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高工程安全掌控能力

时间:2022-09-30 09:37:27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高工程安全掌控能力

[摘要]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是提高工程整体质量、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的重要途径,同时还能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详细介绍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施工现场 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引言

建筑业的施工生产由于露天及高处作业多、现场交叉作业环节多、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生产工艺和方法多样、施工条件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场内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使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增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建筑业都是属于最危险的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事故率也都远高于其他行业事故率的平均水平。建筑业的伤亡人数在我国生产性行业中列居第二位,仅次于煤炭行业。据建设部统计,从 1995年到2002年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每年平均死亡1329人。2003年建筑业累计发生事故1278起,死亡1512人,建筑施工每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为 6.92。2004 年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 1086 起,死亡 1264人。2007年建筑死亡人数为1012人。

在此背景下,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安全对策,成为建筑管理管理部门和施工主提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建筑施工事故致因模式

建筑施工施工模式分为事故诱惑因模式和事故类型模式两种,其中事故诱因可以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工作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因素等;在 20 类事故类型中,建筑领域主要的事故类型为: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物体打击、触电、坍塌六大类,简称为“六大伤害”。 下面就以此六类来详细介绍事故类型模式。

(1)高处坠落

从脚手架或垂直运输设施坠落;从洞口、楼梯口、电梯口、天井口和坑口坠落;从楼面、屋顶、高台边缘坠落;从施工安装中的工程结构上坠落;从机械设备上坠落;其它因滑跌、踩空、拖带、碰撞、翘翻、失衡等引起的坠落。

(2)机械伤害

机械转动部分的绞入、碾压和拖带伤害;机械工作部分的钻、刨、削、锯、击、撞、挤、砸、轧等的伤害;滑入、误入机械容器和运转部分的伤害;机械部件的飞出伤害;机械失稳和倾翻事故的伤害;其它因机械安全保护设施欠缺、失灵和违章操作所引起的伤害。

(3)起重伤害

起重机械设备的折臂、断绳、失稳、倾翻事故的伤害;吊物失衡、脱钩、倾翻、变形和折断事故的伤害;操作失控、违章操作和载人事故的伤害;加固、翻身、支撑、临时固定等措施不当事故的伤害;其它起重作业中出现的砸、碰、撞、挤、压、拖作用伤害。

(4)物体打击

空中落物、崩块和滚动物体的砸伤;触及固定或运动中的硬物、反弹物的碰伤、撞伤;器具、硬物的击伤;碎屑、破片的飞溅伤害。

(5)触电

起重机械臂杆或其它导电物体搭碰高压线事故伤害;带电电线断头、破口的触电伤害;电动设备漏电伤害;雷击伤害;拖带电线机具电线绞断、破皮伤害;电闸箱、控制箱漏电和误触伤害;强力自然因素致断电线伤害。

(6)坍塌

沟壁、坑壁、边坡、洞室等的土石方坍塌;因基础掏空、沉降、滑移或地基不牢等引起的墙体和建筑物的坍塌; 施工中的建筑物坍塌; 施工临时设施的坍塌;堆置物的坍塌;脚手架、井架、支撑架的倾倒和坍塌;强力自然因素引起的坍塌;支撑物不牢引起的物体坍塌。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上的两类事故致因模式从理论上概括了导致建筑施工不安全的因素,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实行多层次、多行业、多部门承包的管理体制,多种承包商同时进入现场又各自组织作业,而每次施工地点变化时承包商也有变化,这就造成管理上先天的困难。如果施工单位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明确,就会致使项目管理人员提出的安全生产措施,落实不到施工现场,导致安全生产工作未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2.2 在安全生产方面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在安全生产方面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体制与措施,只依靠突击性检查,从而导致管理不到位,责任难以落实,有禁不止, 有令不行。

2.3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

很多施工现场的安全员身兼数职形同虚设、专业水平低下,不能熟练掌握现行的规范和技术标准,使施工现场许多显而易见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纠正、消除,为目后的安全事故遗留隐患。

2.4 建筑行业从业者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安全意识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建筑劳动者大多为农民工,安全意识比较缺乏,从思想上对于安全的概念心存侥幸心理,往往将安全抛在脑后。特别是由于 自身知识能力的欠缺,使得他们缺乏对于一些施工机械施工操作技能的了解;第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使得施工人员的组织较为混乱,安全管理变的比较比较困难。

2.5 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多

就其中的两个方面作主要介绍:

(1)很多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未按规定编制有关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未按“三级用电两级保护以及三项五线制的原则”进行施工;操作人员对专用保护零线认识不够;线路连接不正确、不规范,重复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要求施工现场用电线路乱拉乱扯现象十分严重;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参数不匹配――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及漏电动作时间全部超标,致使触电伤亡事故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增大。

(2)施工现场的基坑及建筑物周边的防护不够或不防护安全警示标志不明显,有的上料平台既无临时停靠装置又无超高限位仪,机械设备的防护、维修与保养远未及要求。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3.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做到安全管理制度化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项目部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项目施工班子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以现场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施工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指定小组办公室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

(2)建立健全规范、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把安全教育、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检查考核全部纳入安全管理体系。生产过程中根据形势和工程施工实际,及时修改、完善和、充安全管理规定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3)坚持安全例会制度,及时组织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文件、制度、规定,讨论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4)认真抓好阶段性安全整治,针对不同阶段安全生产的特点,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

3.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督检查

通过对安全生产情况、事故隐患与劳动条件等进行仔细检查,这样在施工过 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宣传落实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纠正违章作业与违章指挥的行为,提高工程项目各级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感,不断寻找改进措施与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加强安全监督检查有利于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同时还能促进标准化作业,进行监督检查时必须坚持“有标必达、有规必依、违章必纠”这一原则,充分发挥工会、群众、安全与各专业部门的巨大作用,并开展定期安全检查、日常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节日前后安全检查与季节性安全检查等。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可以通过以查制度、查安全设施、查机械设备、查操作行为、查安全教育、查事故处理、查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为内容的安全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施工生产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行为,从而采取有效对策,消除这些不安全因素,确保施工现场能够安全生产。

3.3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明确责任

(1)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安全规程与标准真正胜任安全监管这一岗位,进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将安全监管的职责纳入现场工程监理的责任范围之内,使质量监管与安全监管平行进行,在质量符合要求而安全不达标的情况下,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的施工,彻底改变某些施工单位重质量、轻安全的思想观念,从源头上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使安全监管制度化、程序化。

(3)抓好各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奖罚有据、考核到人。

(4)建立项目部的安全轮流值班制度,值班人员是当日安全生产的具体负责人。职责包括:

①监督和督促施工班组做好班前的安全教育;

②对现场的违章现象进行制止和纠正,并在曝光台上了以通报;

③对现场的安全生产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查;

④做好值班和交接班记录。

3.4 加强施工队伍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安全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针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现状,我们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安全业务素质,增强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行为,实行规范化作业,杜绝工作凭感觉、靠经验,使施工人员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

(1)要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培训教育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防止搞形式走过场,不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为此要做到:

①抓妤骨干的安全培训工作,重点对班组长、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和工程项 目负责人进行培训。

②强化生产运行岗位安全工作的技术培训。

③抓常规培训,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技术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逐步提高员工的技术操作水平。

④定期进行紧急救援及危急情况下的求生和防护演练。

(2)抓好特殊工种和临时工的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临时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用人单位和安检部门必须重视临时工的安全教育,提高临时工的安全素质。

(3)要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素质,保证施工生产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加强工序管理,推行超前防范,杜绝施工中的盲目性。

(4)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采取正面教育和寓教于乐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

3.5 深入开展对高坠、触电、塔吊等伤害事故的专项治理工作

为治理伤害事故相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对高处作业应挂合格的密目安全网进行全封闭施工,安全通道(如电梯井口预留洞口、楼梯口、阳台边等)应进行防护。

(2)对用电设备施工单位一定要根据施工环境和所使用的机具合理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按照三级用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电”的原则实行三项五线制,确保用电线路清晰,连接正确,漏电保护器工作参数匹配合理(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 0.1s)。

(3)对易发生坍塌的基坑、人工扩孔施工必须按规定放坡和支护,“4m以上的坑、井要进行测毒和送风”等。

(4)必须对现场从事塔吊拆、装人员进行严格管理,未经准用的塔吊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塔吊拆装不但要制订方案,还必须经过审批,同时开展对建筑市场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及设备的打假活动,以提高现场的防范能力。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且繁琐的生产过程,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 中,必须落实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努力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能,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健全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机制,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与作业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确保施工生产能够顺利进行,最终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余立中、刘大干:《建筑行业安全投入问题分析与对策》.北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李孝聪:《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3]白超群:《当前施工现场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上一篇:浅析监理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下一篇: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