学科的所有新教师,多是关于“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师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如

何上好一堂课”等通识性的主题。这种形式尽管不能迅速提高新手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但极易操作,效率较高,可以为每个新教师提供对教师共性要求的指导,充分利用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率。

4.效果评价科学化

培训评估工作对新教师的学习、工作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所以对培训效果的评价考核务必保证科学化。首先是评价者的科学配置,“研训一体”。评价工作需要培训科与教研室的精诚合作。培训组织者与教研员、学科导师一同下校监督考核,将培训评价工作落到实处,执行有理有据。因为前者并不具备新教师成长的专业知识,但是却掌握着整个培训的过程性材料,教研员与学科导师具备学科专业知识,也了解新教师的具体教学情况,可以提出有效指导却不了解培训过程中的考勤、参与度等,两者相互合作能对新教师做出更科学合理的评价。其次是考察内容的科学选择,“质量结合”。重视新教师培训的量化考核固然重要,但新教师培训之后许多的内在改变不能外显为考核指标。此外,还可以打造网络平台,加强展示交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各学校新教师提供网上交流展示的机会。从而激发教师自我参与、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形成并完善推动教师自我提高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钟祖荣.教师培训实效产生机理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2):1-4.

新教师培训学习总结范文第4篇

使新教师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通过培训。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常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使他尽快成长为教学能力出众的合格教师。为此,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新教师培训意见精神以及本镇实际制订本学年新教师培训计划。

二、预期目标

熟悉工作岗位,1让新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学校。进一步巩固新教师的专业思想,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能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

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2初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技能。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

并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3对课改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有较深刻的认识。增强驾驭教材、驾驭学生及驾驭课堂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及学科质量。

三、培训时间

年月—年月

四、培训形式与要求

分散培训由各村小校长直接负责。由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部分组成。集中培训由镇中心小学统一组织。

五、重点培训工作

以促发展。师德修养是教师立身立教之本。因此,1从抓学习入手。要先从学习入手,集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自身找差距,教育、教学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而达到自修、自思、自我提高的目的。

以促提高。对新教师实行考核制,2从抓考核入手。采取学期考核与学年考核相结合,学生考核、同行考核与领导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作为新教师提拔、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提高课改意识。深入开展新教师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活动,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让新教师听课后,能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促其发展。

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采取理论讲座、自修自练、集中学习、外出培训等方式,4培养与提升新教师课改、科研意识。不断丰富新教师课改、科研理论水平,并根据自身经验及所教学科特点,工作中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更好地成长。

六、总体措施

1成立新教师培训领导班子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2采取“青蓝工程”师徒接对的传统方式。使新教师尽快成长。

新教师培训学习总结范文第5篇

通过培训,使新教师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常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教学能力出众的合格教师。为此,我们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新教师培训意见精神以及本镇实际制订本学年新教师培训计划。

二、预期目标

1、让新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学校,熟悉工作岗位,进一步巩固新教师的专业思想,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能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

2、初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技能,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

3、对课改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增强驾驭教材、驾驭学生及驾驭课堂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及学科质量。

三、培训时间

年月——年月

四、培训形式与要求

由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部分组成。集中培训由镇中心小学统一组织,分散培训由各村小校长直接负责。

五、重点培训工作

1、从抓学习入手,以促发展。师德修养是教师立身立教之本。因此,要先从学习入手,集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自身找差距,在教育、教学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而达到自修、自思、自我提高的目的。

2、从抓考核入手,以促提高。对新教师实行考核制,采取学期考核与学年考核相结合,学生考核、同行考核与领导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作为新教师提拔、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课改意识。深入开展新教师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活动,让新教师听课后,能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促其发展。

4、培养与提升新教师课改、科研意识,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采取理论讲座、自修自练、集中学习、外出培训等方式,不断丰富新教师课改、科研理论水平,并根据自身经验及所教学科特点,在工作中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更好地成长。

六、总体措施

1、成立新教师培训领导班子

2、采取“青蓝工程”师徒接对的传统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新教师尽快成长。

新教师培训学习总结范文第6篇

通过培训,使新教师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常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教学能力出众的合格教师。为此,我们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新教师培训意见精神以及本镇实际制订本学年新教师培训计划。

