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文化视阈中的书法和谐精神

时间:2022-09-30 06:28:52

论和谐文化视阈中的书法和谐精神

(注:作者简介:刘希刚(1973- ),男,汉,山东莒县人,法学硕士,江苏省妇女联合会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妇女研究,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研究。)

(江苏省妇女联合会,江苏 南京 210018)お

摘 要: 书法是中国特色文化,渗透着浓厚的和谐底蕴。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发挥书法宣扬和谐精神的社会作用,推动和谐文化。

す丶词: 书法;和谐文化;和谐精神

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

On the Calligraphy Harmony Spirit in the Horizon of Harmonious Culture

LIU Xi-gangお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和文化形式。建设和谐文化,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使当代文化接上传统的血脉,保持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强大的文化力。书法是有特色的中国文化,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形式,体现着中国的“文化精神”,要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坚持和谐的文化理念,充分发挥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载体作用。

一、和谐是我国的一脉相承的文化内核

“和”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概念之一,传统文化之思维基础、固定本质和独特言说方式,都根植于“和”的范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主要有以下内涵。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中庸》提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思想,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孟子提出了“仁民”、“爱物”、“上下与天地同流”的思想。庄子强调“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这些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

其次,追求理想的和谐社会。如《诗经》提出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思想,意思是人民劳累困苦,希望过康乐和谐的生活;西汉的《礼记•礼运》描绘了“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和谐社会前景。

第三,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古代先贤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宽、敏、惠、中、恕的和谐人际关系相处准则。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语》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老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墨子》主张“兼相爱”、“爱无差等”。

第四,对于人自身而言的身心和谐。我国古代一向主张人要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以开阔、豁达的心胸去对待一切人和事物。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但“欲而不贪”。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认为“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而德全而神不亏”。《礼记》则概括了保持身心与家、国和谐的公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今天,这些传统和谐思想仍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基础。

二、和谐文化视角中的书法和谐意蕴

中国书法从来不是一种孤立的、纯艺术的象牙之塔,它深层次的、真正意义上的表现对象是中国文化,并在文化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书法的生成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的的“硬件”,如汉字、文学艺术、“文房四宝”以及作为书法表现空间的种种器物等,更离不开传统和谐文化根深蒂固的基因“软件”的滋养。对书法影响至深的传统文化有四个最主要思想,即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处理社会人事的“中庸中和”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相应”思想、“克己修身”注重身心和谐的思想,它们是中国书法自古到今传递、传承下来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精髓,共同决定了书法中丰富多彩的和谐美的因素。

1、书法的阴阳对立之美

“阴阳”思想及其展布表现了极为生动而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派生了书法艺术辩证法的各个范畴,如黑白、虚实、大小、粗细、浓淡、枯润、方圆、奇正、向背、呼应、顺逆、刚柔、疏密、巧拙等等。这些元素的对立协调,体现了书法和谐的二元基础。通过对这些辩证关系的千变万化的精妙处理,在笔法、结构、章法上体现出来,书法创作中才出现了千姿百态生动美妙的艺术形象,使简单的白纸黑字成为精深的艺术。书之法与无法、法与理、法与意、法与道、黑有与白无等、黑象的静与道象的动、书道与大道,无不体现了阴阳对立统一之道、载道和通道之境界及翰墨自身之道。

2、书法形式上的中和之美

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决定的中和美是书法最高境界,是书法和谐精神的主要外在表现。首先,在书法艺术中,矛盾随处存在,而矛盾的两端之间莫不具有一定的最佳点,这就是“中”。书法和谐,就是要在书法矛盾的双方之间,遵循持“中”、矫正“过”与“不及”的“执两用中”法则,不要“不足”,也不要“太过”。其次,用笔、结构、布局等每个层次的艺术技巧上,都遵循“和而不同”、“因中致和”的“中和”法则。第三,在规矩和变化的矛盾上,遵循“正”与“奇”辩证统一的“执中行权”法则,以原则性为基,增加灵活性;以“正”为本,以“奇”为末。第四,在艺术修养上,力求符合“资学兼长”、“文质并胜”的“中行”准则,注重文质统一、资学并重。第五,书法艺术遵循“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时中”法则,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演变发展。(注:徐儒宗《书法艺术的中庸之道》,《书法研究》,2001年第6期。)只有在以上法则指导下奋力探求,书法的和谐精神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书法艺术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最高境界。

