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时间:2022-09-30 04:44:00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T2 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SUA)的变化及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2例T2 DM患者为DM组、38例T2 DM并发冠心病患者为DC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为NC组,所有患者均测定体质指数(BMI)、SUA、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 DM组的SUA水平较DC组明显降低,DC组较NC组SUA水平显著增高(P

【关键词】 尿酸; 冠心病; 高血压; 糖尿病

尿酸为嘌呤代谢产物,从尿中自由排出。尿酸在血中溶解饱和度有限,血尿酸水平升高常与机体疾病相关。对血尿酸水平进行早期监测及干预有可能防止或延缓相关疾病的进程[1]。近年来有研究认为,血清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并且SUA增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本文重点探讨SUA与T2 DM及冠心病三者之间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患者,选取42例T2 DM患者为DM组,男22例,年龄(55.28土11.02)岁;女20例,平均年龄(61.40±10.2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无冠心病及心脑肾功能异常。选取38例T2 DM并发冠心病患者为DC组,男21例,年龄(56.71土9.74)岁;女17例,年龄(61.16±10.03)岁;患者为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或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病程在一年内(按1979年WHO诊断标准)。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为NC组,男20例,年龄(55.45土10.19)岁;女20例,年龄(60.25±8.73)岁;以上3组入选患者未服用降脂药、利尿剂及影响尿酸代谢药物。

1.2 方法 所有患者禁食12 h后清晨空腹抽血。标本为5 ml静脉血清,检测SUA、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体质指数(BMI)。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P

2 结果

2.1 三组临床资料比较 见表1。

2.2 三组间SUA水平比较 DM组的SUA水平较DC组明显降低,DC组较NC组SUA水平显著增高(P0.05),见表2。

3 讨论

血清尿酸水平是人类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T2 DM患者多存在蛋白质代谢紊乱,使内源性嘌呤增加,致血UA增高。体内约2/3的血UA经过远曲小管滤过、重吸收、肾小管

分泌和分泌后再吸收的肾脏4室模型排泄。T2 DM在出现肾小球损害之前多已有肾小管损害[3],可致UA排泄减少[4]。T2 DM患者多存在广泛的微血管病变[5],可致组织缺氧,使UA形成过程中的底物,如腺嘌呤、次黄嘌呤以及酶增加,同时使血乳酸水平增高。后者可抑制UA重吸收和与分泌的离子交换转运系统,使UA清除减少。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约有70%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多种因素在糖尿病心血管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通常CHD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近年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女性糖尿病患者CHD发病率高于男性,合并CHD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也高于男性。本组资料显示,DM组的SUA水平较DC组明显降低,DC组较NC组SUA水平显著增高。本研究对3组研究对象SUA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分析结果提示,两者无显著相关性,且无论男性还是女性,DM组与NC组之间SU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说明SUA水平与性别、BMI及血脂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与冠心病和糖尿病之间无明确相关性。

参 考 文 献

[1] 邱春红,丘春东.尿酸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医学综述,2009,15(20):3135-3137.

[2] 刘杰,赵晓娟,王娟,等.血清尿酸与2型糖尿病及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8,37(5):673-675.

[3] 童南伟.糖尿病的肾小管病变.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28(1):25-28.

[4] 邱朝晖,曹奕.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1.28(1):9-11.

[5] 沈稚舟,吴松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3-27.

(收稿日期:2011-09-22)

上一篇: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下一篇:早产胎膜早破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