二、预期目标

1、让新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学校,熟悉工作岗位,进一步巩固新教师的专业思想,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能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

2、初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技能,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

3、对课改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增强驾驭教材、驾驭学生及驾驭课堂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及学科质量。

三、培训时间

年月——年月

四、培训形式与要求

由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部分组成。集中培训由镇中心小学统一组织,分散培训由各村小校长直接负责。

五、重点培训工作

1、从抓学习入手,以促发展。师德修养是教师立身立教之本。因此,要先从学习入手,集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自身找差距,在教育、教学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而达到自修、自思、自我提高的目的。

2、从抓考核入手,以促提高。对新教师实行考核制,采取学期考核与学年考核相结合,学生考核、同行考核与领导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作为新教师提拔、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课改意识。深入开展新教师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活动,让新教师听课后,能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促其发展。

4、培养与提升新教师课改、科研意识,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采取理论讲座、自修自练、集中学习、外出培训等方式,不断丰富新教师课改、科研理论水平,并根据自身经验及所教学科特点,在工作中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更好地成长。

六、总体措施

1、成立新教师培训领导班子

2、采取“青蓝工程”师徒接对的传统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新教师尽快成长。

新教师培训学习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开展;新教师;培训

随着学校老教师的退休和高职高专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学校每年都引进一些高学历的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来充实本校教师队伍,虽然他们学历高,知识渊博,但不一定在教学中就能得心应手,做到游刃有余,为了让新教师尽快由原来学生的角色转化为教师,理解并初步掌握教学标准,形成教育教学能力,迅速融入学校的教育文化,更好更有效地适应学校教育工作。我校为新教师安排从七月份至次年六月份为期近一年的相关培训。首先明确培训指导思想和确立组织培训实施机构,扎实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以下是我校对新教师进行培训的内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重视新教师岗前培训

我校大多新教师是医、护、药专业类和其他非师范类毕业生,在学生阶段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和心理教育学知识,对教育规律和教师的特点、学生的心理规律了解甚少。因此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派本年度新教师参加由省教育厅、省师资培训中心统一组织的高校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以《高等学校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围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基本技能主要内容等,采取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微格训练与课堂教学实践等形式,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同时开设“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规划”、“科研项目申报与成果管理”等专题讲座。让新教师及时了解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高校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熟悉高等教育的法规,掌握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提高职业道德修养。通过岗前培训帮助新教师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具备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岗前培训有利于新教师实现角色转换,使新教师一踏上教师岗位就有所遵循。培训结束并经考试考核合格者,须获得《省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作为取得教师资格证及确定助教(或讲师)职务的重要依据。

二、校内培训工作的实施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养教育新教师爱校如家、爱岗敬业的良好师德,以抓新教师基本功为重点,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通过自学、专题讲座、导师指导、思想汇报和检查评价等手段,促进新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努力钻研教学、热爱教学工作,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尽快成长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在校党委、行政的统一领导下,由主管校领导负责,教务处、督导室、各系(部)及各教研室共同负责新教师培训工作,由教务处组织和落实具体培训事宜并负责检查结果。

(一)院校情况介绍

在通过暑假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后,9月初秋季学期开学时,安排校内第一次培训,可邀请学校领导或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院校情况介绍。一是介绍院校概况,包括发展历史沿革、校区分布、办学思想理念、校训、发展目标战略、院校规模、招收学生层次、办学规模、重特专业等;二是解读院校教学、科研、人事等相关政策,增强新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把个人成长与院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投身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

(二)一对一的导师辅导制

建立和完善新进教师助教制度,实施新、老教师结伴成长计划,各系(部)指定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如教研室主任、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教学督导等)作为指导老师,一对一地进行辅导,指导教师制定详细的可实施指导计划,对新教师的备课、上课、实训(践)课等教学过程进行全程指导。新老师通过听指导老师的课,了解一堂课的结构,学习怎样备课,撰写教案,了解教学规律;同样指导教师也随机听新教师的课,指出教学中的优缺点和改进措施。新教师在接下来的两个学期中一边上课一边跟指导老师交流教学体验、教学心得、咨询在教学中遇的问题,在实践锻炼中成长,最终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学艺术和技巧。

