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服装造型特征比较

时间:2022-09-30 05:11:48

浅谈中西方服装造型特征比较

摘要: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中西方服饰文化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各成体系,不论是服装内在蕴含的设计心理、审美趋向等方面,或是外在可视的造型特征、剪裁形态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从中西方服装的外在造型特征进行比较,努力探索中西方服装造型在不同时期的主要差异特征。

关键词:服装 造型 比较

现如今,中西方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化融合的脚步也逐渐加快,服饰文化也是如此。西方的西服、衬衫成了我们商务必备服装,而中国的唐装也深受西方人的欢迎,甚至也出现了中西造型融合改良的服装,展现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风貌,同时也促进中西服饰的不断发展。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中西方服饰的异同,尤其是不同时期服装外在造型的差异特征,才能充分中西不同的服饰文化内涵,才能在服装设计上综合、熟练运用中西元素,兼收并蓄打造服饰精品造型。

一、上古时期服装造型实用性和色彩性的差异。这个时期主要指西方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中国的秦汉时期,中西方服装造型主要是实用性和色彩性的差异。上古时期西方服装只是附属品,服装造型主要是适应以人体活动为主,服装的实用性非常突出。如在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将方形布对折,一前一后搭在肩上,头和手伸出,再用一个环扣、饰针或者腰带等进行固定和装饰,以便身体的活动。此类服装其实就是一块布,不需要经过大幅的剪裁和设计。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期西方的衣服是因人成型,是附属品,讲求实用性。

在中国,服装早在春秋时期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造就了上衣下裳的服装造型,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产生了深衣的剪裁造型,在服装外形上的变化非常少,但是在色彩、装饰图样却丰富多彩。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织绣衣物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实例,仅仅一百余件却有红、绿、黄、褐等近二十余种。另外的一个表现是服装装饰图案的产生,出现了纹饰,产生了龙、凤等装饰图案。

二、中古时期服装造型立体性和平面性差异。中古时期是服装发展的重要阶段,中西方服装造型走向成熟,服装造型的差异也更加明显。这一时期西方教会盛行,奉行的封闭的思想观念,这个时期的服装业产生了封闭性的特征,产生了以立体性为主体的特色造型形式。尤其是平胸、束腰的胸衣及裙撑广泛地得到使用,形成了上身为倒圆锥形,下身为夸张的圆锥形的基本格局,[1]这种服装造型极具静态的立体感,不会随着人体的行走而运动,被称为软雕塑。

从上古到中古时期,中国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和西方一样也是处在一个较封闭的社会中,因此,服饰文化主流也没有较大的变更,反映在服装造型上, 上衣下裳、及深衣的平面剪裁并没有变化,传统的直线裁剪方式得到延续,仍然从平面的角度去剪裁合体的服装,同时加上腰带,衣服会随着人体的行走而运动,相对西方服装具有较强的动态美。另外,服装外在平面装饰图案却更加丰富,如官服中禽兽图案代表了封建社会官场的等级制度,禽兽纹饰的不同,其官位的等级也随之变化。其他“吉祥图案”,如:松、鹤、竹、梅、石榴、仙桃等等,这些图案的运用进一步增强了平面的绘画之感。

三、近现代服装造型革新性和融合性。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大跨步迈进,其速度可以说“前无古人”,人类社会也从传统封闭式向现代开放转变,服饰文化也得到迅速发展,服装造型也不断革新。同时,科学的进步和创新促进了人类交流的不断密切,尤其是交通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让世界逐渐缩小,服饰文化也通过人口流动、甚至是战争得到潜移默化的交流,服装造型也出现不断融合,兼收并蓄的发展态势。

在近现代,西方的技术革命带来了自由的思潮,服装造型的革新比中国要显著的多,尤其体现在女性服饰上。女性从紧身胸衣和箍裙的束缚中解放,服装的造型以及流行元素也不断变化,自由思想让休闲服饰的流行,摇滚的流行让牛仔、皮夹克穿在女性身上,甚至每隔几年流行风潮都出现翻天覆地变化,每一年都有一种主打色调等等,速度之快让人应接不暇。

然而在中国,近现代多半时期被屈辱困扰,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传统服饰发展止步。在被迫打开国门后,很多仁人志士主张效仿西方,其中就包括服装的造型的变革,融合了诸多西方元素。如清朝新军规定必须穿着西方立体裁剪的新式制服,以及后来的西服流行,民国时期中山装的设计,新中国成立后列宁装的流行等等。乃至于女装也进行了革新融合,女装旗袍也将袖口改小、衣长改短、腰身改紧,使直线轮廓变得贴身曲线的立体造型。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西方现代文明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入中国,电视、电影、因特网等让西方文化迅速在中国扩张,也让中国人同步感受西方的流行服饰,服装造型的融合进一步加深,革新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现如今,中西方服装造型已经无男女之分,拥有了个性化的特征,可以说是达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参考文献:

[1]蔡雄彪.中外服装造型之比较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03期

上一篇:简单艺术说 下一篇: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的转化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