3、书法的自然天趣之美

道家哲学精神的最高理想是追求“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崇尚“无为而无不为”,崇尚“见素抱朴”,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美。而这些,在书法创作中都有极明显、极深刻的体现。它引导书法艺术追求“得天趣,通自然”,以“天真罄露”、“不落斧凿痕迹”为极高境界,这是和谐在书法目标中的体现。另外古人描绘书法创作中的灵感,是“不知书之为我,我之为书”的“天人合一”状态,灵感爆发才能创造出完全合于“自然造化”的艺术作品。(注:杨春晓、孙本杰《中国古代书法心理学思想概论》,《书法艺术》,1996年第5期。)

4、书法内外兼修的过程之美

书者与书法技艺、创作活动之间的互动是达到书法和谐美的境界之关键。一方面,在书法技能积累过程中,书者要“克己修身”,完善人性修养,克服分心与躁动,勤学苦练出真功夫,在创作时方能渊停岳峙,得心应手。(注:金开诚《谈谈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书法》, 2004年第7期。)另一方面,书法创作应是书者“心”、“意”、“理”与“笔”、“势”、“韵”之间的和谐对接。“心”生成人的情感、意志、激情等非智力因素,促使书法家形成强烈的创作冲动。“意”是在“心”的基础上,运用形象思维迁想妙得,将艺术心理构思与书写技术送达到“妙用应乎手”的境界。“理”,除了可以释义为运用艺术原理推理演绎、分类归纳,从而达到“智巧兼优”的效果外,还会与儒家、道家等伦理道德观念相结合,具有强烈的感彩。这三者是书法创作的主观基础。“笔”即“笔法”,包括执笔法与运腕法,甚至包括墨法;“势”与结体相关,包括线条结构成的形态和具体的具有运动感、张力感的造型;“韵”指为有律动感的优美和谐,包括审美气息与神采等。这三者是对书者精神和技艺展示的要求。(注:傅京生《论‘六和同春’――书法思维深层形式结构初探》,《书法研究》,1999年第1期。) 这六个元素处于有机协调状态,才能产出高质量的书法作品。

5、形式风格的多元之美

中国书法的和谐精神还体现在它的包容性。一方面,不同书体之间的价值无差等。从书法的演变过程来看,甲骨文、金文、篆书奠定了书法艺术的基础,把象形的图画模拟抽象为纯然抽象的线条结构;隶书,是纯然符号化了的艺术,通过用笔的轻重快慢、虚实强弱,遒丽俯仰,波磔骏发,带来了更为灵活的主观抒情的艺术灵魂;楷书,使汉字变得方正平直,简易规范;点、横、竖、撇、捺、钩、挑、折八种基本笔画的符号化,高逸绝妙,大巧若拙。行、草突出了线条的流动美,把法度谨严的汉字点画变得更抽象,更富于书者主观情感的抒发。注:(江立中《汉字的线条抽象与书法的艺术生命》,《云梦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另一方面,不同风格类型书法的共存。在宽博多元的哲学精神指导下,“神采”、“气韵”、“格调”、“筋骨”等书法概念,都会有不同的类型。譬如“神采”,可以有“典雅型”、“远奥型”、“精约型”、“壮丽型”、“秀媚型”等不同类差。它们没有高低之分,只有风格之别。

以上书法中的和谐精神,既是书法作者在创作时应有的精神境界,也会通过书法作品欣赏、书法教学等介质,传达到每个欣赏者那里去,从而扩大了书法和谐理念的影响。

三、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弘扬书法和谐精神

书法反映着社会现实,自然流露人的思想情感、人格精神、是非爱憎,具有增善消恶、教化人心的作用。同时,书法产品中的点横撇捺等笔画、线条的造型以及线条对平面空间的分割与综合,文字表象中内含的意趣与神韵、动势与力感及深远醇厚的意味,能使人获得心灵的跃动、审美的愉悦,这对人的道德情操、学识才能、文化素质、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在社会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的历史时期,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要引导书法传承和谐精神和文化底蕴,发挥精神陶冶作用,促进人的心灵净化。