(三)教研室集体备课,开展教研活动

教研室集体备课,对新教师上讲台施教,为其教学提供最基本的质量保证。新教师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中,跟着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共同制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也可共同学习教育新思想、新理念,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帮助新进教师逐步成长。

(四)优质示范课观摩

学校安排教学名师、赛课获奖教师等教学效果显著的老师进行校内示范课,组织新教师旁听,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教学观摩后,要求新教师写教学观摩记录,总结主讲教师的授课技巧和教学特色,并进行反思和体会。

(五)信息技术培训

当前处于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学、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基本掌握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主要内容包括办公信息技术(Word、Excel)、PPT课件制作、网站建设与维护基础。配合信息中心建立各位新教师在网络办公中的登录帐户,方便新教师通过无纸化办公系统接收最新通知和文件。

除此之外还需对新教师进行教务管理系统的日常使用培训。一是新教师可以在管理系统中下载各类教学文件模板,学资料;二是学生成绩的录入。作为一线教学的教师,要根据平时成绩、实训(践)成绩和期末考试给学生一个综合的评定,并将最终评定成绩录入教务管理系统中。应着重加强培训如何快速准确的录入成绩,一旦录入提交后不允许再修改。

(六)新教师公开课评比

为了检验培训效果,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学校组成专家组,如教研室主任、督导委员、分管校领导、系(部)和教务处负责人等,对新教师的公开课进行考核评比,评比指标包括:设计的教学目标、组织的教学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具备的教学素质和体现的教学效果等,通过公开课评比,学校既要对新教师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果进行肯定,又(下转第110页)(上接第107页)为以后需改进和努力的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培训评价和激励

学校对各系(部)培训工作进行随机检查,内容包括新教师各类教学文件、听课记录,指导教师对新教师的培训指导计划和指导记录。新教师在学期末提交培训总结,指导教师对新教师培训情况作出客观公平的评价。根据检查的结果、自我总结和指导教师的评价,对在新教师培训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指导教师和表现出色的新教师进行表彰,并组织到省内兄弟院校参观学习。

总之,新教师培训工作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着重加强新教师教学实践技能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通过新教师培训工作的实践和经验总结,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新教师培训机制,并不断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妙娴.浅谈高校新教师培训体系的设计[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7).

新教师培训学习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教师;校本培训;组团跟进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8-068-02

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其发展的速度、成长的质量决定了学校的未来发展,因此,各校都十分重视新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青蓝工程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培养手段。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从2008年起每年有近20名新教师上岗,对指导教师的需求量逐年增多。由于优秀指导教师数量有限,加上每个人的教学工作量较饱满,以至于有些人的“贴身”指导时间不足、力度不够,造成同年进校的青年教师之间胜任教学的能力差异显著,新教师成长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制定了为期两年的《新教师专项培训方案》,在实践中逐步构建了新教师组团跟进式培训模式,有效促进了新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极大缩短了新教师从新手到合格教师的过渡期,培养了一大批发展势头强劲的后备优秀教师,为学校持续优质发展提供了优秀人才梯队保障。

一、培训团队的构成

学校教学科研部负责统筹规划,并实施新教师组团跟进式培训模式。培训者团队由三个层面的团队构成。一是策划团队。由学校分管教学科研、教师培训工作的副校长、教务处、科研处、督导室和专业系部负责人组成。策划团队负责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科学配置师资培训资源、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组织考评奖励,激励新教师在工作实践中综合提高、全面发展。二是实施团队。实施团队为新教师培训小组,其中三名主要成员均为高级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教科研能力较强。组长为英语学科教师,校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兼职教研员、江苏省职业学校“两课”评比一等奖、省示范课获得者。两名成员:一为教务处副主任,专业教师,有较强的教学常规管理能力;另一为系支部书记,语文教师,有中等师范教育工作经历,有较强的德育工作能力。培训小组负责制订并具体执行新教师培训计划。各人根据分工负责若干个模块的培训,同时也分别对6-7名新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全程跟进指导。有时,他们也会根据需要选聘其他教师参与某个模块或项目的培训。部分表现突出的新教师,在继续参加第二年培训外,被选为助教加入培训小组,参与下一轮新教师的第一年培训。三是指导教师团队。在新教师培训的第二年,培训小组在征求系部意见和新教师本人意愿的基础上,为每2-3位新教师配备一名班主任工作导师,具体跟进指导班主任工作,配备一名本专业或学科指导教师,负责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和专业教学法培训。

