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防范票据诈骗

时间:2022-09-30 11:48:02

票据诈骗已经成为金融犯罪中一个危害巨大的毒瘤。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内全国金融系统共 发生票据诈骗案450余起,涉及金额约为20亿元。

鱼目混珠:调包和伪造

假票据的制作手段一般有三种:一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彻底伪造;二是利用在数额较小的真汇 票 上改动金额的办法变造;三是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具有承付期限长、金额大和反复多次转让等 特点,先签发真汇票,根据真汇票伪造内容完全相同的假汇票。

有时,不法分子甚至可以伪造电报。去年12月21日,自称为武汉某公司经理的张某来到某银 行株洲市城中支行申请承兑汇票贴现,并出具了湖北某银行开具的金额为465万元的承兑汇 票。几分钟之后,这家银行就收到出票行传来的银行承兑汇票传真件。经办人员及时向 对方发出加急电报查询,次日早晨,"投递员"送来武汉回复的加急电报。尽管这一切与平 常办理业务没什么两样,但这家银行在审查汇票时还是发现了疑点。经查询与检 验,电报系伪造。

瞒天过海:圈钱和逃债

比起用假票直接行骗,利用票据的金融特性进行不法资金运作则更为隐蔽。其中常用 的手法有两种--圈钱和逃债。

"票据圈钱"是指资金掮客利用非法手段从一家银行申请办理承兑汇票,

然后到另一家银行进行贴现,套取银行资金后,用于其他金融领域,从而轻而易举地完成" 圈钱"过程。

利用票据逃债是最近几年刚刚出现的一种新的行骗手法。例如,一家欠贷1000余万元的装饰 材料加工企业经常对外宣称无力支付银行利息,该户在银 行的账户上也长时间没有销货款回笼,但生产经营仍在正常进行。银行工作人员到一些相关 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后发现:该企业产品在外地销售全部采用承兑汇票方式结算,企业收到 承兑汇票后再将汇票背书转让购进原材料;或转让给其他有关联的企业向银行申请贴现而套 取现金,从而逃避银行的收贷收息。事实上,该企业已在其他银行的账户上囤积了100万元 存款。

诸如此类的事件不仅使银行对债权的管理失控,加剧企业的逃废债行为,而且容易引发企业 间的债务纠纷。

多管齐下防范票据诈骗

国家审计署的一位官员指出,目前,社会普遍对票据防伪、防诈骗的重视程度不够;银行经 办人员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是票据诈骗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提高对票据防诈骗工 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尽快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他指出,首先要提高会计人员防票据诈骗的整体水平,筑起防诈骗的第一道防线。第二,要 采用先进科技手段,提高防假、识假的能力。如尽快改变传统的、易被伪造仿真的预留银行 印鉴为支付依据的做法,加 大支付密码等科技产品在银行票据结算工作中的应用力度。第三,应强化银行的内控制度 ,查补漏洞,防患于未然。 此外,他还建议,中央银行应当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票据数据查询中心,存放各商业银行签开 票据的各种要素及图像,以便各金融机构能够通过网络快速、准确地查询票据的真伪。

上一篇:银监会处罚三家违规外资银行 下一篇: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 实现信贷资源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