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乌托邦的哀歌

时间:2022-09-30 07:50:15

作者简介:潘弯(1988―) 女,湖北鄂州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摘 要: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早期作品《绿林荫下》的情节围绕圣乐团展开,对传统的宗法制社会即将逝去的深刻焦虑和对理想人性的追寻并存于这部作品中,焦虑使得作者不得不巧妙地安排乡土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冲突,追寻则使得作者将梅尔斯托克教区理想化,并以喜剧作为结局,在这种复杂地心情下,作者谱写了一曲乡土乌托邦的哀歌。

关键词:哈代;《绿林荫下》;乌托邦;哀歌

中图分类号:I56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2

引言

托马斯・哈代是横跨两个世纪的英国著名的乡土作家,他的创作继承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传统,也开创了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学,其创作在文坛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哈代一生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多塞特郡,其艺术事业也集中于多塞特郡,这里的文化风俗、生活传统以及这里的人们成为其创作的主要思想源泉。他的小说多以农村生活为背景,将宗法制农村生活理想化,他所写作品对人民贫穷不幸的生活充满同情,对工业文明和道德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其作品主要描写多塞特郡地区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以及命运的变迁,流露出浓浓的乡土情感:对家乡古老的深情,对家乡土地的眷恋和对家乡大自然的热爱,用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维塞克斯的风俗人情画。《绿林荫下》是托马斯・哈代于1872年匿名发表的一部小说,这是他的第二部小说,也是他威塞克斯系列小说的第一部。这部小说围绕教堂圣乐团展开,讲述了梅尔斯托克教区的女教师和搬运工迪克的爱情故事,在向读者展示了一幅“荷兰派的乡村画”的同时,作者一方面将多塞特郡宗法制的乡村生活理想化,另一方面流露出对这种乡土乌托邦生活即将被资本主义制度侵染的危机感。

一、田园的乌托邦之乡

《绿林荫下》(1872)首先拉开了哈代小说牧歌主题的序幕,这部小说以教堂圣乐团展开,讲述了梅尔斯托克教区人们的生活。作者受到维多利亚盛世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的影响,并且生活在具有宗法制特点的乡村环境里,因此,在早期创作中,哈代总是满怀理想和激情,以喜剧的形式谱写了一曲曲优美动听的田园牧歌,描写威塞克斯宗法制农村社会的传统习俗,表现了他对宗法制农村生活的讴歌与眷恋。

小说向读者勾画了一幅荷兰派的乡村画,在梅尔斯托克教区这个弥漫着和谐宁静、古朴幽远氛围的小村庄里,村民们思想纯朴、恬淡乐观,无论是饮食起居还是恋爱结婚都遵守宗法制社会的仪式,立足于乡土而又不轻易变更。有着悠久历史的梅尔斯托克乐队是作为集体的传统人物而出现,是当地古老风俗的象征。

岁月的尘土湮没了一代又一代乐师,却留下了古老的乐器和乐曲,留下了古老的传统。这里的村民们用传统的乐器,演奏传统的曲调,抒发传统的宗法情感,表现出对传统生活的眷恋。每逢圣诞节前夕,梅尔斯托克教区的圣乐团就会挨家挨户的演出,用他们那纯朴、真诚的歌声传送美好的圣诞祝福,小说开篇描写了梅尔斯托克教区冬天美丽的自然景观,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冰雪覆盖着大地和树丛,圣乐团的成员冒着寒冷,打着油灯,穿过树林,来到鲁本家聚集,乐队成员们带着乐器和苹果酒在圣诞节前夕挨家挨户演奏,传递祝福。

正是在这宁静而富有田园牧歌色彩的背景下,男女主人公迪克和芬西的爱情故事在此展开。男主人公迪克・杜威和女主人公芬西・戴的爱情故事与大自然的更替、四季的轮回相吻合,他们的爱情在经历了刺骨的寒冬之后,迎来了明媚的春光和炽热的夏日,终于在丰收的秋季收获了爱情。哈代把集体人物的命运与主人公个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充分表现出对宗法制传统的讴歌以及对乡民幸福生活的赞美。此外,哈代还以他天才的画笔,在梅尔斯托克这张古朴的画布上再现了富有田园牧歌色彩的农村风光。那枝繁叶茂的树木、活泼欢快的羊群,那四处纷飞的蜜蜂、轻吟低唱的小鸟,那简陋的茅舍、憨直的村民,都表现了传统农村恬静愉悦、风俗淳美的生活,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纯真质朴的情感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歌颂了理想的宗法制社会生活。正是在这么美好的大自然风光下,生活着一群勤劳朴实的人们,有世世代代经营着搬运事业的杜威家族,有修鞋的的鞋匠,以及赶着羊群的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快活的孩童们,按时去教堂做礼拜,举办简单的舞会,释放平日劳作的疲劳之苦。