二、培训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近年来,受综合化办学思路的影响,教师职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多来自于工程类普通高校,在受聘为教师前没有经过师范教育,在岗培训尤为重要。更有效的校本研修是紧密结合岗位的教师培养培训。在岗位工作情境中,在培训者的外来帮助下,教师主动学习,把集中的培训学习和随后的工作岗位的应用相结合,把思考、行动和交流并列在一起持续地互动,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要让新教师在入职起始就能明确职业学校教师的基本标准和核心能力以及学校文化内涵,尽快完成从新手到合格再到胜任的跨越,就必须有新思路、新方法。

我们结合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针对入职期、幼苗期、成长期、成熟期、发展期等教师职业发展五个阶段,拟订了培养培训计划,明确了各个阶段的培训对象、内容和要求,并以在岗实践体验式培训为重点,把教师培养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我们修订了《新任教师培训方案》,在完善原有教学、班主任培训模块基础上,增加了活动设计、资料管理、对外联络、团队组织等方面的培训内容。具体做法为:

第一年培训以教学能力为主,目标为基本胜任教学工作。培训内容有三个模块。一是基础模块,包括了解学校文化传统,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熟悉学校工作环境。本模块为集中培训,一般安排在新学年开学前一周,由教学副校长、教科部主任主讲。二是教学模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确立职业教育的专业与产业、行业和企业的“五个对接”关系,由系主任主讲,与基础模块培训同时段进行。第二部分为教学基本能力培训,由培训小组负责,按学期教学进程,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考核等方面,以集中培训、岗位模拟、个别指导、在岗实践、沙龙研讨、反思改进等形式进行。以授课计划表的编制为例,第一步,培训小组先集中培训如何编写授课计划表,有理论讲解,有案例分析;第二步,新教师以小组为单位,模拟编制某专业某课程的授课计划表;第三步,在培训小组指导下,与教研室制定的正式使用的授课计划表对比,找出问题并改进;第四步,新教师研讨总结授课计划表的编制要点,掌握并领会学校的相关要求;第五步,新教师编制新学期任教课程的授课计划表,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程序审核审批后执行。三是活动模块,包括活动设计与组织,新闻稿的撰写与,资料的收集与存档等。形式有专题报告、微型讲座、互动答疑、户外拓展等,由新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第二年培训以班主任工作、专业技术技能和常规管理为主,目标为基本胜任班主任工作,专业教师取得与专业相关的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有三个模块:一是班主任模块,包括班集体建设、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等;二是专业技术技能模块,包括所任教专业或学科的技能训练;三是管理模块,包括参与社团管理、教研室或系常规资料管理。形式主要以在培训小组指导下的新教师团队互助学习为主。

在两年培训期内,每位新教师按要求建立自己的业务成长档案,用于记录培训与实践成果。每学期每人必须完成一份教学设计、上一堂汇报课、写一份教学反思、组织一个活动、写一篇新闻。我们把参加第一年培训的新教师戏称为“一年级生”,参加第二年培训的为“二年级生”。“二年级生”的“毕业作业”是根据各人特长和学校需要,确定个人发展方向,制订教师职业成长三年计划,同时进入学校教坛新秀三年培养期。之后,校级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或学科带头人直至市级以上优秀教师的“五阶梯”平台,为优秀教师快速成长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

三、培训的成效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自2011年实施新教师组团跟进式培训模式以来,新教师组团跟进式培训模式取得了较大成效。

