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病例观察

时间:2022-09-30 09:59:36

脑梗死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病例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间入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40例,按照患者家属是否同意溶栓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同期非溶栓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的NIHSS在3 h、24 h、7 d以后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8(b)-0115-02

目前,脑血管病是我国常见的疾病。随着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成功,对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引起了医学领域国、内外专家的兴趣。在脑梗死发病的早期,采用溶栓药物,能够最大限度重建缺血区循环,缩小患者梗死面积,提高患者康复的生活质量。为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该研究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间入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40例,其中20例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入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0例,纳入研究患者均符合脑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经过脑部CT及MRI证实,发病时间窗符合静脉溶栓适应症。排除不良影响因素(颅内出血、7 d内有重大手术、血压过高、有严重的心、肝、肾方面疾病等)。无静脉溶栓禁忌症。60例患者中男性患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38~80岁,平均(61.5±5.8)岁。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血小板抑制剂、自由基清除剂,以及他汀类降脂药物,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甘露醇减轻脑水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按照每公斤体重0.9 mg给予总量的10%静脉推注,余下90%静点。在1 h以内使用完毕。在24 h内不能再用阿司匹林或者抗凝药物。对有吞咽困难患者在24 h内使用肠外营养,后行鼻饲膳食。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后3 h、24 h、7 d进行NIHSS评分,同时密切监测患者血凝程度,进行分析,在1 d以后查看患者头颅CT。根据NIHSS的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得分情况。并观察患者的皮肤、脑部、牙龈、尿道有无出血。

1.4 疗效评定

通过实际情况对比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变化判定疗效。

1.5 统计方法

临床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的NIHSS在3 h、24 h、7 d以后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梗死的发生和胆固醇沉积在患者动脉内膜深层形成硬化斑,从而导致患者纤维增生,引发血小板聚集有密切关系。在不断变化过程中,脑动脉血栓、栓塞后,脑组织灌注不足,最终导致患者缺血缺氧,发生缺血性损伤以及坏死,发病早期存在脑组织已经坏死的梗死核心区域尚未完全坏死的半暗带[1]。在急性期早期治疗中,应该重视恢复患者缺血区域的血液灌注血流量,及时挽救半暗带的脑组织。从而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状态[2]。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自从NINDS临床试验证实以后,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已经成为医学界的一种共识。采用这种方法已经拯救了无数患者,有效改善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少了致死率以及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阿替普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物,通过激活患者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把血栓溶解。对纤溶酶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发挥特异性局部溶栓作用。但是对患者血液循环中得到纤溶酶亲和力较小,纤溶作用不明显[3]。现阶段,治疗脑梗死很多都采用溶栓,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采用溶栓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出血。所以,在溶栓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溶栓和出血这一对矛盾体。认真思考如何实现既可以进行溶栓同时又减少出血现象。溶栓治疗时间窗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该研究结果证明:脑梗死患者在3 h的时间窗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那么神经功能的缺损的恢复总有效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这说明对患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患者脑梗死带来的不良后果。缩短治疗期限,提高脑梗死治疗的有效率[4-5]。

在治疗脑梗死患者时,应该注意二级预防,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提醒患者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规律运动,培养良好、科学的饮食习惯。在急性期过后,合理控制患者血压,降压目标一般达到≤140/90 mmHg,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血压,保证患者血压在130/80 mmHg以下,对有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保持在10 mmol/L以下,对全部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强化调整血脂,稳定动脉硬化斑块。对于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3 h左右,应该尽快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使用时进行静脉滴注,其中10%进行静脉推注,其余的在1 h内进行连续滴注,在患者用药期间,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变化,观察有无过敏、 出血等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其药效能够让患者脑部血液供应及时恢复,降低病残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一定的时间窗内、掌握禁忌症以及一些适应症的情况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安全并且有效,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不良症状。

[参考文献]

[1] 董斌,罗其中,徐英辉.脑缺血半暗带区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0,4(1):90-92.

[2] 林志霞,闫海霞,刘大城.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17):262-263.

[3] Campbell J,Hilleman D. Recombinant peptides in thrombolysis[J].Semin Thromb Hemost, 2010,36(5):529-536.

[4] 李宏建.急性缺血性卒中后3~4.5h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治疗[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9,17(4):247-249.

[5] Demaerschalk BM,Hwang HM,Leung G. Cost analysis review of stroke centers,telestroke, and rt-PA[J]. Am J Manag Care,2010,16(7):537-544.

[6] 关艳辉.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梗28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9):48.

[7] Sharma SR,Sharma N. Hyperacute thrombolysis with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ityfrom an Indian perspective[J].Ann Indian Acad Neurol, 2008,11(4):221-234.

(收稿日期:2013-06-08)

上一篇:四川盆地苦瓜早熟高效栽培技术 下一篇:孵化Twitter:传奇创始人的暗黑公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