二、乌托邦之乡破毁的忧患

在歌颂美好的牧歌式的乌托邦的同时,作者在小说中流露出了对这种宗法制社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主要体现在哈代对宗法制社会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的担忧。新来的牧师梅伯提议将小风琴代替唱诗班的小提琴,新的女教师芬西演奏小风琴代替唱诗班的演奏,这件事情引起大家的不满,这种不满的情绪不仅体现在唱诗班成员的反应上,作者还通过侧面描写想读者透露出教区的人们对新引进的现代化乐器的反对,例如,当梅伯打开装有小风琴的木箱时,木板倒下的声音对于教区人们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惊吓到了家禽,激起了地上的灰尘,这也预示着唱诗班即将被新引进的小风琴以及新来的女教师芬西所取代,唱诗班极力抵触小风琴的演奏并且破坏小风琴导致芬西演奏时出状况,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哈代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的维护,对新事物的抵抗。此外,这种忧患意识还体现在芬西的几位追求者,第一位追求者迪克是搬运工,第二位追求者是当地的大地主夏纳,第三位追求者是出身高贵的牧师梅伯,芬西的父亲希望女儿能嫁入豪门,极力反对芬西与搬运工迪克的交往,由于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人们也变得更加的势力和拜金主义,芬西也受到这些因素的诱惑,在选择终身伴侣时犹豫不决。

贫穷的搬运工迪克在与另外两个追求者之间有过三次交锋,第一次是塞纳和芬西的父亲分享从法国买的波尔多红酒和上等的羊肉时,迪克恰巧碰到,在餐桌上芬西的父亲对塞纳的过分热情以及对迪克的冷淡,迪克和波尔多酒时被呛到引起嘲笑,这显示出代表宗法制社会的苹果酒与上层阶级的波尔多红酒之间的冲突。第二次交锋是三位追求者恭贺芬西第一次在教堂演奏小风琴,梅伯和夏纳在屋内品茶,迪克穿着雨衣,满身的泥土,被芬西拒之门外,这从正面反映出了这位纯洁的女教师已经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第三次交锋是夏纳准备向芬西求婚举行的高雅的舞会和唱诗班的狂欢舞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三次交锋无一不体现出梅尔斯托克教区传统的宗法制社会受到工业革命的挑战,教区的人们已经受到外来文明的浸染,作者通过教区人们做出的反映表明了自己对田园牧歌式的乌托邦生活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三、人性神庙的重建

在《绿林荫下》中,作者哈代一方面以梅尔斯托克教区为原型建构了田园的乌托邦文明,但另一方面,通过情节的巧妙设置,作者将自己对于眼前牧歌式的乡村生活受到工业文明的影响的忧患意识表露其中,这两个相反的力的图式的形成,是作家的主观愿望与现实体验这一矛盾心态的体现。

哈代在写这篇小说时,工业文明已经在英国广泛传播,因此,他所直面的不是梅尔斯托克这片净土,而是已经受到工业革命影响的充满了喧嚣和骚动的社会,在欲望化和功能化的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乡土文明正逐步走向衰落,梅尔斯托克地区是剩下为数不多的没有受到工业文明影响的地区,该地区闭塞,与外界基本上断绝了联系,人们延袭了祖辈们传统的宗法制思想,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时去教堂祷告,唱诗班用自己乐器演奏自己的朴实的曲子,人们乐在其中。

作者巧妙的处理梅尔斯托克教区人们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矛盾以规避现实的阴影。芬西的父亲在劳作时被先进的铁器工具夹到脚后被搬运工迪克用木头撬开,从而挽救了其性命,铁器上沾满了鲜血,人类用铁器劳作而被其伤害最后通过木头解救其性命,这反映了当地农民与工业文明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传统的农耕方式的捍卫。再从芬西的三位追求者来看,迪克出身于搬运工的家庭,他继承了祖辈们的家业,塞纳是当地的大地主,拥有大片土地,豪宅和佣人,有钱有地位,梅伯出身高贵,受过高等教育,女主人公芬西在选择自己的终身伴侣时犹豫不决,受到各种诱惑,她向往外面的世界,向往威尼斯和罗马的生活,也想完成其父亲寄托的厚望,更想追求真爱,在经历了冬春夏秋四季的内心的煎熬,她在秋天做出了决定,最终选择和迪克走到一起,芬西选择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没有屈服于金钱和地位,哈代安排这样的喜剧结局也充分说明他希望人们不受任何杂念的干扰,遵从内心深处的想法,选择真爱,体验人间真情。新来的牧师梅伯在证完迪克和芬西的婚礼后离开了梅尔斯托克教区,去威尼斯和罗马追求自己的新生活,小说的结局很喜剧化,梅伯的离开是否意味着唱诗班和小提琴的回归呢?这也是供读者思考的问题,作者巧妙的化解乡土乌托邦与工业文明之间的冲突,使得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生活时能够回归到宗法制社会的传统上来,得以重建人性的神庙。

参考文献:

[1] Ruth,B.Y.(2006).Hardys Rural Painting of the Dutch School.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7(8),136-153.

[2] Thomas Hardy.Under the Greenwood Tree[M].Wordsworth Classics.1994.

[3] 丁世忠.从牧歌到悲剧的演变[――简论哈代小说主题的嬗变[J].重庆:涪陵师范学院,2002.18(1),77-81.

[4] 何宁.当代西方哈代研究综述[J].当代外国文学,2008,3 :48-55.

[5] 刘茂生.近20年国内哈代小说研究评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4,6 :147-151

上一篇:仿效姬周礼乐制,教化北周众国子 下一篇:人文主义教学流派与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