1 有利于凝心聚力打造教师团队。目前,我国正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体现在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协调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关注每个人的终身发展。这些都决定了职业院校教师不能是“孤独的旅行者”,应该是在不断的自我修炼中,寻找团队中的合适位置,寻求团队支撑与配合下的共同成长。培训者团队由于设计与实施新教师培训项目的需要,经常性地调研、交流、讨论相关工作,原本各司其职的各行政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以项目为纽带逐渐形成了相互合作、协调共进的团队。新教师由于年龄相仿、兴趣类似,同为新进人员在工作中、生活上面临的困难也相似,定期的团队活动既是学习的过程,也能纾解压力、释放不良心情,逐步形成了互相鼓励、共同成长的新教师团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青春的力量。

2 有利于培训者团队与新教师团队互助成长。在新教师组团跟进式培训模式中,培训者与新教师不仅仅是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的关系,而是跷跷板式的相互合作的关系。培训者不再像传统的青蓝工程中的指导教师一样拥有绝对权威,新教师快速吸收新技术与新文化的能力也能“反哺”培训者,活跃的思维与青春的活力也能不断为培训者补充正能量。培训者团队成员在策划和实施培训的过程中,与时俱进,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树立“我也是新教师”的观念,与新教师一起学习,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对自己无疑是一次充电、一次更新,是一次思想与综合实力的再升华。团队培训中跨地域、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跨部门的交汇融合,拓宽了新教师的视野,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有助于他们明确培养目标、整体把握人才培养方案,有助于培养交流合作、资源整合等非专业素质,从而提升综合素养。

3 有利于完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率的校本教师研修体系。以新教师培训为例,过去我们采取各校都实行的青蓝工程,为每位新教师配备了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指导。“一老对一新”的方式,优势是青年教师有老教师的言传身教、随时指导,但缺点也显而易见。新教师的成长极度依赖于指导教师的经验与责任心。也容易使新教师一味模仿,忽略自身的优势,成为老教师“复制版”,不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现代的教师在岗培训应是凝练经验、固化而成的科学化、规范化的培训,应是系统化、规模化、高效率的基础培训与针对性、特色化的提高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应是可复制、可移植、可推广的培训。因此,我们将培训内容固化为集指导书、研修手札、成果记录等为一体《新教师培训手册》,既可用于下一轮的校本新教师培训,也可以为其他学校新教师培训提供案例示范。

参考文献:

[1]赵浩军,师能是教育发展的最大“能源”[N],中国教育报,2013-01-24(5)

[2][英]迈克尔·厄劳特,教育机构与工作场所之间的知识迁移[C]//[英]海伦·瑞恩博德,艾莉森·富勒,安妮·蒙罗,情境中的工作场所学习,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224-226

[3]张宁新,论青年教师的成长[J],继续教育研究,2013,(2):68

新教师培训学习总结范文第9篇

一、新教师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能力薄弱

1.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解不深。部分新教师把“传授式”教学简单地等同于“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对模块与单元理解不够清晰,甚至分不清不同的学习阶段,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能否体现所要达成的目标。

2.教材吃不透,备课不够充分、全面。部分新教师备课中只会照搬照套教科书上的条款,而忽视了对教学大纲的熟悉及对教材、教法的深入钻研,对各教材章节之间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目的性不明确,教学内容没有统筹安排,课与课之间内容脱节,同时缺乏对场地器材、气侯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写出的教案缺乏理论与实际的相互联系,课中执行情况效果差。

3.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确。不少新教师把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相混淆,经常将整个技术的动作要领当成教学难点,如,在初学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时,将“传球的方向与路线”设为重难点。

4.教学设计表述混乱、专业概念含糊不清。一些新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对学习目标的表达比较混乱,如,将“掌握×××技术方法”写入认知性目标,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写入技能性目标等;对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运用不准确,如,对“学会”与“掌握”,“了解”与“理解”等词的运用不当。运动负荷概念不清,将负荷中的练习时间计算成所有学生的练习时间等。

5.缺乏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大多数新教师上课一结束就不愿针对课堂实际进行反思和总结,因而不能从自己亲历的教学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这种不完整的备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或延缓了新教师的教学成长。