1、书法语言从扩张转向平和。一是由艺术拓殖转向艺术收摄。当代书法中,抒情的书法语言被无限制地扩张,不注重内在意蕴的蓄涵,习惯于以张扬的形态说话,从幅式上拓宽容量,由此引起欣赏者视觉的关注,但精神性资源并没有丰厚起来。书法的发展,需要由艺术拓殖走入艺术收摄,加强书法艺术本体的研究,找寻更契合这一精神向度的表现方式,最终进入自然的自律。二是抒情语言从简单走向丰富。在当今创作自由的时代,书家情绪流动的倾向强烈。书法的或宏篇巨制或尺幅小品,清雅妍妙居少,热烈雄强居多,委婉、含蓄、平和的书法语言也被直陈放言、粗疏冲动代替,给人一种风雨纵横的裹挟感,出现紧张、急切、逼迫和对抗而不是平和简净的感受。这实际上造成了书法语言的单一化,欣赏者的视觉有了但心灵却无从回味。三是平衡传统和现代书法语言。当今书坛存在着传统和现代书法语言的对立。前者注重自然和人性的和谐、默契,偏向于秩序的平衡延续、凝聚统一的整体性,容易被人接受。后者则更多地从性灵和意象来传达,语言多突兀、悖逆、变形,譬如运用剪贴、喷染、着色等工艺手法,构成一个新的感觉“场”,让人的欣赏联想为块面的、重迭的、无时序特征的、浑然一团和毫无来由的。注:(朱以撒《书法语言的承传和实验》,《文艺研究》,2001年第4期。)弘扬书法的和谐精神,需要寻求现代和传统书法语言的平衡点。

2、在抽象的形式表现中保持书法的中和根基

文字抽象是书法艺术抽象的实质。书法艺术要成为具有抽象性的艺术,必须在文字抽象的基础上实现二度抽象,这是是书法走向现代的必要手段,但必须遵循决定书法艺术特质的有关形式法则。首先,保证文字的相对可读性。尽管线条本身的质感、线条组合构成之美,以及所传达出的生命律动是书法艺术的本质属性。但客观上,汉字本身具有表情达意的文学,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作者主观世界与线条之“境”和文词之“境”的统一。书法二度抽象以书法的文字抽象为基础,保证文字的可读性。其次,保持点画线条的质量感和时间性。线条的力度是书法艺术的本质因素。书法的造型具有空间与时间上的双重性,但丰富空间造型并不能淡化书写的速度感。行笔的速度既是墨象产生远近感、立体感的关键所在,同时又是线的力量感、节奏、韵律的保证。注:(王波《二度抽象与形式法则――书法艺术的现代思考》,《书法研究》,2000年第6期。)再次,强调“中和”原则。孙过庭《书谱》中云:“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书法的二度抽象,倡导夸张、变形,实则有意识地强调了矛盾冲突与形式对比,如笔画质感、形状的长和短、粗和细、曲和直等,以及笔画组合形式的对比,如疏密、实虚、开合、收放、向背等。但更要注意保证这些矛盾因素协调共处于统一体中。

3、坚持主旋律统一基础上的多样化发展

第一,坚持文人书法和民间书法的互补发展。文人书法奠定了书法艺术的基础,是书法发展的理论科学层面,讲究形式、重视技法,但是也会导致书法的宗教化,与个性化的要求形成冲突。注:(西中文《论文人书法的意义及其局限》,《书法》,2000年第4期。)民间书法是书法实践应用层面,它无意于书、信手刻定、较少法度、缺少装饰,但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社会风貌、时代气息和审美取向,也能为人们以线条、结构、章法上的种种启示,提供创作灵感和艺术源泉。注:(王换新、刘云鹏《关于民间书法的界定之一探》,《书法》,1998年第5期。)因此,把文人书法和民间书结合起来,相互借鉴,扬长避短,共同发展,是书法发展的有益探索。第二,促进古典和现代意识的双向发展。书法发展进程当中,始终贯穿着 “古典”与“现代”的斗争、传统与创新之间的矛盾。当代书坛,存在“新古典主义”和“现代书法”两大阵营。未来书法的发展应该是一种传统精神和现念的相互交融。第三,以和而不同的开放精神与世界文化互动。中国书法对世界艺术有重要影响,是朝鲜“书艺”、日本“书道”等的终极源头,也为现代西方抽象主义绘画提供了艺术启迪。书法要在根植中国传统文化、保持中国特色思维和言说方式、体现民族性和当代性、概括民族特性的核心观念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开放性,在全球化进程中走向世界,以独特的价值贡献于中外文化交流。

上一篇:根雕反映重大题材探微 下一篇:艺术设计中的形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