(二)教学实践能力欠缺

1.用语随意、语速偏快、表达不清晰。有些新教师体育术语使用不规范,不能准确地描述“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的概念等。部分新教师口头语过多,一节课下来“这个”“那个”“对不对”等类似口头语要说上几十遍。还有一些新教师对要讲的内容准备得很充分,但语速过快,语调缺少抑扬顿挫,无主次之分,使学生来不及思考和体会。

2.口令、哨声运用不够规范。很多新教师口令声音不洪亮,口令下达随意性较大,预令和动令节奏把握不准,甚至出现错误口令,如将“跑步—走”说成“跑步—跑”或“齐步—跑”等。还有部分新教师不会使用哨子,更谈不上节奏变化和合理利用哨子辅助教学。

3.示范动作不规范,示范面不合理,示范效果差。一些新教师示范动作不熟练或不规范,示范位置和方向不恰当,示范面的运用不合理,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的运用以及选择示范的时机不当,不能把示范与讲解很好地结合并加以运用等,都直接影响了示范的效果和作用,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通过教师示范学习新技术新动作。

4.“精讲多练”的尺度把握欠佳。大多数新教师在讲解动作时,过于追求面面俱到,每一个细节都讲深讲透,讲解占用时间太多,或者步骤不合理,不会提炼动作要领,不能做到精讲多练,从而大大降低了讲解在教学中的作用。

5.队形调整缺乏预见性和科学性。部分新教师没有认清队列队形在教学中存在的重要性,课堂中队形调整变化太多,太乱,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时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6.应变能力差,课堂调控能力有待提高。不少新教师对于课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影响教学时,不能及时调整课前预设,或对课堂的管理与调控不能做到灵活变换,只是机械地实施课前的教学设计,导致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提高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措施

新上岗的教师在教学能力中存在着上述问题,且往往难以在短期内得以纠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因教龄短缺乏经验等因素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如: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严重脱节等。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如何使新教师早日成才,关键在今天的培养。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除了新教师本身应主动学习提高以外,还需要教师培训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这些新教师们进行系统地培训。针对上述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阶段的培训,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一阶段:名师引领,夯实理论

在培训过程中,邀请中小学体育专业教学理论和实践均较强的名师、专家、市级体育教研员等担任主讲教师,这样既可以切实解决新教师教学设计理论薄弱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新教师可能提出来的一系列体育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通过名师专家的理念引领,帮助新教师进一步读懂读透新课标和有关体育理论知识,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培训内容可以分两个板块进行:

一是新教师专业成长板块。设置专题讲座“如何做好教学入格与规范”“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如何写体育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如何做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体育课中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如何有效处理学生反馈信息”等。

二是新教师专业发展板块。设置专题讲座“怎样听课、评课、说课”“怎样开发与整合体育教学课件”“怎样写好体育教学经验类论文”“怎样做小型课题研究”等。

要求参加培训的新教师通过名师专家们的引领,从理论角度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体育新课标的理念,吃透新课标精神;懂得依据课标理念与性质,科学地选择、开发、运用好教材;学会制定模块、单元等各种教学计划的方法;明确大纲要求,规范教案的设计,理解每一单元的重点、难点及知识结构,能够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处理教材,设计教案;学会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最大化地达成教与学的目标,逐步掌握、积累体育教学基本功的相关经验。同时使新教师能增强科研意识,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

第二阶段:多元教研,提升能力

教研活动是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提升教学水平、充实自身实力的重要内容。现在的教研模式形形,笔者认为新教师的教研模式可以选用一课三研及同课异构等,其目的是通过多元化的教研实践活动,让新教师以课堂教学为研究点,以教学设计为研究面,在反复不断的“上课—听课—评课—讨论—再上课—再听评课”的过程中,螺旋式地上升、完善方案,举一反三,在动态化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应用能力。

1.“一课三研”教研模式

课堂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也是教师教研的最重要场所。新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本身的教学设计能力非常欠缺,故采用“一课三研”的教研模式让新教师全程参与,进一步巩固新教师对教学设计的把握。“一课三研”教研模式就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一位教师连续上三次。基本程序是:集体设计课堂行动评议反思修正方案再次行动。只有在主战场上亲身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会诠释新的课程理念,才会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这种教研模式促进了新教师的积极参与,迫使每位新教师在教研中必须去深入地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个性化的意见,有利于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与方法的把握,也有利于新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

2.“同课异构”教研模式

“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就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三位不同的教师接连上课。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这三节课的对比,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并反思和进行二次备课。“同课异构” 教研模式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还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新教师培训采取“同课异构”教研模式,能够切实解决新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实用性强,容易激发新教师的教学热情,基于解决教学问题,教师愿意研究,并能自觉参与,积极实践,为创设高质量的有效课堂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捆绑结对,优效成长

新教师成长需要有人扶持,为了规范新教师教学常规,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尽快适应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笔者认为“青蓝结对”传授方式是新教师提高专业技能有效快捷的途径。教师培训机构可以充分利用体育骨干教师资源,选取部分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互助。在一对一的带教中给予新教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促使新教师高效成长。

新教师在骨干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制定自己的专业成长方案;每周向指导教师提交一次教学设计,请指导教师指导备课方法,提高备课能力;每周聆听指导教师授课一次,并请指导教师听取一次课堂教学;一月一篇教学心得或教学反思;一学期一篇教学论文、一篇总结;每学期承担一次校级公开课,并积极争取讲授校优质课。

骨干指导教师则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对帮扶的新教师提出明确具体的阶段要求;每周至少听一节帮扶对象的课,给帮扶对象上一节示范课,对帮扶对象的课要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提高其课堂教学能力;每月定期指导帮扶对象备课,检查其教案,提高新教师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指导新教师撰写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心得,指导上好公开课或汇报课。

“青蓝结对”传授方式可以发挥骨干教师对新教师的导、帮、促作用,从师德师风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到教学设计、课堂用语、规范口令、示范动作、课后反思等教学常规方面进行针对性地指导,有效提高新教师处理教材、驾驭课堂、实施教学的能力,使新教师迅速成长。

第四阶段:全面考核,检测效果

组织对新教师进行全面考核,检测新教师通过培训教学能力的提高程度。通过考核来测试前三个阶段培训学习后的提高情况,再查漏补缺,达到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考核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新教师上交一份培训期间学习和听课记录、一份体育教案、一份体育教学的课件、一份体育课堂教学反思、一份培训心得体会文章。第二部分是要求新教师针对考核组指定的内容,当场编写一份教学计划和教案,考核组专家对教案的格式、教学设计、内容组织、备课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分。第三部分是每位新教师试讲20分钟,考核组专家现场点评,对新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态度、语言表达、示范动作、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最后,考核组专家结合新教师的听课记录和撰写的教案、课件、教学反思等,指出优点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综合评价考核。

参考文献:

[1]王敬,周亚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培训模式建构[J].教书育人,2009(7).

[2]陈国胜.新教师培训与学习型组织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2004(7).

[3]姜玉华.对未来体育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建议[J].中国学校体育,2010(8).

新教师培训学习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新入职教师 岗前培训 培训管理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师是教育之根本,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师[2012]13号)、《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O2O年)》([2015]43号),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这个基本目标,山东省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鲁政办发[2013]11号)、《山东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O2O年))实施办法》(鲁政办发[2015]6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鲁政办字[2016]56号)。诸城市以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的形式提出:自2015年至2O2O年,每年补充新教师500人左右,优先按当年教师“退补相当”原则补充编制内教师,其余缺额部分招聘聘用制教师。

诸城市2015年招聘新教师512人,2016年招聘新教师527人。诸城市教师培训中心承担了新入职教师的培训管理工作,下文将结合诸城市2016年新教师的岗前培训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更有效地组织管理新教师培训。

12016年诸城市新教师的培训规划

为切实做好2016年新上岗教师培训工作,市教育局统一规划、管理、调度、考核,市校两级分阶段、分梯度实施“三年关键期”业务培训。本届新教师的关键期培训,分为试用期培训和后续培训两个阶段:试用期培训由市教育局主导、学校辅助;后续培训则由学校主导。

其中,试用期培训又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岗前集训。本阶段采取集中封闭的培训方式,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夯实新教师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

第二阶段为初岗实训。本阶段采取分学段分学科的集训方式,针对性地帮助不同情况的新教师在班级管理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上达标。

第三阶段为实践研训。本阶段包括“观、说、评、议”课活动和其他研修交流活动,提升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受训学员在本阶段已具有研究型教师的基本素养。

第四阶段为年度考核。本阶段由市教育局主导、学校辅助,对新上岗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评价。

22016年诸城市新教师岗前培训基本情况

2.1新教师情况

2016年新教师岗前培训报名新教师共有527人,其中事业编171人、聘用制356人;实际报到510人,其中事业编171人、聘用制339人。未实际报到的新教师共计17人。在已实际报到的新教师中,共有9人因故请假未参加培训,其中事业编3人、聘用制6人。

2.2培训内容

(1)岗前业务集训(8月11-15日)

本阶段培训采取每日8学时制(上下午各3学时,晚修2学时),共计40学时。

在培训中为新教师安排如下讲座:

曲振国(潍坊学院教授),《师生心理健康》;袁卫星(苏州市教授级高级教师),《做一个理想教师》、《生命教育的实施》;张一山(江苏省特级教师),《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的课堂意识》;徐洁(市府前街小学校长)、王洪珍(市文化路小学校长),学校及班级文化建设;许卫国(海门教育局研究科长),《新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李海梅(市府前街小学)、李静(市实验初中)、丁尔安(市实验高中),《优秀班主任经验分享》。

(2)前分散研修(8月11-31日)

本阶段由新教师利用市级校级集训间隙和自习等时间自主进行,在培训中为新教师安排的自学任务如下:

观看2016中美教育论坛专家讲座等录像;自学《2016年新聘用教师岗前培训学习资料》,包括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诸城市学校管理暂行办法》等)和教师阅读推荐书目。

(3)岗前军训(8月17-22日)

本阶段的培训内容为为期6天的军事训练,包括军姿、内务整理、会操和徒步拉练。

3 2016年诸城市新教师岗前培训思考与建议

在2016年诸城市新教师岗前培训期间,受训学员的出勤率达到95%以上,培训计划得以高效实施;大部分学员反映培训内容实用,对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学员对军事训练参与度高,参加徒步拉练的学员比重达到90%、会操表演受到一致好评,这证明培训锻炼了学员们的吃苦耐劳的毅力,提高了学员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培训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其原因可总结为3个方面:

3.1领导重视、统一规划,是培训有序开展的前提

为保证新教师培训成效,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相关科室、教师培训中心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专人具体负责。

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印(发诸城市2016年新教师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对2016年新教师培训做了总体规划和具体要求。

教师培训中心编印了《诸城市2016年新教师培训班学员手册》,进一步明确了学员须知、作息时间、日程安排等。

3.2目标明确、内容科学,是培训高效实施的基础

教师培训课程的系统化、专业化和终身化,决定了其设计目标的多维性,而多维的培训目标依靠培训需求调整。对培训需求的调研,应加强动态分析。

2016年诸城市新教师岗前培训总结以往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根据新教师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在师资上,聘请外地及我市的教育教学专家、教育行政干部、“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等作专题讲座或经验介绍;在培训方式上,结合专家引领和经验分享等教学方式;在授课内容上,从教师的心理调适、理想追求、教学技巧、班级建设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培训,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并重。

3.3严格管理、周到服务,是培训圆满完成的保障

在管理上,教师培训中心安排专人负责新教师的管理,从严制定受训教师的请假、签到制度。集中培训期间,每场培训结束前发放签到条、组织现场签到;军训期间,实行军事化管理模式,全体学员编为一个营,分为4连、每连3排,共12个排。以排为单位进行训练、开展活动和考勤管理。

在服务上,教师培训中心为确保培训和军训的顺利进行做出了诸多努力。为方便学员听讲,培训教室专门加装两台高清晰度投影仪;为应对培训期间的高温天气,培训中心安排专人负责供水供电。

4总结

上一篇:参加培训学习总结范文 下一篇:大学学习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